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東田莊村

戰士,1947年在萊蕪郭家台犧牲。 戰士,1941年在黃河犧牲。 班長,1947年在南麻戰鬥中犧牲。

村情概況

東鄰石頭灣村,南與鄭王莊相望,西與小官莊毗鄰,北與西田莊相接。耕地面積1072畝,237戶,711口人。
東田莊村坐落在黑牛山腳下,據村碑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呂姓由河南省新安縣遷此建村。因這裡背靠黑牛山,古時稱牛山莊。
據《中國村莊記事》載:明崇禎年間,明王朝搖搖欲墜,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有3萬官兵與農民起義兵在黑牛山下擺下了戰場。兩軍在牛山莊(現在的東田莊、西田莊、北田莊)展開戰鬥,戰鬥異常激烈,最後起義軍擊潰了官兵。三名起義軍將領田起、田仲春、田學佩不幸死於亂箭之下,人們為紀念這三位姓田的將軍,便將牛山莊改為“三田莊”。此後,隨著村莊的擴展,西為西田莊、北為北田莊,因該村處在東側,名東田莊。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清末,萊蕪劃分為十區,東田莊屬顏莊區管轄;1941年,屬新甫縣;到1945年復歸萊蕪縣顏莊區管轄;1958年歸鄭王莊人民公社;1959年鄭王莊人民公社撤銷,歸顏莊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4月屬顏莊辦事處;1985年10月撤處建鄉,東田莊屬里辛鄉;1995年10月13日撤鄉建鎮,東田莊村歸屬里辛鎮管轄。12年11月撤鎮改街道辦事處。屬里辛街道辦事處管轄至今。
東田莊建村已有600年。建村之初,只有張、朱二姓,人口稀少,其後呂、趙、段、劉、陳、襲六姓,陸續來此安家。其中呂姓居多。村里族姓之間不分眾寡、貧富強弱,都是親密友善,團結和睦,過著太平安康的日子。
東田莊風景優美,山川秀麗,環境幽雅。地理位置優越,呈東西高、中間平的地勢,南北小平原貫穿其中。汶河支流繞村而過,如今一座現代化橋樑橫跨在河上,橋上人來人往,下流水潺潺,雨季河水湍急,奔騰向前,蜿蜒曲折由潘田河流入汶河。東田莊緊靠黑牛山,在明清時期就稍有名氣,成為人們嚮往的地方。過去的黑牛山,蒼松翠柏,密不透風。山頭上,建有觀音廟、三官廟、東廟、南廟幾十間,廟內泥塑、壁畫、供具齊全,每逢正月十六燈會,三月三廟會,乞子求福的、祈名求利的善男信女、三教九流的觀光遊客有時多達萬人,成為名噪一時的景觀。
1971年,喬店灌區通到黑牛山腰,為了把渠水引進田裡,國家投資幾十萬元,調動民工幾千人,修建了喬店灌區東田莊倒洪吸工程。由此,東田莊乾旱的田地得到了灌溉,糧食連年豐收,東田莊終於結束了靠天吃飯的歷史,村民由傳統的種植花生、地瓜改成了玉米、小麥兩茬的種植方式。一向靠吃地瓜、瓜乾的東田莊村民也吃上了玉米、白面。
為了徹底改變東田莊一窮二白的面貌,1975年,東田莊開展了移河造田、村莊搬遷兩項工程。由於潘田河河道曲折,瀉水不暢,雨季常決口成災,淹沒農田村莊。為根除水禍患,在上級統一規劃下,把田莊河從村西移至村東,由宋家莊、北田莊、西田莊直入潘田河。當時在沒有機械動力幫助的情況下,東田莊人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大會戰。男女老少硬是用人抬、肩挑、小車椎,搬動土石,當時採取了因人分等定量、硬性指標的辦法,規定每個整勞力白天要推60車,晚上,再挑燈夜戰。本村老少計搬運土石方100多萬立方,造糧田220多畝,人均增地3分多。
為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東田莊人果斷地進行村莊整體搬遷。村委決定:誰先搬遷,村里出工幫助拆房,由村里供給房主蓋房用坯。在這一優惠政策的感召下,搬遷工作進展很快。前後歷經十年,一個整齊劃一、街道合理、布局合理的新村莊終於建立起來了。東田莊人移河造地、村莊整體搬遷的壯舉,受到了省、市、區的表彰,成為開發擴大耕地面積的典範。
為徹底根治東田莊村的落後面貌,村領導班子帶領民眾大打水利戰。除喬店灌區配套外,1964年,投資2萬多元修建了蓄水5萬多方的水庫1座,1969年又打機井6眼,大口井2眼,1970年修建揚程20米高的揚水站1座。1981年又在山後修建了兩處中型攔河壩,實現了布局合理,高低能灌,早澇保豐收的局面。
黨的富民政策,激發了村民發家致富的熱情。1995年,在鄉政府的扶持下,村民們爭先恐後地種起了大棚西瓜。第二年又大面積種起了大蒜、葡萄、山楂樹苗、中草藥等經濟作物。另外,養兔子鴿子的,植桑養蠶的,各家都有各自的發財項目。東田莊村人有了錢不滿足於現狀,又在民營經濟大潮中大顯身手。村民呂國祥,依託萊鋼,自籌資金30多萬元辦起了占地5畝多的燒結廠,解決了20多人就業問題,每年上繳稅款15萬多元。現在全村從事民營經濟的達200多人。村民們紛紛乾起了建築隊、電氣焊、木器廠、紅爐、理髮、家電修理、油條、豆腐、屠宰、餚肉、小賣部等項目。哪裡有錢賺,東田村人就往哪裡奔。
東田莊村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自恢復高考以來,先後有98人考入大、中專各類學校就讀。其中本科生14人,專科26人,國中專53人。
東田莊村文化生活極為豐富,很早以前村里就成立了莊戶劇團,農閒季節和逢年過節時自發演出。村里辦的廣播室、黑板報,是村民了解國家大事和村情的重要渠道,從而提高了人們的覺悟。歷年來,村裡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畫生育、教育、衛生多次得到市區的表彰。
東田莊村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他們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戰。東田莊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人文自然

1、官井:原村中一井。水質甘甜純靜,因當年縣衙專用而得名。這口井直徑1.5米,深10米,無論怎樣旱,長年有水,儘管歷經百年滄桑,現在還完好無損。
2、星溝:在黑牛山東側,原名叫小東溝,幾百年前,一塊殞石正好墮落在小東溝邊上,砸陷三、四米深,與周圍的石塊截然不同,從此,人們就改稱為星溝。
3、無名洞:在黑牛山山頭東邊,洞口很小,隱蔽在繁茂棘針叢中。它在戰爭年代人們用它躲避過多次敵人漢奸的搜查。現在洞口已經很大了,因地形險要,到底有多少深,誰也說不準,它的神密面紗至今沒有揭開
4、黑牛山傳說
黑牛山以它古老的傳說聞名萊蕪、淄博、沂源。在遙遠的地方或高空俯視,會看見一頭形似臥著的雄牛。從牛頭到牛尾大約4華里,尾巴一直延伸到鄭王莊,當地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吃草吃在三田莊,拉屎拉在鄭王莊”。在牛頭的兩邊各有一處山泉,左邊的常年流水不斷,泉水甘甜;右邊的時有時無,當地人稱為“神水”。傳說,一放牛老漢放了99頭牛,一到山上放牧就變成100頭。老漢感到蹺蹊,為了找到這頭牛,老漢就把牛角上繫上紅布,暗中帶上獵槍。然而沒有布的那頭牛又出現了。它沒有定點,忽東忽西,忽左忽右,神出鬼沒,放牛老漢仔細觀察,瞄準那頭沒系紅布的牛射擊,槍響命中,那頭牛被打壞了眼顛顛簸簸鑽進了山洞。霎時,原來的小山瞬間變成了像牛形狀的山,因槍打在右眼上,所以右邊的山泉流水一直少於左邊的泉水。就因為流眼淚的緣故。從此這頭牛藏在山裡。它的眼珠子徹夜金光四射。成為二顆明珠,後來被南蠻子挖走了。於是留下了這千古傳說。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呂好賢 排長,章丘埠村戰鬥中犧牲,,
呂登欒 戰士,1947年在萊蕪郭家台犧牲。
呂士魁 通訊員,1946年在益都戰鬥中犧牲。
呂存祥 戰士,1941年在黃河犧牲。
呂子才 班長,1947年在南麻戰鬥中犧牲。
呂愛新 戰士,1969年在浙江杭州犧牲.
二、歷任村支書
1949年-1952年 劉德太
1953年-1966年 付恆學
1967年-1972年 呂好祥
1973年-1975年 付恆學
1976年-1988年 呂愛山
1989年-1990年 呂自申
1991年-1993年 趙守言
1994年-   襲建昌
三、歷任村主任
1949年-1952年 劉德太
1953年-1965年 呂愛吉
1966年-1975年 呂好祥
1976年-1979年 呂自強
1980年-1984年 呂自敬
1985年-1988年 襲建民
1989年-   呂克讓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呂子純 解放軍某部離休幹部(團職)
呂愛蓮 曾任安徽省潛山縣政協副主席,已故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呂伯實 泰山醫學院教授
呂克良 萊蕪教育局高級職稱
呂自升 萊蕪一中高級教師
呂秀蓮 艾山街道辦衛生院副主任醫師
六、歷史事件
1、1940年,日本鬼子一個班,在東田莊黑牛山上設崗樓,經常進村強迫老百姓當差,打石砍樹。修築工事,給當地老百姓造成了極大的痛苦。
2、 1946年,國民黨還鄉團掃蕩東田莊村,殺人放火,製造恐怖事件,老百姓被迫討荒,給當地人民造成極大災難。
3、 1973年夏季,第三生產隊在西南嶺勞動,突然雷聲大作,大雨傾盆,造成雷擊事故,其中一死一傷。
七、文化名人
呂克勤 1939年生,曾任中學教師,鄉鎮黨委宣傳委員,市區政協委員等職,1999年退休。現為中華現代書畫家聯誼會副會長,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其作品多次入選《國際書法藝術家辭典》、《當代書畫家辭典》等辭書。
呂友程 字益齋。清末秀才,私塾先生。他的字跡墨寶遍於萊蕪廳堂碑林,文書狀子驚動縣衙。參與了萊蕪縣誌編纂工作。

特色展台

東田莊村地處丘陵地帶,地質複雜,處在石灰石和砂石斷層處。礦藏豐富,地下儲存有煤、鋁釩土、金沙、鐵石等。東田莊村的植被完整,樹木以楊樹、槐樹居多,酸棗樹遍布溝嶺。土質較差,糧食產量不高,適宜栽種地瓜、花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