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白竹

菲白竹

菲白竹,學名:Sasa fortunei (Van Houtte) Fiori ,為世界上最小的竹子之一,菲白竹材用和筍用價值不大,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飼用價值,桿高一般為10-30cm,觀賞地被竹,矮小叢生,株型優美,葉片綠色間有黃色至淡黃色的縱條紋,可用於地被、小型盆栽,或配置在假山、大型山水盆景間,兼文化、觀賞和生態於一體,是地被中的優良植物。筍期4~6月。原產日本。中國華東地區有栽培。浙江的安吉、杭州、南京、上海、北京有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菲白竹菲白竹

菲白竹竹鞭粗約1-2毫米;竿高10-30厘米,高大者可達50-80厘米;節間細而短小,圓筒形,直徑1-2毫米,光滑無毛;竿環較平坦或微有隆起;竿不分枝或每節僅分1枝。籜鞘宿存,無毛。小枝具4-7葉;葉鞘無毛,淡綠色,一側邊緣有明顯纖毛,鞘口?毛白色並不粗糙;葉片短小,披針形,長6-15厘米,寬8-1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兩面均具白色柔毛,尤以下表面較密,葉面通常有黃色或淺黃色乃至於近於白色的縱條紋。筍期4~6月。

(形態特徵下圖冊參考資料:

分布範圍

菲白竹原產日本。中國華東地區有栽培。浙江的安吉、杭州、南京、上海有引種栽培。

套用價值

觀賞價值

菲白竹菲白竹

菲白竹植株低矮,葉片秀美,常植於庭園觀賞;栽作地被、綠籬或與假石相配都很合適;也是盆栽或盆景中配植的好材料。它端莊秀麗,也是觀賞竹類中一種不可多得的貴重品種。

飼用價值

菲白竹在江蘇徐淮地區具有良好的氣候適應性,並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的優點,可作為青飼玉米在該地區大面積推廣利用,用作飼養牛、羊、豬、兔、魚等的優良多汁青飼料。

菲白竹葉片含水率為57. 71%,粗蛋白為13. 14%,粗脂肪為6.24%,粗纖維為39.02%,粗灰分為14.42%,可利用糖為5.29%;菲白竹葉片含有18種蛋白胺基酸和1種非蛋白胺基酸C-氨基丁酸,其中8種動物體必需胺基酸都可以檢測到,並且含量比較豐富。從營養成分角度考慮,菲白竹最佳刈割時間為8~10月。

名稱

種中文名:菲白竹

種拉丁名:Sasafortunei(VanHoutte)Fiori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赤竹屬

屬拉丁名:Sasa

基本內容

菲白竹

種 名: 菲白竹

學 名: Sasa fortunei(van Houtte)Fiori

科: 竹亞科

屬: 赤竹屬

產地分布

原產日本。中國華東地區有栽培。

形態特徵

赤竹屬,低矮竹類,稈每節具2至數分枝或下部為1分枝。葉片狹披針形,綠色底上有黃白色縱條紋,邊緣有纖毛,兩面近無毛,有明顯的小橫脈,葉柄極短;葉鞘淡綠色,一側邊緣有明顯纖毛,鞘口有數條白緣毛。筍期4~5月。

生長習性

它喜溫暖濕潤氣候,好肥,較耐寒,忌烈日,宜半陰,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園林用途

菲白竹植株低矮,葉片秀美,常植於庭園觀賞;栽作地被、綠籬或與假石相配都很合適;也是盆栽或盆景中配植的好材料。葉面上有白色或淡黃色縱條紋,菲白竹即由此得名。它端莊秀麗,案頭、茶几上擺置一盆,別具雅趣,它是觀賞竹類中一種不可多得的貴重品種。

培育繁植

菲白竹的繁殖主要採用分植母株的方法。做法是:在2-3月份將成叢母株連地下莖帶土移植,母株根系淺,有時帶土有困難,應隨挖隨栽。生長季移植則必須帶土,否則不易成活。栽後要撓透水並移至陰濕處養護一段時間。

盆栽宜用肥沃園土或腐葉土加少量砂作基質,通常用長方形或橢圓形淺盆栽植,底部排水孔要墊上一層窗紗,上放一層粗砂作排水層。栽植時要有意識地栽成疏密有致間距,並根據盆面土壤高低起伏,製作成一自然景觀的縮影。

菲白竹因其植株小巧,根系分布淺,日常養護要求小心管理,操作精細。首先,6-9月要注意避免烈日直射,每天給予接受3小時左右的光照或放在有明亮散射光處。否則強烈的光照會使土壤表層幹得過快,且溫度過高,從而導致焦葉,重的甚至死亡。不過,長期蔭蔽也是不利它生長發育的。澆水不要太多,以經常保持濕潤又不太濕為度。4-5月出筍前後,水分應充足些,並要施餅肥水1-2次,促進新株健壯發育;夏季氣候炎熱不宜施肥,秋涼後再施2次肥。盆栽3年後,對過密的老稈應剪去,以利更新。入冬後,氣溫降望3-5℃時即應連盆移入室內,室溫不低於零下3℃即可安全越冬。這階段要有適當光照,更有利於其安全過冬。

分布

國內分布:江蘇和浙江等省有栽培。為城市公園或庭園的良好觀賞竹種,也可用來製作盆景。

國外分布:模式標本可能采自日本。

分布:原產日本。

用途:地表綠化、色塊或盆栽觀賞。

科屬:北美箭竹超族北美箭竹族赤竹亞族赤竹屬赤竹亞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