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育種學

《菸草育種學》,是楊鐵釗編著,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菸草育種學是研究菸草新品種選育和繁育的理論與技術的一門科學,是作物育種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教材在作物育種學理論技術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現代生物技術的新知識、新技術,並融菸草特色為一體,力求為高

菸草育種學

等院校菸草專業方向的學生提供系統的基礎知識和現代的技術方法,同時也渴望為菸草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些可借鑑的資料。

同名圖書

5.生態顯性

有些性狀在原來的育種環境中得不到表現,因面也就沒有時行選擇,一旦種植地區的環境條件件適合該性狀的表現,則原來就存在的植株間遺傳差異性就顯現出來。由於生態條件不同使本來存在的差異獲得表現,為進一步選擇了提供遺傳變異。

(二)性狀鑑定與選擇

正確地鑑定性狀是實施有效選擇的前提,快速、準確的鑑定手段是提高選擇效率的保證。

1.性狀鑑定的方法類別

(1)直接鑑定和間接鑑定

直接鑑定是指根據目標性狀的直接表現進行鑑定,而間接鑑定是指根據與目標性狀有相關關係的性狀的表現進行鑑定,也就是鑑定另一個性狀間接地達到鑑定目標性狀的目的。有效性狀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能鑑定,如小麥麵粉的烘烤麵包的品質需要通過烘烤試驗後才能對麵包體積、形狀、色澤、質地和口味進行鑑定,而後作出綜合評價,鑑定程式複雜,而通過對與烘烤麵包的品質相關的沉澱值的測定可以間接鑑定烘烤品質。一般而言,能夠進行直接鑑定的性狀最終需要通過直接鑑定進行鑑定,有效世代則可以通過間接鑑定進行鑑定。

(2)自然鑑定和誘發鑑定

作物對病蟲害和環境脅迫的抗耐性可以在自然條件下實施直接鑑定,這要求為害因素在當地試驗地中能夠經常;充分地出現,實際上試驗地往往不具備這一條件。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直接鑑定試驗材料的目標性狀的方法就是自然鑑定,而需要通過人工模擬為害條件而使試驗材料能夠充分表現其在這方面的特性從而獲得鑑定結果的鑑定方法就是誘發鑑定。

(3)當地鑑定和異地鑑定

這是根據鑑定場所的不同劃分的鑑定方法。異地鑑定是指將試驗材料送到其他鑑定條件適合的地點進行鑑定。有些地區是某些病害的重發病區,到這種地區鑑定對這些病害的抗耐性可以獲得較好的自然鑑定結果;有些地區常常乾旱,就為抗旱性鑑定提供了鑑定條件。當然,異地鑑定只能鑑定特定的目標性狀,對於其它目標性狀的鑑定則常常不合適。

2.性狀鑑定效率與選擇效率的提高

性狀選擇的根據是性狀鑑定,選擇效率的提高主要取決於鑑定效率的提高。

(1)對於根據外觀形態來進行鑑定的性狀,試驗條件的均勻一致十分重要,這主要是指試驗地的土壤條件和耕作栽培措施的一致性,同時還要求設定對照和重複,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試驗誤差,使試驗結果更為可靠。並且,有必要採用合適的試驗設計,以便對所獲得的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對於需要誘發鑑定的性狀,所創造的試驗條件要儘可能地與自然條件相一致,確保鑑定結果能夠基本代表生產中實際可能發生的表現。

(3)涉及到品質性狀、生理生化性狀的鑑定時,要求具有快速、簡便、準確的鑑定儀器和適合的鑑定技術,對樣品的用量要求微量化。

(4)對於利用分子標記進行的鑑定,則要求有較可靠的連鎖圖譜和較陝速的測定技術。

四、混合選擇與混合選擇育種

對品種群體中自然變異的選擇,除了上述選擇外,另一種選擇的基本方法是混合選擇。

(一)混合選擇與群體改良

個體選擇是從群體中分離出獨特的基因型,即分離出純系;混合選擇則是從群體中選擇目標性狀基本上相似的個體(單株、單穗、單鈴)並加以混合繁殖,使群體得到改良。個體選擇的效應是通過其後代的表現反映的;混合選擇一般是不能對所選擇各個體的後代分別進行後代測驗的,可以對所選擇各個體的後代分別進行後代測驗的選擇稱為表型混合選擇。個體選擇所產生的後代基因型趨於純合,其群體內各個體間的基因型基本上是同質的,存在的遺傳差異性很小;混合選擇所產生的後代群體中個體間的基因型並不完全一致,並且在常異花授粉後代群體中仍然會保持一定比例和一定程度的雜合陸。通過表型混合選擇改良群體,結果使群體中需要改良的性狀的平均數得到提,其變異度有所下降,但是,與單株選擇相比,仍然保持較高的遺傳變異度。這種方法過去是用於異花授粉作物的群體改良,現在有的育種家已經將這一技術引入到白花授粉作物和常異花授粉作物的選擇育種方案。

(二)混合選擇育種的套用價值

混合選擇育種可以套用於提高和純化地方品種,地方品種群體中往往含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在成熟期、株型、抗病陸、生產性能等方面的性狀有所差異,使其生產套用受到限制,通過對目標性狀的混合選擇,使所改良的群體的這些限制達到最佳化、一致,就可以作為改良品種地取代原始品種。早期的地方品種大都採用這種方法加以改良,並且取得了成效。對於常異花授粉作物,混合選擇育種可以用於馴化從不同生態地區引進的品種,也適合於改良已經滲入外來的或不適應的種質資源的品種。在良種繁育中主要採用的是混合選擇,從最簡單的去雜去劣到單株選擇、分系比較、混合繁殖生產原種都套用了混合選擇法

第二節選擇育種程式

(一)選擇優良變異的個體(單株、單穗、單鈴)

在種植原始品種群體的地塊中,選擇較符合育種目標的優良個體,經室內複選,淘汰不良個體選留的個體分別脫粒,並對其特點加以記錄、編號,以備對其後代進行檢驗。

(二)株行(系)試驗

將上季當選的各單株的種子分別種植成株行(系),分別為純系或系統,每隔9或19株行(系)設一對照行,種植原始品種或已推廣的良種。通過田間和室內鑑定,選擇優良的株系。在系內的植株間的目標性狀表現整齊一致,則可作為品系參加下季的品系比較試驗;如系內植株間的目標性狀尚有分離,則從中再進行一次個體選擇,參加下季的株行(系)試驗。

(三)品糸比較試驗

上季當選的各品系的種子分別種成小區,並設定重複,以提高試驗的精確性,每重複設定一個小區一個對照小區種植標準品種,以供比較。品系試驗一般進行兩年。根據田間和室內鑑定結果,選出比對照品系優越的品系1—2個,供下季參加區域試驗。在第一年品系比較試驗中表現特殊優越的品系,在第二年繼續參加品系比較試驗的同時。可提早繁殖種子參加生產實驗。

(四)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

新育成的品系需要參加區域試驗以測定其所適應的地區範圍,同時進行生產試驗以鑑定其在大面積生產條件下的表現。根據這兩項試驗結果進行品種審定,合格的品種就可以開始大面積推廣。為了保證及時提供較大數量的優質種子,在進行這兩項試驗的同時設定種子田,加速繁殖種子,用於推廣。

……

目錄

緒論

第一節自然進化與遺傳改良

第二節作物育種學的意義與發展

第三節作物品種及其在作物生產中的作用

第四節國內外作物育種的成就與展望

第一章菸草育種目標

第一節菸草生產對品種的要求

第二節制定育種目標的一般原則

第二章菸草種質資源

第一節作物種質資源研究概況

第二節菸草的起源、進化和植物學分類

第三節菸草種質資源的類別、特點及利用價值

第四節菸草資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

第三章菸草性狀遺傳

第一節作物繁殖方式及特點

第二節菸草質量性狀遺傳

第三節菸草數量性狀遺傳

第四節菸草性狀遺傳研究進展

第四章菸草引種

第一節引種的意義和作用

第二節生態環境與生態類型

第三節菸草品種的光溫反應特性

第四節引種的工作環節

第五章菸草選擇育種

第一節選擇的意義和基本原理

第二節選擇育種程式

第五章菸草選擇育種

第一節選擇的意義和基本原理

第二節選擇育種程式

第六章菸草有性雜交育種

第一節雜交的遺傳效應

第二節雜交方式

第三節菸草雜交技術

第四節菸草品種間有性雜交育種

第五節菸草遠緣雜交育種

第六節菸草回交育種

第七章菸草雜種優勢利用

第一節我國作物的雜種優勢利用概況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