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成立於2003年,是廣東省最早開展作物航天育種的研究單位。2007年10月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為“植物航天育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建設,下設水稻航天育種研究室、花卉航天育種研究室、蔬菜及經濟作物航天育種研究室、航天誘變機理研究室。

項目成果

“十五”以來,在首席專家、中心主任陳志強教授的領導下,中心承擔了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廣東省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7項,發表科研論文30多篇,在植物航天育種新品種選育、航天植物誘變新種質創新、植物航天誘變機理等領域的研究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科研成就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自1996年以來利用我國返地式衛星、高空氣球和神州飛船等太空飛行器進行了6次植物種子空間搭載試驗,成功育成10個優良品種,13次通過省部級品種審定。其中“華航一號”是我國第一個利用航天誘變育種技術培育的通過國家品種審定的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培雜泰豐”是廣東省第一個達到國家優質稻米標準且通過國家品種審定的兩系雜交稻新品種,又是農業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超級稻示範推廣品種。通過航天誘變技術,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還選育一大批特大穗高產型、特優質型、抗病以及優異新矮源等新種質,分別進入各類育種計畫並被全國眾多育種單位引進套用。“華航一號”、“華航絲苗”、“航恢七號”、“泰豐占”、“月生巴絲苗”、“航恢八號”、“航恢88”已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

未來發展目標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以航天誘變為主要技術手段、結合現代生物技術及鑑定手段,培育出更多符合生產需求的優質、多抗、廣適、高產的新品種,創造更豐富的育種基因資源,促進我國植物育種進步;培養和建立一支一流的育種創新研究團隊,建立我國航天植物育種與生物技術等新技術相結合的高效育種技術體系,提高航天育種效率;加快航天育種產業化進程;使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的航天育種研究成果推廣套用整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