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美容

萬美容

萬美容,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大學生髮展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學者”講座教授 。曾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湖北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第二屆“楚天園丁獎”、首屆師範院校“明德教師獎”,華中師範大學“桂苑名師”、“教書育人標兵”、“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等獎勵稱號。

基本信息

社會學術職務

1.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理事,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2.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社會科學工作者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3.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

萬美容 萬美容

4.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東北師大)專家組成員。

5.團中央青少年與青少年工作研究人才庫入選專家。

6.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會刊、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教育研究》雜誌編委。

7.《校園文化研究》雜誌副主編。

8.東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9. 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第二批重點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課題組主要成員。

1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雜誌編委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

1.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青少年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開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課程。

3.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開設的課程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

4.為倫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開設《公民道德教育專題研究》課程。

5.開設的本科生課程有:《青年學》、《領導科學》、《當代青年發展問題》(被學生親切的稱為“當代老師”,並在網易開通公共部落格“當代老師和他的學生們”)。

學術研究課題

1.《90後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創新研究》,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1BKS070),2011年,主持人。

2.《當代大學生成長規律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交叉學科項目,2010年,主持人。

3.《以方法創新增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實效性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2008年,主持人。

4.《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教育青年的途徑和方法創新研究》,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規劃課題,2008年,主持人。

5.《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大學生的有效載體和方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2009年,主持人。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測評體系研究》,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08年,子課題負責人。

7.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我國道德建設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010年,子課題負責人。

主要學術論文

1.對話:增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模式選擇,思想教育研究,2010(01).

2.21世紀初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流變,中國青年研究,2009(04).

3.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的基本方式,思想理論教育,2009(03).

4.論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三大轉變,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02).

5.論信息社會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現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6).

6.論思想理論教育方法發展的綜合化特點,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09).

7.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的綜合化趨勢,思想理論教育,2008(11).

8.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當代價值,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4).

9.在大學生中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考,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半月), 2008(03).

10.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融合發展,思想教育研究,2008(02).

11.網路環境中宣傳思想工作的方法創新,學習月刊,2007(24).

1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研究論綱,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12).

13.“韓劇”為什麼這樣熱,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05).

14.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對我國學校德育的啟示,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04).

15.透視星座文化流行背後的秘密,當代青年研究,2007(01).

16.學校德育與社會環境矛盾關係之論析,中國教育學刊,2007(02).

17.當前影響高校穩定的主要因素及其對策,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11).

18.優選與創設:榜樣教育創新的方法論視角,中國青年研究,2006(09).

19.“韓劇”熱與中國青少年的成長,中國青年研究,2006(03).

20.叩開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大門之力作——評韋吉鋒博士《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12).

21.“體驗快樂”的快樂一族,中國青年研究,2005(07).

22.謀求德育方法的新發展,思想理論教育,2005(07).

23.網路時代青少年道德發展的特點,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3).

24.關於運用網路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的思考,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05).

25.網站簡訊服務:青年手機族的新時尚,中國青年研究,2005(04).

26.全面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動綱領,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12).

27.網路時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機制及其建構,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10).

28.關於湖北省大學生網路行為的調查報告,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3(06).

29.“學習‘三個代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桂子山論壇”綜述,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11).

30.網路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淺議,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3).

31.湖北省中學生觸“網”情況調查,理論月刊,2002(11).

32.論主體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徵,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1(10).

33.學校道德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江西教育科研,2000(05).

34.試論學校道德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1).

35.論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的建構,探索,2000(04).

36.試論當代青年與社會思潮的互動作用,青年研究,1999(06).

主要學術著作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研究》(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2.《當代青年發展研究》(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2001年6月第一版。

4.《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5.《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20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德育卷》(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7.《走進新世紀的高校道德教育》(合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8.《當代公民道德教育》(合著),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10月。

9.《新世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論》(副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10.《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二版, 2001年1月第一版。

主要學術獲獎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研究》、《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融合發展》分別入選思想政治教育學科30年30本標誌性著作和30篇標誌性論文 。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研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009年9月。

3.《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合著),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9年5月。

4.《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合著),中國高校第四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2006年12月。

5.《走進新世紀的高校道德教育》(合著),湖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5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