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國防醫學雜誌

華南國防醫學雜誌

《華南國防醫學雜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聯勤部衛生部主管,廣州軍區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承辦。以刊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軍事醫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科研論文為主體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性期刊。目前本刊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是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解放軍醫學圖書館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的收錄期刊。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讀者對象

《華南國防醫學雜誌》主要是以軍內外廣大醫學臨床與醫學科研工作者為對象。

報導內容

以刊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軍事醫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科研論文為主體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性期刊。

收錄情況

目前本刊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是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解放軍醫學圖書館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的收錄期刊。

版權資訊

刊名:華南國防醫學雜誌

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 China

主辦:廣州軍區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

周期:月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漢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9-2595

CN:42-1602/R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華南國防醫學雜誌 曾用刊名:廣後醫學 創刊時間:1982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11)

投稿須知

來稿要求

請寄給編輯部,不要寄給個人,以確保稿件得到及時處理;來稿請附作者單位介紹信,並加蓋公章,作者應對稿件內容的真實性、無涉密性,署名的無爭議性,投向期刊的無重複性負責。來稿系省部級以上基金課題的研究論文,請在首頁腳註註明課題的基金名稱、編號,並請將基金項目審批件複印件隨紙質稿件一併發給編輯部,本刊將開放快速審、刊流程。

撰稿要求

2.1 文稿總體要求

內容(數據)真實可靠,層次清晰,結構嚴謹,邏輯性強。稿件篇幅一般在4000字以內,實證性研究論文(論著)可適當增加篇幅,但一般在6000字以內。

2.2 文題

文題精練,儘量不用副標題,避免使用標點符號或縮略語。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文題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

2.3 作者工作單位與作者署名

工作單位:郵編 省市,單位(著錄到科室);作者署名:署名要準確,作者名之間以“,”隔開;英文摘要中的姓名要用漢語拼音,姓在前(字母全部大寫),複姓連寫;名在後(不縮寫),首字母大寫;,姓與名之間空一格字距。外國作者名在前(首字母大寫),姓在後(全大寫)。

2.4 摘要

研究類文稿需撰寫中英文摘要。摘要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四結構格式書寫,語言要精練,一般在300字以內。

2.5關鍵字與中圖分類號

關鍵字3~8個;中圖分類號按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標引。一篇文章如果涉及多學科,在主分類號之後還可以標註1~3個相關學科的分類號。

2.6 臨床試驗研究撰寫要求

臨床試驗報告須經公共試驗註冊機構註冊。臨床試驗註冊號排印在摘要結束處。以“臨床試驗註冊”為標題,寫出註冊機構名稱和註冊號。臨床試驗研究應說明試驗程式是否經所在單位或地區倫理學相關機構的批准,研究對象或其親屬是否知情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2.7 正文書寫要求

2.7.1 正文結構

正文按引言(前言或目的)、方法、結果和討論(introduction,material,resul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IMRAD)結構的順序書寫。引言:提出問題或簡述研究目的。方法:闡明研究的實施途徑。一般為引用文獻方法,有實質性改進者,對創新的技術或方法要詳述。對實驗動物、藥品、試劑、儀器,應說明來源、批號或規格。結果:歸納研究的主要發現。對原始數據、資料進行處理後的結果,最好以圖、表或照片的形式表達出來。討論:尋求本研究的意義與價值,應緊密圍繞研究結果進行,不宜作過多文獻綜述。作出的結論,應具有與本研究的邏輯相關性,力求客觀。各級小標題按照以下格式:1\1.1\1.1.1…2\2.1\2.1.1…。文內接排的序號用圈碼區分不同層次,如 “①”。

2.7.2圖

凡文字能說明的內容儘量不用圖和表,圖表中的數據在文中不再重複。隨文圖表應先見文字再見圖表。圖表請勿雙欄排版。圖片應有圖序、圖題、標目、標值。圖注排印在圖題下方。研究類文章中的圖給出中文圖題的同時給出英文圖題。

2.7.3表格

表格使用三線表,應包括表序、表題、表身、表注。表格應簡潔、清晰、準確,具有自明性。表內各欄應標明相應的法定計量單位符號。若參數單位完全相同,可標註在表題之後,並置於括弧內。表內不用“同上” 、“同左” 、“〃”等替代詞或符號,一律填入具體數字(包括“0”)或文字。表內不應空格,若使用符號表示“未測”或“未做”,可用“…”或“ND”表示;如要表示“未測到”或數值小於有效數字,可用“—”或“0.0”、“0.00”(據有效數字位數而定)表示。為保持表的自明性,對非公認或自擬的縮略語應予注釋。表內注釋角碼符號採用右上標註。表注置放在表下方。研究類文章中的表在給出中文表題的同時給出英文表題。

2.7.4數字

文中數字的書寫要求:①年月日採用全數字擴展格式表示,例:2006-04-19,分隔設定為“-” ;②時刻採用全數字擴展格式表示,例:14:06:28,分隔設定為“:”; ③日期與時刻組合採用時間標誌符“T”連線,不用“—”,例:2005-05-16T14:06:28;④有特定起點和終點時間段的表示用連線號“/”,例:1881/1936,不用表示數值範圍的符號“~”。參數與偏差範圍的表示:①數值範圍號的使用應統一,一般使用浪紋連線號“~”,如5至10可寫成5~10;但5萬至10萬應寫成5萬~10萬,不能寫成5~10萬。②冪次相同的參數範圍:前一個參數的冪次不能省略,如3×109~5×109,不能寫成3~5×109。③百分數範圍:前一個參數的百分號不能省略,如20%~30%不能寫成20~30%。④單位相同的參數範圍,只須寫出後一個參數的單位,如15~20℃不必寫成15℃~25℃。⑤單位不完全相同的參數範圍:每個參數的單位必須全部寫出。例如:36°~42°18′。⑥偏差範圍:參數與其偏差單位相同時,單位可以只寫1次,並應加圓括弧將數值組合,置共同的單位符號於全部數值之後,如(15.2±0.2)mm。表示帶中心值的百分數偏差時,可以寫成(27±2)%,也可以寫成27%±2%,而不應寫成27±2%。⑦約數值範圍:約數值範圍前後不能加“約”和“左右”,如:5%~10%,不能寫成“約5%~10%”;劑量為10~20mg,不能寫成10~20mg左右。

數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項:①尾數有多個“0”的5位以上整數,一般以萬和億為單位。一般情況下不得以十、百、千、十萬、百萬、千萬、十億、百億、千億等作單位(百、千、兆等詞頭除外),如1 800 000可寫成180萬;142 500可寫成14.25萬,不能寫成14萬2千5百;5 000字不能寫成5千字。②純小數必須寫出小數點前用以定位的“0”。數值有效位數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應全部寫出,如1.500、1.750、2.000不能寫作1.5、1.75、2。③數值的修約按照GB/T 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進行,其簡明口訣為“4舍6入5看右,5後有數進上去,尾數為0向左看,左數奇進偶捨棄”。例如:修約到1位小數,12.149修約為12.1;12.151修約為12.2;12.150修約為12.2,12.250修約為12.2。④附帶長度單位的數值相乘,每個數值後的單位不能省略,如5 cm×8 cm×10 cm,不能寫成5×8×10 cm或5×8×10 cm3。⑤一系列數值的計量單位相同時,可以僅在最末1個數字後寫出單位符號,如60、80、100 mol/L,不必寫作60 mol/L、80 mol/L、100 mol/L。⑥分數與文字在一行中排列時,分號用斜線。

2.7.5藥品、試劑、動物及儀器

藥品及化學試劑須使用藥典名或通用名稱,並註明劑量、單位、純度、批號、生產單位及時間。確需使用商品名時,例如新藥的臨床試驗研究,應在其通用名稱後的括弧內註明商品名及生產廠家;以藥材研究為主題的論文,應註明藥材的拉丁學名、鑑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單位。研究對象為實驗動物時,須註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性別、年(月)齡、體重、飼養條件、健康狀況以及實驗動物合格證號等。主要儀器、設備應註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範圍,無須描述工作原理。

2.7.6計量單位

各種量和單位除在無數值的敘述性文字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號外,均應使用國際符號。非物理量的單位,例如個、次、件、人等可用漢字表示。如:心率75/min, 不用beats/min(b/min)。來源於人名的單位符號,例如Pa、Gy等首字母大寫;“升”套用大寫“L”;其餘單位符號均為小寫,如ml、g、mg等。106以上的詞頭符號,例如M、G和T等須大寫,其餘為小寫。詞頭不能單獨使用,如“μm”不能寫作“μ”,也不能重疊使用,如“nm”不應寫作“mμm”。 在一個組合單位符號中,斜線不應多於1條,如mg/kg/d應寫為mg/(kg·d),不寫為mg·kg-1·d-1。時間作為單位修飾詞僅為數字時,天(日)用“d”,小時用“h”,分鐘用“min”,秒用“s”。非單位時可用天、小時、分鐘、秒,如在描述第×天、第×小時、第×分鐘,或每天、每小時、每分鐘等時,可用漢字。離心加速作用應以重力加速度(g)的倍數形式表達,如6 000×g離心10 min。若以轉速表示時,應儘可能同時給出所用離心機的半徑,如離心半徑8 cm,12 000 r/min,離心10 min。

2.7.8名詞術語

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注釋直接使用。如:DNA、RNA、HBsAg、PCR、CT、WBC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且在文中多次出現者,於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弧內寫出縮略語;外文縮略語還需在圓括弧內寫出外文全稱,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宜使用縮略語,不要使用臨床口頭簡稱,如將“人工流產”簡稱“人流”。

稿件處理

本刊稿件經2位以上同行專家評審,常規3個月內作者可獲取稿件流向信息,若3個月後作者未見信息反饋,提示此稿件仍在評審過程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須與編輯部聯繫,避免一稿多投。對一稿多投者,一經證實,將擇期在雜誌中刊出其作者單位和姓名的通告;並對該作者作為第一作者所撰寫的一切文稿,2年內拒絕在本雜誌上發表。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核准。對於需修改的稿件,作者接到修改通知後應按退修意見修改,並在15日內將修改稿連同審修意見稿一併寄回編輯部。來稿一經接受刊登,該論文的專有使用權即歸期刊編輯部所有。期刊編輯部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碟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已刊登的論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