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文鵬

萬文鵬,原籍湖北黃岡,生於1930年10月1日。由於家庭重視教育,幼時即飽讀中外書籍,在學校內外受良師高僧教導點撥。

生平

1998年診斷患有腦膜瘤,經六年余頑強抗爭、多次手術治療,終因病情發展惡化,於2005年7月7日晨在昆醫附一院乾療科逝世,終年74歲。先生生前曾囑家人低調辦後事,不辦任何正式儀式,終以平靜的方式走完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生之路。學生及其單位均於先生下葬後方獲噩耗。因不得親臨告別,謹據與恩師忘年之交得知人生簡歷,書以短文寄託沉痛哀思,並告各位老師、同道。
文鵬先生原籍湖北黃岡,生於1930年10月1日。由於家庭重視教育,幼時即飽讀中外書籍,在學校內外受良師高僧教導點撥,在兵荒馬亂社會廣聞博記,煉就過人智慧、超脫氣質與深厚愛心。
1949年因抱社會進步理想,決意告別大家庭,繼續在武漢的學業。曾就讀武漢大學外文系,後轉入武漢同濟醫學院。學生時代才華橫溢,能文善歌,有獨立洞見。
1957年畢業時受“反右”運動牽連,被發配至邊陲雲南,成為剛成立的雲南省精神病院首個畢業大學生。
60年代後,在上海等地進修,廣結學緣。
1978年前,雖身處逆境,先生卻無怨無悔,數十年如一日潛心做學問,仁愛行醫,為民解痛,厚積而薄發,在邊疆為中國精神衛生事業,尤其是在跨文化精神病學、心理治療學和藥物濫用領域,做出奠基定石的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後,萬先生曾領導雲南省精神病院,積極推動跨文化精神病學發展,並於1979年親臨基諾村寨,啟動對我國最小的少數民族的前瞻性研究。
80年代中期考察德國心理治療後,以過人膽識和高度責任感,打破禁區,苦心經營十餘載,系統引入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終於以著名“中德班”縮短與已開發國家距離,結束中國精神科無正規心理治療的歷史,並促成與心理學界的良好合作。
早在1988年前,先生便冒諱直言藥物依賴及相關愛滋病泛濫之危害,為建機構、培人才奔走呼號。
1992年建成雲南省藥物依賴防治研究所,成為全國戒毒、抗愛滋病事業的中堅機構。
各位同仁、學子一向敬佩先生鮮明個性,盛讚其平易近人,能同理共情;談笑幽默,言簡意賅;率真誠實,表里如一;提攜後輩,無私奉獻;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先生一生崇尚真理,針砭流弊,鑄就一副錚錚傲骨,人格從不分離;不阿諛奉承,不為權勢折腰。獲獎無數,著述等身,卻從不誇耀,謙遜做人。
令人折服範例當數先生1995年在境外獲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人力資源開發獎”時,面對40餘國外交使節宣布全部1000英鎊、5000美元獎金分文不取,換作圖書資料捐獻服務單位。
而在此前2年中,先生及其部屬因管理原因,一直僅領取200多元月薪。此類故事,學生在密切接觸中俯拾即是。不識者因此而發燕雀之困惑,知之者則因其鴻鵠之志嘆為觀止。
萬先生雖仙逝,其對後輩勵志之氣將長存。
記得25年前初識時曾詰問學生:“當精神科醫生很寂寞,你為什麼要幹這個事?” 還問道:“你是否具備開拓者的氣質?”。
此情此景現在仍歷歷在目,不斷鞭策我輩自律自勉。
可告慰恩師的是,塑造師輩坎坷人生的扭曲環境當不會再現,
精神醫學發展條件正逐步改善,先生當年孜孜以求的事業後繼有人,
先生身體力行的人道境界仍將引導我輩在市場取向的競爭人生中務實、進取而又博愛、高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