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神宮

萬象神宮

於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富麗堂皇,後來武則天稱帝萬象神宮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舉行祭天地的儀式。

概述:

萬象神宮

武則天明堂
於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號“萬象神宮”,富麗堂皇,準許民眾入內參觀。武太后又令於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貯夾像。頒《親享明堂制》。
後來武則天稱帝萬象神宮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舉行祭天地的儀式,同時迎接各地使節。
右圖為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俄羅斯建築遺產科學院院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理事長、建築考古學家楊鴻勛教授科學復原的萬象神宮。

資料:

河南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登基的地方,她執政的15年,幾乎都是在這座古都度過的。今天,我們就給您講講在洛陽的一處與武則天有關的遺蹟,堪稱國寶。據說,這處遺蹟在發現時,不少當地人都說,它是武則天的“洗澡盆”。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著什麼樣的傳奇故事呢?

武周宮殿

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號“萬象神宮”,富麗堂皇,準許民眾入內參觀。武太后又令於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貯夾像。頒《親享明堂制》。
後來武則天稱帝萬象神宮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舉行祭天地的儀式,同時迎接各地使節。
明堂為武則天垂拱四年(668年)在乾元殿舊址上建造。據文獻記載,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為多邊形,圓頂。有上中下三層,古人認為明堂可以上通天象,所以“下層象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圓蓋,蓋上盤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圓蓋。”上層為圓
明堂為武則天垂拱四年(668年)在乾元殿舊址上建造。據文獻記載,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為多邊形,圓頂。有上中下三層,古人認為明堂可以上通天象,所以“下層象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圓蓋,蓋上盤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圓蓋。”上層為圓頂亭子,上立高一丈的塗金鐵鳳,屋頂鋪木胎夾紵漆瓦。明堂有上下貫通的巨木中樁,作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幹。明堂的規模和複雜程度超過唐兩京所有宮殿,反映其設計與施工能力已接近或達到封建社會的最高水平。武則天時期,曾在此宴饗群臣,接受朝賀,發布政令。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武則天時的一些宏偉建築物先後被毀掉。開元二十七年毀明堂上層,改修下層為新殿,次年又改新殿為乾元殿。
1986年發掘的武則天明堂遺址,在遺址中心夯土基址中心部位,發現有一圓形大柱坑,口部直徑9.8米,深4.06米。坑底為四塊方形大青石拼成的巨型柱礎。武則天執政期間,為她正式登基稱帝作準備,決定建造明堂,遂令沙門薛懷義負責主持此項工程,於垂拱三年(687年)春至四年(688年)正月,近一年的時間在東都洛陽宮城內建起了號稱“萬象神宮”的明堂。明堂的建造,標新立異,與漢以來在都城南郊高置的禮制性建築不同,而是按周朝制度,“上堂為嚴配之所,下堂為布政之居”。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