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松卷蛾

落葉松卷蛾

落葉松卷蛾,昆蟲名,為鱗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寄主於落葉松(Lalix spp)、樺(Betula spp.)。是落葉松的主要食葉害蟲之一,在落葉松林發生較普遍。尤其中幼林齡發生較重,嚴重影響其生長和發育。

基本信息

落葉松卷蛾 Ptycholomoides aeriferanus Herrich-Schaffer
分類地位:鱗翅目 Lepidoptera 卷蛾總科 Tortricoidea 卷蛾科 Tortricidae 
描述:落葉松卷蛾是落葉松的主要食葉害蟲之一,在本地區的落葉松林發生較普遍。尤其中幼林齡發生較重,嚴重影響其生長和發育。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
寄主:落葉松(Lalix spp.)、樺(Betula spp.)。
主要形態特徵:成蟲 翅展19-23mm。頭部灰褐色,密布棕色鱗片。下唇須前伸,末節稍向上舉。前翅由基部向外有4條斑紋,第1條在基部呈褐色,上有銀白色波紋及黑色小斑;第2條杏黃色,較寬,雜有黑色鱗片;第3條為黑褐色寬頻即中橫帶,兩翅合攏時呈明顯倒“八”字形;第四條在翅的最外方,杏黃色,發自前緣1/2處,略向後方,與外緣形成1個杏黃色三角區。外緣灰褐色至黑褐色。後翅褐色,無花紋。腹端有杏黃色毛叢,雄蛾更明顯。
卵 長0.9mm,寬0.4mm。橢圓形,淡黃色,表面有透明分泌物。
幼蟲 體長10-18mm,頭部淡黃褐色,有褐色斑紋。前胸背板有明顯褐色斑兩對。亞背線深綠色或淺綠色。
蛹 長8-12mm。初為淡綠色,後呈暗褐色。
生物學特性:1年發生1代,以初孵幼蟲潛入樹皮縫中、枝條芽苞內或枯枝落葉層下越冬。第二年4月中、下旬鑽入樹冠下部枝條的芽苞中,頭朝葉心吐絲綴2-3片嫩葉,危害葉心基部。一條2齡幼蟲每日可食18-32枚針葉,3齡後樹冠下部針葉食盡後即轉移至樹冠中部,此時頭朝葉端或綴絲於枝條葉叢間,繼續危害。5月下旬幼蟲老熟,稍迂驚擾即首尾擺動,迅速進退或吐絲下垂逃避。老熟幼蟲化蛹於葉叢、樹皮縫中或林冠枯枝落葉層內。6月下旬成蟲大量出現。成蟲有趨光性。雄蟲壽命3-5天,雌蟲4-8天。卵產在針葉正面,排成單行或雙行,一般2-6粒,最多15粒,亦有排成卵塊或卵堆的。卵期6-7天。初孵幼蟲不取食即尋找越冬場所吐絲做小白繭越冬。
防治方法:
1.成蟲出現期,可採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2.大面積發生時,可施放苦參鹼煙劑,每畝1市斤,或採用飛機噴灑10倍液的20%複方蘇雲金桿菌(B.t)乳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