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升[明朝開國功臣、靖寧侯]

葉升[明朝開國功臣、靖寧侯]

葉升(?—1392年),合肥人,明朝開國將領、靖寧侯。 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義軍,其後參與了平定陳友諒、張士誠、明夏的戰爭。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平定西番十八族叛亂,封靖寧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坐胡惟庸案死。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從征天下

至正十四年(1354年),左君弼占據廬州,葉升自廬州前去歸附朱元璋。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任右翼元帥,從征江州。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任指揮僉事,隨大軍討伐張士誠。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任府軍衛指揮使,隨湯和攻克明州。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論功行賞,升任大都督府事。 十二月,朱元璋聽說有指揮鞭打軍士,派遣葉升前去警誡。

洪武四年(1371年),隨征西將軍湯和出征明夏,和楊璟率領水軍由瞿塘進攻重慶,從軍攻克保寧,後因病休養。

洪武六年(1373年),任都指揮使,鎮守西安。 六月,率軍攻打胡人,胡人躲于山洞之中,葉升在山洞裡點菸,熏死諸多胡人,生擒一百五多人,藉此上書要求加築東山、彭陽、平安三城,朱元璋批准。 十一月,和郭子興、陳德上奏,請求將綏德、慶陽等地農民遷離邊境,朱元璋同意。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奉命巡行溫台、福興、漳泉、潮州等地監督造船工程。 九月,西安都指揮使濮英因為軍政不修,被朝廷召回責問,讓葉升去代替他的職務,但葉升上奏稱讚濮英的賢良,於是朝廷令濮英依然擔任西安衛都指揮使。

洪武十一年(1378年),慶陽靈州百戶山丹等人叛亂,葉升率軍前往平定,俘獲兩千六百五十人,獲馬百匹,牛、駝四百餘頭。

洪武十二年(1379年)五月,任大都督府事。 十一月,封靖寧侯。

三平番亂

洪武十四年(1381年),西番十八族叛亂,和王弼率軍征討,降服乞失迦,平定其部落,又討平延安伯顏帖木兒,活捉了西番的番酋,歸師後論功封為靖寧侯,年食祿二千石,世襲指揮使。鎮守遼東,修繕海、蓋、復三座城市。在鎮六年,邊防設施得到修繕,蒙古人不敢來犯。發高麗賂遺,太祖多次賜敕,和唐勝宗一道得到褒獎。

洪武十九年(1386年)八月,奉命和營陽侯楊通領兵於廣西左江捕象。

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一月,受命和普定侯陳桓在雲南定邊、姚安總制諸軍,設立軍營、屯田,治理畢節衛。 十二月,奉命率湖廣都司諸軍屯兵越州。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六月,東川、龍海的少數民族叛亂,擔任右參將出征平定。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湖廣千戶夏得忠勾結九溪洞蠻作亂,葉升和胡海等人率軍前往平定,葉升領軍從賊軍後方突襲,生擒夏德忠,設立了永定、九溪二衛。三月,駐軍襄陽。 四月,奉命檢閱湖廣諸軍。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元月,贛州山賊聯合湖廣洞蠻作亂,葉升任副將軍,和陳桓、胡海等人率軍討平,俘虜一萬七千人。 十月,還軍,以功受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在甘肅練兵。

坐案被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月,在河南練兵。八月,牽涉胡惟庸案,被殺。

人物成就

葉升跟隨朱元璋後,參與了朱元璋平定陳友諒、張士誠等奪取天下的戰爭,為明朝的建立作出了貢獻,其最大的貢獻在於明朝建立後三次平定西南番族作亂:先後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次征討叛亂番族,其中征討贛州山賊、湖廣洞蠻時俘虜一萬七千人,同時他也多次出鎮邊疆,為明朝的社會安定和邊疆穩定作出了貢獻。

人物評價

《明史》:諸將當草昧之際,上觀天命,委心明主,戰勝攻取,克建殊勛,皆一時之智勇也。及海內寧謐,乃名隸黨籍,或追論,或身坐,鮮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錫固足酬功,而礪帶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朱元璋:爾等名世之臣,知誘而能奏,田豫不得獨名千古矣。遼壞東界,鴨綠北接曠塞,非多筭不能以御未然,爾能筭有餘,則名彰矣。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十九》 、《明太祖實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