葉建元

葉建元

葉建元,筆名:竹葉、竹痴老三。1943年生,湖北武漢人。1964年畢業於湖北高等商校(現併入武漢大學),中國石化江漢油田知名設計師、畫家和攝影家。現為中國美協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石油攝影協會會員、中國石化江漢美協副主席、湖北《潛隆畫院》院長、北京《中華辭賦畫院》院長。自幼師從齊白石入室弟子王文農習國畫。是《文農風雪竹》水墨絕技的真傳弟子。擅長油畫、版畫和國畫,尤以風雪花鳥、人物、山水系列而聞名。作品多次在國內展覽獲獎並被名人收藏。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傳略被輯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和《中國攝影家全集》。

藝術簡介

葉建元六十年風雨繪畫路

一座聳立在中國石化江漢油田中心至今整整二十餘年的標誌——雕塑《油田的主人》,碑誌銘上所刻設計人就是葉建元。當時他是江漢油田設計院規劃製圖工程師,在設計創作輝煌的八十年代,李先念主席親筆題字的“江漢水杉紀念碑”,花苑內的“花展廳”和水杉公園內的“金鯉噴水雕塑”以及樓台亭閣、小橋流水、巨幅壁畫等均出自他的手筆。

童年薰陶小畫痴

他出生書香門第,祖父葉亮臣,京師大學堂畢業,清末官至中書舍人,民國時期做過縣參議長,祖父書寫的對聯:“一支筆挺立湖心寫盡無邊勝景;等身書攤開水面挽回既倒狂瀾。”至今仍刻在大冶湖心亭上。外公蘇毓青,乃是蘇東坡嫡系子孫,書畫頗負盛名。現今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建築“金城銀行”四個浮雕楷書,以及“陳太乙”老字號金字招牌就是他外公的存世墨寶,珍藏的《三角山民蘭草冊頁》價值連城。

他父母也是文化人。到他這輩家境已不富裕,也許是遺傳基因滋生了他的藝術細胞,從小就對字畫感興趣。老屋四合院內鋪滿青石板的小天井成了他的繪畫樂園。每天放學回家吃完飯,他就用老師扔掉的粉筆頭,在天井石板上畫花鳥蟲魚。有一次,他畫的畫被鄰居家的小孩用腳蹭掉了,他衝上去就要拚命。從那以後,再沒人敢隨便擦他的畫了。母親是大家閨秀,工筆花鳥、刺繡針線遠近聞名,母親存在箱子裡的珍貴繡品和花卉樣稿就成了他最早的圖畫課本,愛不釋手,至今仍保存著。母親說,照這孩子的痴迷勁,說不定真和畫畫有緣呢。母親的預言靈驗了。上國小時他的美術才能就開始顯露出來。他的畫常常被貼在牆報欄里,供同學們欣賞,每次的美術考試,總是穩拿第一。他寫的毛筆字,也幾乎個個都被老師圈了紅圈。在讀國小五年級時被學校保送到漢口“中南美專”(廣州美院前身),卻遭父親反對,父親說:“國小沒畢業,畫什麼畫?”無論他怎么吵鬧,終究也沒能去成。至今仍遺憾不已。

師從表哥翰墨緣

著名國畫家王文農是齊白石在湖北的唯一入室弟子,是他的姑舅老表。在他的姑母病逝時,齊白石大師曾題贈“大勇慈祥”四字篆書橫幅。題款曰:“王生文農之賢母葉太夫人義烈可風,白石老人齊璜題贈,時居燕京年八十七矣。”文農表哥繪畫超群,豪爽義氣給他留下難忘印象。在他上中學時,繪畫已大有長進,一天,文農表哥偶爾來家,發現牆上貼了不少花鳥、人物習作,吃驚不小。大聲問:“這是誰畫的?”他趕忙回答:“我畫的。”表哥轉身用慈祥的眼光審視他,“真是你畫的?”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畫得蠻不錯嘛!你表哥別的不行,畫畫嘛,還湊合。”言下之意要收他這個學生。父親忙說:“還不快下跪拜師!”他喜出望外,剛跪下就被表哥一把扯起:“別,別,叫建元常到我家來玩。”這一跪,就與這位年長我三十來歲的老表哥建立了長達三十餘年的師生情。

其實,在他懂事時就非常崇拜這位表哥,那是解放初期,王文農年輕有為,英俊瀟灑,才華橫溢。那年祖父逝世時,表哥隨便在一把白紙扇面上揮點丹青,霎時一幅淡墨山水躍然扇面,然後輕點兩筆就是小船帆影順風而飄,令人叫絕。此扇伴其祖父同葬,有一路走好之意。想不到今日與表哥真正結下翰墨緣,從此他就成了王文農家常客。那掛滿堂屋牆壁上的古今名人字畫,讓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於藝術海洋,任其遨遊。他除學習了中國畫傳統技法外,更學到了繪畫先做人的道理。王文農為他畫了不少松、竹、梅花卉樣本,也贈送了一些橫幅和立軸,題款多為“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等,告誡他做人要學竹,虛心有氣節,品德要學梅,傲骨抗風寒。對他關懷備至,疼愛有加。

他與表哥之間的翰墨緣,師生情,手足親,到他長大參加工作後愈加深厚,雖不像小時候那樣經常見面,但書信往來從不間斷,他經常寄一些畫作請表哥賜教。王文農此時雖年歲已高,但仍象教師批改作業一樣,對每幅作品認真點評,表哥喜歡他的人物、飛禽走獸,而對所畫葡萄、山水潑墨粗心而大罵一通:“該脫褲子打屁股!”

文革期間,王文農與全國知名文人一樣,畫作遭批判,家中被查抄。早年收藏的不少歷代名家珍貴字畫、古玩被毀壞焚燒。老人為此痛心疾首,捶胸頓足,大罵“四人幫”是對中華民族的犯罪!所幸老人的恩師齊白石所贈六蝦立軸一幅、行書橫幅一張、白石詩草、白石印譜各一本,1936年白石半身照片一張,1957年與白石合影照片一張,因藏入了木地板內而逃過一劫。

為了保住僅剩的藏品,1967年一天深夜,文農表哥攜表嫂來到他家對他父親說:“這些東西我留著也沒用,說不定什麼時候紅衛兵抄去燒了,建元喜歡字畫,就留給他吧”。當時他接過那個包了一層又一層的包裹時,看見表哥已是滿眼噙淚,雙手顫抖。

傳承絕技風雪竹

表哥王文農,1910年生於湖北大冶縣,北京京華美術學院畢業,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分會理事、武漢美協顧問。1956年任武漢文史館館員直至1994年辭世,享年84歲。終身從事美術教育和詩書畫創作與鑑賞。尤善畫竹,獨創“風雪竹”繪畫絕技,人稱“文農竹”,馳譽海內外,深受藏家喜愛。

“風雪竹”乃王氏獨門特殊繪畫絕技。查閱歷代有關美術資料,尚無第二人掌握使用此技法進行國畫創作,也未見過同類作品問世。因為採用此法作畫比一般傳統水墨畫多數道工序,還要加用王氏配製秘方,對各類不同宣紙分別採用不同比例手法,一幅畫作的製作完成最快也要兩三天時間,一道工序不到位,就會前功盡棄,真可謂畫十得一也。一幅“風雪竹”精品應具備透視立體感和氣勢恢宏、風雨飄搖的動態效果。這是王文農先生數十年研究創作實踐的結晶,也是對中國畫創新發展的一大貢獻。但對“風雪竹”繪畫絕技多年來採取閉門作畫,密不外傳,即使最親近的學生也要迴避。可唯獨對表弟例外。

1979年,王文農已年近古稀。他一次出差回武漢看望表哥,表哥那天心情特好,正在為展覽準備六尺“風雪竹”立軸兩幅,剛好需要人幫忙。他吃住在表哥家四天時間。這是他拜表哥為師二十年後度過的最難忘最值得紀念的時光。白天與表哥一起揮奌丹青,夜晚同榻而眠,也就在這幾天時間裡,表哥正式將“風雪竹”絕技傳授與他,使之成為“文農風雪竹”第二代傳人。文農表哥言傳身教,他勤學苦練,並嚴格遵守“口傳不記”的原則。他記牢後,表哥仍不放心,硬要他親自按配方比例操作,潑墨點彩揮灑數次,直至滿意為止。然後又傳授齊白石八字真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表哥說:“1935年我拜齊老為師學畫到1957年齊老逝世為止,二十二年師生情。就在齊老辭世當年我收你為學生至今恰好也是二十二年。今天,我把”風雪竹“絕技傳授給你,不是要你死搬硬套,那就畫死了。畫來畫去都是我文農竹,你就不能畫個建元竹,小葉松我看看。既要學習傳統技法,又要善於變法創新,中國畫才有出路。”一番深情話語,使他受益終生。

他沒有辜負表哥的培養和期望。除一絲不苟按配方熟練掌握絕技外,又將油畫、粉畫、水印等技法巧妙地揉進了絕技之中,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彩墨韻味。時而象雪花飛舞、烏雲翻滾,時而象波濤洶湧、萬馬奔騰,增強了藝術感染力。並使單一的“文農風雪竹”發展到風雪花鳥、人物和山水畫作之中,既起到了對中國畫“意在筆先”,酣暢淋漓潑墨揮灑的深刻理解,又達到了順其自然,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他曾在畫中題詩曰:“玉梅傲骨破冰寒,幽蘭飄逸泛清香,勁竹高節鬥風雪,秋菊凌霜花綻放。”用以自勉。

他正準備為此特殊“水墨絕技”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讓這支民間藝術奇葩永遠盛開不敗。

藝海遨遊繪新卷

他的六十年繪畫歷程,鑄就了紮實的美術功底。他敢於挑戰傳統,善於融會貫通各類藝術為己所用。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一幅攝影作品《風雨暢想曲》獲得“湖北省工人畫廊金牌獎”、“全國特鋼杯一等獎”等六個獎項。一幅作品為何能榮獲如此多的殊榮呢?用他自己的話說,與其說是一幅攝影作品,還不如說是一幅美術作品。這是他把攝影與風雪繪畫絕技巧妙結合的成功嘗試,在當時首屈一指。

油城新時代石油工人形象的雕塑——《油田的主人》是他主創設計代表作品。有關這座雕塑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趣事。1988年這一雕塑連同《江漢水杉紀念碑》同時設計完成,1989年竣工。這兩項工程當年榮獲優秀設計獎,領到的獎金只有十四元,平均每項設計七元。對今天的人來說,這簡直難以置信。可是,對當時工資不足百元的他來說已經知足了。

2006年5月,武漢有個畫界朋友,無意中介紹了一位台商認識,談吐間相互仰慕,相見恨晚。台商應邀到他家,一進門就被客廳牆上掛的油畫《千手觀音》吸引住了,遂購之。這是他繪畫以來,走向市場掘到的第一桶金。從十四元獎金到萬元酬金,時空跨越了二十年,這是藝術價值的回歸。其後,他創作的風雪國畫系列作品在北京、武漢逐步被市場認可。每平尺價格也隨之攀升。從當初每平尺不足百元上升至五百元、精品千元以上。

2009年,他為國慶六十周年創作的巨幅油畫《跨越時空六十年國慶大典》(390X140cm)在中國石化江漢報頭版報導,電視台專題採訪錄像並在《油田新聞》節目播出,中國石化江漢文聯《源流》雜誌封底發表。該畫在北京某拍賣公司拍賣,拍賣號1003,估價五十萬,起拍價三十萬元。

2010年,為紀念戲劇大師曹禺先生誕辰100周年,在曹禺先生故鄉湖北潛江“曹禺公園”內的“曹禺祖居”落成。他創作的《曹禺名著人物畫》四條屏在此展出。《江漢周末》和《潛江日報》均開闢專欄刊登記者題為《葉建元:為曹禺名著作畫》的專訪文章,並大篇幅刊登他的畫作。以曹禺名著《日出》陳白露、《原野》花金子、《雷雨》魯四鳳、《王昭君》王昭君四大名著中的四位女主人公為原型創作的四幅國畫,採用“文農風雪”絕技手法,使畫面更生動飄逸凝重、更具深邃立體感,在中國畫人物表現上有所突破。此作品在2011年初被北京《中華辭賦》第一期選中發表。五月份應邀參加《首屆中華辭賦北京高峰論壇》,他向大會贈送採用同樣技法創作的四幅國畫:屈原、司馬相如、左思、蘇東坡四位中華辭賦宗師人物詩畫,可謂氣勢恢宏、前所未有。受到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讚譽。並在《中華辭賦》論壇專刊發表。他所攜數幅《風雪竹》也被馬識途、閔凡路等幾位辭賦大家收藏。餘下兩幅三尺風雪竹參加“北京紅太陽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八月份慧眼識寶雙月拍專場拍賣,拍賣號581和613,均拍賣成交。

同年,他應聘擔任《中華辭賦畫院》院長。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他創作的油畫《辛亥百年祭》在北京《中華辭賦》第五期發表。為慶祝國慶創作國畫《共產黨萬歲新中國長青》在中國石化《江漢報》專刊發表。為慶賀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圓滿成功!他採用風雪絕技創作了國畫《中華龍騰飛》,在辭兔迎龍年之際,他篆書楹聯:“神舟飛船沖天為人類謀福祉;中華巨龍滕海向百姓灑甘霖。”天道酬勤,他相信風雪竹、傲骨梅,六十年心血沒白費。他的繪畫藝術也會象中華龍一樣騰飛!

藝術年表

1957年

1957年 我在武漢市二十一中學讀國中時,拜齊白石在湖北的唯一入室弟子,我的表哥著名國畫家王文農為師學畫。

1962年

1962年 我在武漢市二十中學高中畢業,考入湖北高等商校美術廣告專業學習。

1964年

1964年 湖北高等商校畢業,我繪製了300X200cm巨幅油畫《毛主席在北戴河》,在院校展出。

同年,國家分配在湖北潛江商業局任櫥窗美術設計師。

1966年

1966年 以後十年我創作繪製了大量文革油畫、宣傳畫。除壁畫、牆畫不可保留,部分布面油畫和紙面水粉畫遺失、破損、轉讓外,現仍有不少收藏。

1970年

1970年 我繪製的700X300cm巨型油畫《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在湖北潛江中心廣場像塔上懸掛。

1971年

1971年 我設計製作的《潛江水鄉園林》沙盤模型入選在“湖北省農展館”展出。

1972年

1972年 油畫《上陣》在湖北潛江“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三十周年美術攝影展”榮獲優秀作品獎。

1973年

1973年 送畫作請恩師王文農指教併合影紀念,表哥題款:“余農病經年,自慚無用有愧於時,願表弟努力上進。文農七月半。”

1977年

1977年 油畫《東方紅》榮獲湖北荊州地區美展一等獎。

1979年

1979年 我與恩師王文農二十二年師生情紀念,表哥將“風雪竹”王氏獨門特殊繪畫絕技秘傳與我,使之正式成為“文農風雪竹”第二代傳人。並先後贈畫十餘幅給我臨摹珍藏,題款均為“建元表弟存玩”或“建元愛弟如相見”。

1980年

1980 任江漢石油管理局設計院規劃製圖工程師。

1981年

1981年 我繪製巨幅宣傳畫《向四個現代化進軍》和《為實現新時期總任務而奮鬥》兩幅油畫懸掛於江漢油田五七大道旁。

1982年

1982年 國畫《風雪竹》在“江漢油田首屆書法美術攝影展”榮獲一等獎。

1983年

1983年 拜湖北版畫家宋恩厚為師,其後,又拜天津大港油田著名畫家李良玉為師,學習版畫、水印木刻。

同年,版畫《鎖油龍》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版畫家協會”聯合舉辦的“全國石油職工版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輯入《中國石油職工版畫選集》。

1984年

1984年 成立“江漢油田美術協會”任常務理事。“江漢油田攝影協會”副主席。

同年,在北京拜著名版畫家李樺為師併合影紀念。我創作的木版畫《殷切希望》受到李老師好評,並發表在當年《江漢石油報》七月二十五日第四版。

同年,水印木刻《油鄉縱橫》榮獲“湖北省工人畫廊”銅牌獎。

版畫《鎖油龍》在《全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誌封底發表。

1985年

1985——1986年 在《中國攝影函授學院》學習考試合格,頒髮結業證書。

同年,參加編輯《江漢油田志》及封面設計、美術攝影完成獲獎。

1986年

1986年 加入“中國石油攝影協會”和“武漢市攝影家協會”。

同年,繪製巨幅油畫《五講四美花盛開》和《搞科研為四化做貢獻》懸掛街頭,並在《江漢石油報》發表。

1986年 國畫《油海深處》入選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石油工人美術書法攝影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987年

1987——1988年 在武漢科技開發交流中心舉辦的“全國園林裝飾藝術培訓班”由《湖北美術院》著名雕塑家王福臻教授、《中南建築設計院》黃鶴樓總設計師向欣然先生等大師授課。學習結業頒發證書。當選為“全國園林裝飾藝術聯誼會”理事。

1988年

1988年 水印木刻《水鄉油田》獲《大眾美術報》優秀作品獎。

同年,攝影作品《風雨暢想曲》榮獲“江漢金箱杯攝影大賽”金杯獎。

1989年 加入“中國美協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畫家葉建元輯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

同年 我設計的江漢油田中心標誌雕塑《油田的主人》和水杉公園內李先念主席題寫的

《江漢水杉紀念碑》分別榮獲1990年度、1991年度兩項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同年,在全國“勘察設計”雜誌發表《論建築藝術與雕塑共存》、《論建築模型在方案設計中的

套用》、《建築暢想曲》等論文五篇。

水印木刻《水鄉油田》在《工人日報》發表。

宣傳畫《奔向2000年》在《中國石油報》發表。

攝影作品《風雨暢想曲》榮獲“全國特鋼杯攝影大賽”一等獎。並在《重慶日報》頭版發表。

《風雨暢想曲》榮獲“湖北省工人畫廊”金牌獎。《風雨暢想曲》榮獲全國石油職工文化大賽優秀獎。

並在《中國石油畫報》發表。同時榮獲“中國石油攝影大賽”運輸杯銅獎。

攝影作品《腦袋吵疼了》榮獲“全國首屆集郵攝影大獎賽”三等獎,並在《集郵》雜誌上發表。

攝影作品《無語問蒼天》榮獲“全國首屆攝影小說大獎賽”優秀獎。

1990年 當選為“江漢油田首屆文聯”委員。

同年,攝影作品《風雨暢想曲》榮獲《大眾攝影》月賽三等獎。

1991年

1991年 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江漢設計裝潢公司”副總經理。

同年,攝影作品《火海蛟龍》入選“全國首屆消防攝影展”。

攝影作品《饞貓》榮獲“全國天華杯兒童人像攝影展”優秀獎。

1992年

1992年 在湖北江漢設計院舉辦“葉建元書法美術攝影個人作品展”。

1993年

1993年 下海任“廣西北海裝飾工程公司”設計總監。

1994年

1994年5月28日恩師表哥王文農病逝,享年84歲。表嫂瓊仙將《王文農書畫作品集》精裝本,題款後送與我珍藏。

1995年

1995年 畫家葉建元輯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1996年

1996年 潛心繪畫並從事文學作品創作。《老葉短篇小說集》完稿,其中收錄歷年創作發表短篇小說二十篇。

1997年

1997年《竹葉詩草》——畫款題詩(第一集)完稿。

1998年

1998年《家傳奇聞錄》和《老葉相聲小品集》收集整理完稿。

1999年

1999年 葉建元輯入《中國攝影家全集》。

2000年

2000年 自行設計裝修的150平米畫室“風雪畫堂”建成。成立“潛隆畫院”任院長,開始收徒授課,教學兩年時間。

2002年

2002年 閉門謝客,潛心鑽研水墨技法,對“文農風雪竹”獨門繪畫絕技開拓創新,將單一“風雪竹”發展為風雪花鳥、人物和山水系列,並在版畫、油畫不同畫種中巧妙靈活套用,為中國畫融貫中西,海納百川開闢蹊徑,闖出一條新路。準備為此絕技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讓這民間藝術得以傳承發展。

2003年 油畫《風頭浪尖斗大鯉》在《中國釣魚》雜誌“釣友畫廊”發表獲獎。

2004年 油畫《改革總設計師》在中國石化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三聯展榮獲三等獎。

國畫《世紀偉人鄧小平》榮獲中國石化江漢局“重陽節書法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畫家葉建元輯入“江漢油田文聯成果彙編”——《與時代同行》美術家圖冊。

《江漢周末》發表記者專訪題為《葉建元:藝術天地任逍遙》整版文章,

其中刊登本人美術、雕塑、攝影 作品共六幅。

武漢《老年文匯報》轉載葉建元《藝術天地任逍遙》文章,並刊登水墨畫《風竹》一幅。

2005年 油畫《千手..牽手.和諧.和平》榮獲“中國石化油畫展”優秀獎,併入選《中國石化油畫作品集》。

油畫《大刀進行曲》榮獲中國石化《江漢石油報》“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

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美術作品二等獎。

2006年 油畫《千手.牽手.和諧.和平》複製版被福建台商林先生重金收藏。

2007年 油畫《小平風采》榮獲“北京華夏博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頒發的“華夏情”書畫大賽一等獎。

2008年 國畫《畫家齊白石》榮獲“中國石化文聯迎新春美術書法攝影展”作品優秀獎。

2009年 中國石化《江漢周末》“見證”欄目刊登記者題為

《葉建元:六十年風雨繪畫路》的專訪文章,並刊登本人生活照及國畫《風雪竹》一幅。

該報頭版報導“葉建元巨型油畫《跨越時空六十年國慶大典》完成”。

中國石化江漢文聯《源流》雜誌封底2009年 中國石化《江漢周末》“見證”欄目刊登記者題為

《葉建元:六十年風雨繪畫路》 發表油畫《跨越時空六十年國慶大典》。

中國石化江漢電視台專題採訪錄像:畫家葉建元創作巨幅油畫《跨越時空六十年國慶大典》

向國慶六十周年獻禮,在當晚“油田新聞”節目中播出。

巨幅油畫《跨越時空六十年國慶大典》(390X140cm)在“北京東方佳琦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和

“北京嘉信昌拍賣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拍賣會上拍賣。拍賣號1003,估價50萬,起拍價30萬。

2010年 北京《中華辭賦》第三期,刊登葉建元國畫風雪系列作品六幅。

其中《風雪竹》三幅,《風雪人物》一幅,《風雪幽蘭》一幅,《風雪菊》一幅。

紀念戲劇大師曹禺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為曹禺四大名著創作國畫,

在《江漢周末》版發表《梅蘭竹菊》斗方四幅和《曹禺名著人物》四條屏。

《潛江日報》人物專欄發表題為《葉建元:為曹禺名著作畫》專題採訪文章,

並大幅刊登國畫《曹禺名著人物》四條屏。

2011年 受聘擔任《中華辭賦畫院》院長。

北京《中華辭賦》第一期發表國畫《曹禺名著人物》四條屏。

五月份應邀參加“首屆中華辭賦北京高峰論壇”,我向大會贈送國畫《屈原、司馬相如、左思、蘇東坡》四位中華辭賦宗師,風雪人物詩畫四條屏。受到與會專家學者讚譽。並在《中華辭賦》第三期論壇專刊發表。所攜數幅《風雪竹》被馬識途、閔凡路等幾位辭賦大家名人收藏。餘下兩幅三尺《風雪竹》參加“北京紅太陽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八月份慧眼識寶雙月拍專場拍賣,拍賣號581和613,均拍賣成交。

2011年 創作油畫《懷念偉人毛澤東》迎接建黨九十周年,並在《江漢周末》刊登記者題為“畫家葉建元創作巨幅油畫迎七一”的採訪文章。

同時中國石化江漢電視台在《油田新聞》節目中現場直播,專訪畫家葉建元創作巨幅油畫《懷念偉人毛澤東》迎七一的錄像。

油畫《懷念偉人毛澤東》在中國石化江漢文聯《源流》雜誌“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專刊”封底發表。

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創作油畫《辛亥百年祭》在北京《中華辭賦》第五期發表。

為慶祝國慶創作國畫《共產黨萬歲 新中國長青》在中國石化江漢報專刊發表。

同年,為慶賀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圓滿成功,創作國畫《中華龍騰飛》。

作品賞析

葉建元作品欣賞 葉建元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