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小明[臨川二中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華小明[臨川二中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華小明,男,漢族,江西臨川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化學特特級教師職稱,江西學習科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化學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學習科學學會學術委員會兼職研究員,臨川二中校長兼黨委書記,全國“五一"勞模。

個人簡介

華小明[臨川二中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華小明[臨川二中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華小明,男,漢族,1962年12月生,江西臨川人,現任臨川二中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1981年7月撫州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分配到臨川十二中任教,1985年8月調入臨川二中任教至今;1990年7月江西教育學院本科畢業。1995年9月至2001年6月,先後任教研處副主任、主任和年級主任職務;

2001年7月,任臨川二中副校長職務,2006年9月任臨川二中黨總支副書記職務,先後分管教研、招生、教學、黨務、工會、婦委會等工作;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主持學校全面工作;2011年2月至今,任臨川二中校長職務,系臨川二中第五任校長,同年兼任學校黨總支書記。

教學成就

華小明長期任教高中化學,所任教學科高考化學平均分名列全省前茅,多次在撫州市高考質量評估中學科排名第一;所輔導學生參加全國高中化學聯賽,先後四次榮獲江西賽區團體總分第一名;先後主編、參編了《全國名校 衝刺高考》、《高中化學重點難點手冊》等多部教學用書;所製作的課件獲江西省一等獎並獲華東六省一市二等獎;所主持的省級科研課題通過省課題研究與實驗基地辦驗收,並獲《結題證書》。在分管教學、教研和年級組工作期間,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考中考實現了可持續、跨越式發展並保持全省領先優勢,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2001年9月,華小明被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02年9月,獲第五屆“全國十傑中國小青年教師”提名獎,並作為四名成員之一參加全省“全國模範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2005年4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評授予“中學特級教師”稱號;2006年10月,被省人事廳、科技廳、教育廳、財政廳、發改委和科協批准入選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008年11月,經省教育廳批准,作為入選全國中國小名師庫對象;2009年10月,被市委、市政府批准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市拔尖人才)”; 2011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教學新風

華小明擔任臨川二中校長以來,不斷實行教育方式的創新與改革。在學校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如學科周、辯論賽、藝術節等活動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012年臨川二中周碧瑤同學榮獲江西省文科狀元,開創了臨川本土培育狀元的先河。

2013年臨川二中正式開辦“PGA中美國際課程班”,將教學事業面向全球。

相關報導

“乾,就要乾出個模樣” 

從1981年7月走上三尺講台的第一天起,華小明就暗下決心:“乾,就要乾出個模樣。”30多年來,他始終熱愛自己的工作,以此為樂,樂此不疲,激情不減。

在同事眼中,華小明是忘我工作的好榜樣。剛到臨川二中時,學校創辦不久,資金不足、儀器不足,華小明就主動找熟人、托同學借儀器做實驗,每周帶學生步行十幾華里去兄弟學校做實驗。他輔導的5名學生參加1992年全國高中化學競賽,力克群雄,勇奪江西賽區團體總分第一;他為臨川二中高中化學競賽4次榮獲全省團體總分第一名付出了辛勤汗水。

1996年3月,高考複習的關鍵時期,華小明得了肺結核,醫生一再要求他住院治療,但他怕影響學生,硬是一邊吃藥,一邊堅持上課,直到高考結束。每天,他迎著晨曦早早到校,與學生們一起參加鍛鍊;晚上,他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披著夜色、拖著疲憊最遲回家,在校工作時間達10多個小時。長期的勞累,華小明腰椎經常疼痛,2013年4月他被診斷為脊椎囊腫。醫生要他住院冶療,但華小明考慮高考、中考在即,學校需要他處理的事情太多,堅持不肯住院,只是讓醫生開了一點止痛藥帶回家。

在學生心裡,華小明是本領過硬的好老師。他的課始終充滿著吸引力,一開課,便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不僅教學語言抑揚頓挫,而且教學內容難易有序,疏密有序,張弛有序,富有節奏美。他的學生說:“聽華老師的課像是享受一場場立體電影……”

在家人眼中,華小明是公而忘私的好老師。“對工作付出甚多,對家庭付出太少。”2011年,華小明的妻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不慎遭遇車禍,左腳臏骨粉碎性骨折,護理不好有癱瘓的危險。然而,妻子吃、喝、拉、撒在病床上的7個多月里,身為一校之長的華小明只是在動手術時陪護了5天,就讓妻妹一人在醫院獨自照顧,自己返回學校工作。華小明從教30多年來,哪怕是剛剛結婚不久,也沒有陪妻子享受過溫馨浪漫的周末,沒有陪兒子上公園遊玩盡享天倫之樂。他有的只是對妻子、兒子內心的愧疚和未了的“心債”,但家人始終理解他,支持他。

“沒有了愛,便沒有教育” 

“以‘情’為先導、‘愛’為橋樑、‘疏’為手段的方法,使後進生變好,優等生更優。”這是華小明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總結,也是他的教育教學特色。

華小明愛學生勝過愛自己,他把“愛”字放在班級和教學工作的最重要位置,作為他人生的信條。他說:“沒有了愛,便沒有教育。”

“深愛而不偏愛”,華小明睿智地眷愛著自己的學生。他對“優等生”、“後進生”一視同仁,從不偏心。小黃曾經是一名非常頑皮的學生,老師和同學見了都頭痛,1994年轉入臨川二中,在華小明班上就讀,華小明認真聽取了小黃父母的介紹後,決心用愛來感化他。一次小黃踢球不慎跌倒,致使左手腕骨折,華小明在醫院守護他到深夜,第二天又帶學生代表探望他,並幫他補課;出院時,還組織了全班學生參加祝他康復的獻詩會。愛,終於產生了奇蹟,兩年後,小黃以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生小堯是臨川區東館鄉一名農家子弟,由於父親體弱多病,一家五口全靠母親一人支撐,開學報到時無法交清學雜費。怎么辦?華小明沒有藉口推諉,而是主動伸出溫暖的雙手,與小堯結成一幫一扶貧助學“對子”,他拿出自己的積蓄,替小堯交了學雜費。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高二時,小堯的母親又遇車禍而喪生。極度悲痛中的小堯打算輟學回家,與體弱多病的父親相依為命。面對小堯一家的悲慘遭遇,華小明一邊及時帶頭捐款並發動全班同學為其捐款捐物,奉獻愛心,一邊找小堯談心,併到他家走訪動員,千方百計安慰、開導他。在華小明的關心愛護下,小堯如期完成了高中學業,並以優異成績考上了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圓了他的大學夢。

“盡已做事,關愛他人”,華小明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原則。華小明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純樸善良、與人為善的熱情性格,關愛他人的助人精神一直薰陶著他,感染著他。自己沒有任教過的學生,他也一樣關愛有加。2012年3月,聽到班主任吳盛反映,班上一名學生因父母正辦離婚手續並互相扯皮,中斷了孩子的生活費,導致該學生無心學習沉溺網咖。華小明親自到網咖找到學生耐心開導,並承諾個人資助其高中階段學費和生活費。學生父母聽聞後無比感動,自慚形穢,逐漸打消了離婚的念頭,家庭重歸美滿。

“腳踏實地,奉獻社會”,華小明虔誠地踐行著自己的理念。2010年6月23日,臨川二中被撫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為“6?21”撫河唱凱堤決堤受災民眾安置點時,華小明作為學校負責人,吃、住在學校,24小時堅守崗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忠誠本色和先進性。

“學無涯,教亦無涯” 

“學無涯,教亦無涯”,這是華小明常講的一句話。他認為,只有不斷汲取“營養”,充實自己,勇於推動教學改革,才能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

勤奮好學,追求卓越,華小明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慾。為了給自己“充電”,他每年自費訂閱《化學教育》、《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等近10種專業雜誌,購買了大量化學教學用書。為了解決一個難題,他曾三次赴省城找江西師大的專家教授求教。有一次,因為找資料忘我地沉醉在學校圖書館的書海里,他被粗心的管理員鎖了一整夜。每次出差,他總是在行李箱裡放上一摞書,平常他總是默默地學習到深夜。不僅自己愛看書,華小明還積極地向同事推薦書,贈送書。他推薦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第56教室的奇蹟》等書已成為臨川二中所有教師的案頭書。他還倡導成立了臨川二中教工讀書社,並堅持定期和社員交流讀書心得。

大膽創新,勇於實踐,華小明始終走在課改前沿。早在1990年,華小明就自費購買了一台當時還是稀罕物的電腦,並很快掌握了計算機操作技術,能夠製作教學課件。他積極參加高中課程改革實驗,潛心鑽研“研究性課程”教學,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和資料收集摘錄。實行首輪高中新課程方案改革試驗後,華小明主動從高三化學崗位上轉入高一教學,積極參與課改探索,積極為全市高中化學教師開設公開課。

以人為本,甘為人梯,華小明始終注重當好青年教師的領路人,致力於青年教師的培養,黃國敏、胡海玉、吳春華等10多名老師在他的精心培養下,迅速成為學校“教學能手”、 “學科帶頭人”和省高中骨幹化學教師。華小明升任校長職務後,組織制訂了“三年達合格,六年成骨幹,十年成為學科帶頭人”的《青年教師個人發展與培養規劃》,並提出 “在培養一批市級、省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基礎上,培養一批國家級的高素質骨幹教師(名師)”。他把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發展作為不斷加強學校辦學後勁的“關鍵”來抓,堅持新教師崗前培訓,開展年終論文評比、會前5分鐘演講、教師論壇、師徒結對培養、“聽課小組”聽課、“三課”評課、期中教風大檢查、學生全員評教等活動,全面促進教師素質提升。通過“激上去”(目標激勵)、“帶上去”(師徒結對)、“用上去”(量才錄用)、“促上去”(檢查評比)、“逼上去”(獎優罰劣)等行之有效的辦法,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使他們迅速頂崗接班挑大樑。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華小明提出了“志道據德、知本達至”的校訓,確立了“課堂、課程、制度、文化”的治校方略和“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學業優秀、個性鮮明”的育人目標。他從培育社團文化,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打造班級文化,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弘揚慈善文化,傳遞愛心正能量;構建和諧文化,推動學校快速發展等方面入手,努力為學生成長構建多樣化的途徑,建設有特色、有特長、有個性的現代學校,實踐著“教育家辦學”的夢想。

三尺講台鑄師魂,播灑汗水育桃李。面對成績和榮譽,華小明十分坦然。他說:“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榮譽也只是人生的新起點,是動力和責任。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充分依靠集體的智慧,發揚團隊精神,腳踏實地,全力以赴,為進一步拓展學生成長渠道,實現‘人文二中、生態二中、美麗二中、和諧二中、幸福二中’的教育夢而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