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恆量

萬有引力恆量是一個物理量,又叫重力恆量。

概述

又叫重力恆量。用G表示這一常數。它是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以後,由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於1798年用扭秤測定的萬有引力常數,從而算出地球的質量和密度。卡文迪許扭秤的主要部分是一個倒掛在石英絲下端的T形架,T形架水平桿的兩端各裝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T形架的豎直桿上裝一塊小平面鏡,用它將射來的光線反射到一根刻度尺上。再將兩個大球分別放在小球附近,並且跟小球的距離相等。由於小球受大球的吸引,石英絲被扭轉。扭轉的角度,可從小鏡反射光在刻度尺上移動的距離求出,即可對兩球的引力進行計算。為防止氣流的影響而將扭秤置於密閉室內,用望遠鏡在室外進行觀測。
多次實驗證明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不但正確,而且測出了萬有引力恆量是6.754×10-11牛•米2/千克2,它同現在國際上公認的G值等於6.67×10-11牛•米2/千克2很接近。這一數值等於兩個質量各為1千克的物體,相距1米時的相互吸引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