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廣東省汕頭市貴嶼鎮華美社區]

華美[廣東省汕頭市貴嶼鎮華美社區]

華美社區地處練江中游,是貴嶼鎮區所在地,也是貴嶼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社區總面積4.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萬人,戶數4100戶,另有外來務工人員約4萬人,其海內外人口約為12萬人,是潮陽陳氏的主要聚居地。現社區支部黨員280人,分為6個黨小組。2008年華美社區被評為汕頭市生態示範村,2015年被評為汕頭市“美麗鄉村”示範點。

社區簡介

華美社區於宋代嘉定年間由進士陳仲徽所創,至今已有800餘年歷史,此地四面環水,練江支流從村前經過,境內有山,曰貴嶼山,因村中有山,村前有水,山水相連故名‘華美’。舊時華美社區屬潮陽縣管轄,後潮陽撤市設潮陽、潮南區,華美村屬潮陽區;直屬貴嶼鎮,位於貴嶼鎮東部,離潮陽市區約35公里,其東接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南臨潮南區陳店鎮,是貴嶼鎮的鎮區,為貴嶼面積最大的村。華美社區現有常住居民2.5萬人,另有外來務工人員約4萬人,其海內外人口約為12萬。華美社區境內主幹道路為瀝青路,其餘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住宅多為現代鋼筋水泥樓房,部分為傳統潮式民居。

建制沿革

宋朝

宋朝進士、莆田知縣陳仲徽於嘉定三年遷居貴嶼城門頭(今貴嶼鎮華美社區老寨前)屬興仁鄉,歸潮州府潮陽縣管轄。

明清時期

明洪武十四年(1381),潮陽知縣楊智稽核賦役,將14團改為16都,興仁鄉轄舉練、貴山、氵戎水、黃坑4都,華美村屬貴山都管轄。

清雍正十年(1732),撤新興、興仁、奉恩、豐歡四鄉,全縣共設13都,華美村屬貴山都。

民國

民國元年(1912),沿襲舊制,屬貴山都;

民國10年(1921),廣東省民政廳始劃定潮陽縣自治區域,分9區8鎮143鄉,華美鄉屬六區。

新中國

1952年8月,全縣調整為17區1鎮119個鄉,華美鄉屬八區(貴嶼區);

1956年12月,撤銷區建制,改設為3鎮44鄉,屬貴嶼鄉;

1958年9月,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全縣劃分為13個人民公社,屬貴嶼公社,華美村改稱華美大隊;

1984年2月,公社改區、建鄉,全縣政區分為2鎮24區,屬貴嶼區,華美大隊改稱華美鄉;

1986年11月,撤銷區的建制改為鎮建制,全縣設25鎮,屬貴嶼鎮;

1999年設立村(居)民委員會,潮陽全市26個鎮(街道)設村(居)委會539個,其中居委會158個、村委會381個,華美鄉改稱華美社區。

經濟概況

綜述

貴嶼鎮是汕頭市有名的工業鎮,華美村作為貴嶼鎮的鎮區,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經濟中心,華美村的主要支柱產業為塑膠切粒和電子拆解,2012年華美村實行工業園區制度,成功的將工業由家庭作坊向產業化發展,2013年華美村經濟總收入為20750萬元,人均收入9417元,全村上規模企業25家。村民最早從事以上兩種產業致富,從此工業帶動經濟飛速發展,大型酒店、珠寶店、酒吧、KTV等的消費產業和國內外有名的奢侈品行業來華美村開設分店如:耐克、361、匹克等。村內有三個新型住宅區皆為樓房,分別是:華輝、華集、華星,其中華集小區更是被評為汕頭市安全文明示範區。社區內有兩個醫院:貴嶼衛生院、貴嶼耀輝醫院,其中耀輝醫院是汕頭市中心醫院的合作醫院,貴嶼鎮唯一的二甲醫院,其醫療技術享譽周邊城鎮。

集體企業

汕頭德慶廢棄機電產品拆解利用有限公司是貴嶼鎮政府、華美社區集體企業按4:6比例,總共投資2000萬元合資而成,是廣東省唯一政府指定的洗金廠。

汕頭市貴嶼工業園區德慶再生資源技術有限公司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華美南科寮,由華美社區出資,於2015-02-04正式成立。

地理環境

華美社區背靠後山,頻臨練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屬小部分丘陵平原地帶。屬南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4℃,年均降水量13864毫米。社區地處一片低洼地的中央地帶,屬於嚴重的內澇區,農業生產基本沒有保障。建國以前,華美社區居民利用當地的地理優勢,開闢了發達的水上通道,成為潮汕地區的水路樞紐之一。

榮譽稱號

華美社區於2003年獲汕頭市“文明社區”稱號

2008年被評為汕頭市“生態示範村”

2011年汕頭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4年經國務院批准,由華美社區主導申請的“雙忠信俗”被列為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4]

2015年被評為汕頭市“美麗鄉村”示範點

2016年經廣東省委同意,中國共產黨華美社區支部委員會(黨支部)升級為中國共產黨華美社區委員會(黨委),同年被評為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交通路線

公路交通

有059縣道、草南公路、谷貴公路、陳貴公路在社區境內交匯,揭惠高速過境,公路交通較為便利。

公交線路

123路(汕頭火車站-貴嶼華美車站),分段計費,全程18元。

307路(往貴嶼鎮方向):新宮郵政 - 貴嶼汽車客運站,分段計費,全程8元。

513路(陳店電子城 - 廈深鐵路潮陽站),分段計費,全程6元。

508路(大宅 - 貴嶼鎮),分段計費,全程6元。

先進組織

文學社

名稱:潮陽桂嶼文學社

時間:1924年

背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學衝擊下的社會

社長:陳秀升

刊物:《桂嶼文學社季征》

宗旨:研究國學,保守國粹

影響:粵東地區多所學堂、勸學所、私塾都曾選取其中詩文做為講習教材

農民協會

組織名稱: 華美犂民協會

成立時間:1925年

社會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

主要成員:陳鴻藻、陳伯瑜、陳濟美、陳開強、陳長義、陳達源、陳映濤等

負責人:陳鴻藻

會址:華美秉謙祖祠

性質: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民眾組織

目標:領導鄉民嚴厲打擊地方封建頭目、惡紳,進行不懈鬥爭,主持倡辦學及處理鄉村矛盾之事

意義:潮汕地區早期的農民協會,與潮陽縣城農民協會同年組建,屬潮陽最早的農民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