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是樹的羽毛

《葉子是樹的羽毛》是灕江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洪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葉子是樹的羽毛葉子是樹的羽毛
《葉子是樹的羽毛》——第七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

【作 者】高洪波 主編

【出 版 社】 灕江出版社

【書 號】 9787540742171

【出版日期】 2008 年6月

【開 本】 16開

【頁 碼】 404

【版 次】1

內容簡介

青銅很孤獨。一隻鳥獨自擁有天空的孤獨,一條魚獨自擁有大河的孤獨,一匹馬獨自擁有草原的孤獨。卻在這時,一個女孩出現了。(曹文軒《青銅葵花》)她揮舞長袖,將閃光的金粉拋灑在樹苗上,綠色的衣裙拂起一陣陣溫暖的風,清脆的笑聲在荒山里蕩漾。(葛翠琳《核桃山》)有那么一天,屬於我的王子蹲下身去,給我穿上那隻美麗的水晶鞋,我們在世人面前翩翩起舞。(三三《舞蹈課》)我看見一個負責拍照的老師,把照相機對準我的腦袋,咔嚓咔嚓,連著拍了好幾張……我頭上裹著繃帶的樣子,成了四(2)班一道亮麗的風景。(李學斌《蔚藍色的夏天》)。

曹文軒、張之路、葛翠琳、皮朝暉、彭學軍等13位優秀兒童文學作家獲獎作品,彰顯個性的小說、優美的散文、靈動的詩歌、七彩的童話,構成了…幅絢麗多彩的美麗畫卷,讓您在快樂賞閱之餘,與兒童文學作家們一起分享那充滿陽光和夢想的繽紛世界。

編輯推薦

我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最高兒童文學獎項,曹文軒、張之路、葛翠琳等13位優秀兒童文學和家獲獎作品。

獲獎評語:

曹文軒《青銅葵花》:曹文軒以悲憫、高雅的情懷,將在特殊歲月、特殊境遇下一對蘇北農村少男少女刻骨銘心的至純至愛,描寫得迴腸盪氣。永恆的人生光輝與睿智的審美表達,面對苦難的天無絕人之路抗爭以及溫潤靈魂的美的追求,使《青銅葵花》成為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兒童文學高揚“以善為美”美學旗幟的優秀之作。

葛翠琳《核桃山》:這是老作家葛翠琳近年來為孩子們奉獻的一部童話力作。融動物生物習性、人類感情道德和童話藝術趣味於一體,講述了一隻從小失去了熟悉而又溫馨家園的小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屬於自己幸福的故事。從而告訴孩子們一個道理:一顆不想索取、只想給予的心,總是很快樂的。作品語言清逸而有韻致,刻畫小動物的心理行為細緻入微,饒有童趣。

彭學家《紙風鈴 紫風鈴》:彭學軍的文字清澈、明亮,筆調溫婉、高雅,她饒有節制而又相當傳神的敘寫出諸多發自心靈深處的美好感覺、體驗和瑰麗的夢想。她把“女性散文”與兒童散文的寫作特點加以有機的融合,讓人感受到散文特殊的質感和色澤。這本散文集堪稱中小學生閱讀的美文,學習寫作的範本。

三三《舞蹈課》:女作家三三的這部長篇小說,通過對少女隱秘的心靈世界洞幽燭微,對青春成長的軌跡瞭然於心,顯示了作家澄明的人生智慧;而從容不迫的情節敘述,生動細膩的語言表現,準確到位的性格拿捏,更見出三三小說創作的靈性。《舞蹈課》堪稱近年“成長小說”中的卓然超群之作。

作譯者介紹

高洪波,筆名向川。內蒙古開魯縣人。1951年12月生。中共黨員。魯迅文學院七期、北京大學首屆作家班畢業主。1969年應徵入伍。1978年轉業後曾任《文藝報》新聞部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副主任,《中國作家》副主編,《詩刊》主編,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現任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長,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1971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出版過《大象法官》《鵝鵝鵝》《吃石頭的鱷魚》《喊泉的秘密》《我喜歡你,狐狸》等14部兒童詩集。

目錄信息

《青銅葵花》 曹文軒

《舞蹈課》 三三

《黑焰》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

喜歡不是罪謝倩

《蔚藍色的夏天》 李學斌

回望沙原》 常星兒

麵包狼》 皮朝暉

《核桃山》 葛翠琳

《葉子是樹的羽毛》張曉楠

《紙風鈴 紫風鈴》 彭學軍

《飛翔,哪怕翅膀斷了心》韓青辰

《極限幻覺》 張之路

《選一個人去天國》 李麗萍

書摘

《青銅葵花》 曹文軒

獲獎評語:曹文軒以悲憫、高雅的情懷,將在特殊歲月、特殊境遇下一對蘇北農村少男少女刻骨銘心的至純至愛,描寫得迴腸盪氣。永恆的人生光輝與睿智的審美表達,面對苦難的天無絕人之路抗爭以及溫潤靈魂的美的追求,使《青銅葵花》成為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兒童文學高揚“以善為美”美學旗幟的優秀之作。

本文選其中1節。

小木船

1

歲女孩葵花走向大河邊時,雨季已經結束,多日不見的陽光,正像清澈的流水一樣,嘩啦啦漫瀉於天空。一直低垂而陰沉的天空,忽然飄飄然扶搖直上,變得高遠而明亮。

草是潮濕的,花是潮濕的,風車是潮濕的,房屋是潮濕的,牛是潮濕的,鳥是潮濕的……世界萬物都還是潮濕的。

葵花穿過潮濕的空氣,不一會兒,從頭到腳都潮濕了。她的頭髮本來就不濃密,潮濕後,薄薄地粘在頭皮上,人顯得更清瘦,而那張有點兒蒼白的小臉,卻因為潮濕,倒顯得比往日要有生氣。

一路的草,葉葉掛著水珠。她的褲管很快就被打濕了。路很泥濘,她的鞋幾次被粘住後,索性脫下,一手抓了一隻,光著腳丫子,走在涼絲絲的爛泥里。

經過一棵楓樹下,正有一陣輕風吹過,搖落許多水珠,有幾顆落進她的脖子裡,她一激靈,不禁縮起脖子,然後仰起面孔,朝頭上的枝葉望去,只見那葉子,一片片皆被連日的雨水洗得一塵不染,油亮亮的,讓人心裡很喜歡。

不遠處的大河,正用流水聲吸引著她。

她離開那棵楓樹,向河邊跑去。

她幾乎天天要跑到大河邊,因為河那邊有一個村莊。那個村莊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大麥地。

大河這邊,就葵花一個孩子。

葵花很孤獨,是那種一隻鳥擁有萬里天空而卻看不見另外任何一隻鳥的孤獨。這隻鳥在空闊的天空下飛翔著,只聽見翅膀划過氣流時發出的寂寞聲。蒼蒼茫茫,無邊無際。各種形狀的雲彩,浮動在它的四周。有時,天空乾脆光光溜溜,沒有一絲痕跡,像巨大的青石板。實在寂寞時,它偶爾會鳴叫一聲,但這鳴叫聲,直襯得天空更加的空闊,它的心更加的孤寂。

大河這邊,原是一望無際的蘆葦,現在也還是一望無際的蘆葦。

那年的春天,一群白鷺受了驚動,從安靜了無數個世紀的蘆葦叢中呼啦啦飛起,然後在蘆盪的上空盤旋,直盤旋到大麥地的上空,嘎嘎鳴叫,仿佛在告訴大麥地人什麼。它們沒有再從它們飛起的地方落下去,因為那裡有人——許多人。

許多陌生人,他們一個個看上去,與大麥地人有明顯的區別。

他們是城裡人。他們要在這裡蓋房子、開荒種地、挖塘養魚。

他們唱著歌,唱著城裡人唱的歌,用城裡的唱法唱。歌聲嘹亮,唱得大麥地人一個個豎起耳朵來聽。

幾個月過去,七八排青磚紅瓦的房子,鮮鮮亮亮地出現在了蘆盪里。

不久豎起一根高高的旗桿,那天早晨,一面紅旗升上天空,猶如一團火,靜靜地燃燒在蘆盪的上空。

這些人與大麥地人似乎有聯繫,似乎又沒有聯繫,像另外一個品種的鳥群,不知從什麼地方落腳到這裡。他們用陌生而好奇的目光看大麥地人,大麥地人也用陌生而好奇的目光看他們。

他們有自己的活動範圍,有自己的話,有自己的活,乾什麼都有自己的一套。白天干活,夜晚開會。都到深夜了,大麥地人還能遠遠地看到這裡依然亮著燈光。四周一片黑暗,這些燈光星星點點,像江上、海上的漁火,很神秘。

這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世界。

不久,大麥地的人對它就有了稱呼:五七幹校。

後來,他們就“幹校幹校”地叫著:“你們家那群鴨子,游到幹校那邊了。”“你家的牛,吃了人家幹校的莊稼,被人家扣了。”“幹校魚塘里的魚,已長到斤把重了。”“今晚上,幹校放電影。”……

那時,在這片方圓三百里的蘆盪地區,有好幾所幹校。

那些人,都來自於一些大城市。有些大城市甚至離這裡很遠。也不全都是幹部,還有作家、藝術家。他們主要是勞動。

大麥地人對什麼叫幹校、為什麼要有幹校,一知半解。他們不想弄明白,也弄不明白。這些人的到來,似乎並沒有給大麥地帶來什麼不利的東西,倒使大麥地的生活變得有意思了。幹校的人,有時到大麥地來走一走,孩子們見了,就紛紛跑過來,或站在巷子裡傻呆呆地看著,或跟著這些人。人家回頭朝他們笑笑,他們就會忽地躲到草垛後面或大樹後面。幹校的人覺得大麥地的孩子很有趣,也很可愛,就招招手,讓他們過來。膽大的就走出來,走上前去。幹校的人,就會伸出手,撫摸一下這個孩子的腦袋。有時,幹校的人還會從口袋裡掏出糖果來。那是大城市裡的糖果,有很好看的糖紙。孩子們吃完糖,捨不得將這些糖紙扔掉,抹平了,寶貝似的夾在課本里。幹校的人,有時還會從大麥地買走瓜果、蔬菜或是鹹鴨蛋什麼的。大麥地的人,也去河那邊轉轉,看看那邊的人在繁殖魚苗。大麥地四周到處是水,有水就有魚。大麥地人不缺魚。他們當然不會想起去繁殖魚苗。他們也不會繁殖。可是這些文文靜靜的城裡人,卻會繁殖魚苗。他們給魚打針,打了針的魚就很興奮,在水池裡撒歡一般鬧騰。雄魚和雌魚糾纏在一起,弄得水池裡浪花飛濺。等它們安靜下來了,他們用網將雌魚捉住。那雌魚已一肚子籽,肚皮圓鼓鼓的。他們就用手輕輕地捋它的肚子。那雌魚好像肚子脹得受不了了,覺得捋得很舒服,就乖乖地由他們捋去。捋出的籽放到一個翻著浪花的大水缸里。先是無數亮晶晶的白點,在浪花里翻騰著翻騰著,就變成了無數亮晶晶的黑點。過了幾天,那亮晶晶的黑點,就變成了一尾一尾的小小的魚苗。這景象讓大麥地的大人小孩看得目瞪口呆。

在大麥地人的心目中,幹校的人是一些懂魔法的人。

幹校讓大麥地的孩子們感到好奇,還因為幹校有一個小女孩。

他們全都知道她的名字:葵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