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松褐鏽病

落葉松褐鏽病是危害落葉松的重要病害。 1.可採用百菌清油劑低量噴霧防治苗圃地和幼林內發生的落葉松褐鏽病,防治效果達到58%。 2.可於春秋兩季把林地、菌圃地內落葉松落葉集中成堆,點燃燒毀,可降低落葉松的發病率,但要注意防火。

分布與危害

落葉松褐鏽病是危害落葉松的重要病害。

症狀

發病初期,葉片尖端或近中部出現退綠小斑,逐漸擴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葉背面形成夏孢子堆,直到9月中旬仍可產生。夏孢子堆初寄生於葉表皮下,奶油色或赭黃色形成圓形小丘狀隆起,葉表皮夏孢子堆破裂後露出鐵鏽色至血紅色的粉狀物,夏孢子成熟後飛散,最後在夏孢子原基處留下痕跡,這時在葉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葉背面產生3-5個黑褐色凸起於葉表面的小粉堆,即冬孢子堆。隨著病害的發展,冬孢子堆數量逐漸增加,此時針葉萎黃,逐漸乾枯脫落,使樹木生長勢減弱,影響落葉松的生長,嚴重的導致樹木死亡。

病原

落葉松褐鏽病由擔子菌亞門的落葉松擬三胞鏽菌引起,該菌為同主寄生菌,在落葉松上能夠完成發育循環。

發生規律

落葉松褐鏽病主要發生在苗圃和幼林內。1-2年生的苗木和3-6年生的幼齡林受害嚴重,大樹受害輕。於9月下旬以落地針葉上的冬孢子越冬,越冬的冬孢子在適宜條件下5小時即可萌發,翌年的6、7月就能發病。一般降雨多、濕度大發病嚴重;乾旱、濕度小發病較輕;冬季溫度低,第二年發病輕;冬季溫度高,第二年發病重。常集中連片發生,落葉松褐鏽病發生的地塊常有落葉松早落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1.可採用百菌清油劑低量噴霧防治苗圃地和幼林內發生的落葉松褐鏽病,防治效果達到58%。也可在5-6月發病前噴灑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能夠起到預防作用。
2.可於春秋兩季把林地、菌圃地內落葉松落葉集中成堆,點燃燒毀,可降低落葉松的發病率,但要注意防火。在苗圃地內還要注意苗木栽植不能過密,通風降濕,防止徒長,提高抗病力。
3.對於已經鬱閉的林分,可利用百菌清煙劑放煙防治,防治效果也十分明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