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是中國規模較大的製藥企業。該公司連續多年躋身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和最佳經濟效益工業企業行列。

基本信息

集團簡介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較大的製藥企業,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公司的前身華北製藥廠是中國“一五”計畫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由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中的抗生素廠、澱粉廠和前民主德國引進的藥用玻璃廠組成,1953年6月開始籌建,總投資7588萬元,1958年6月全部投產。華北製藥廠的建成,開創了中國大規模生產抗生素的歷史,結束了我國青黴素、鏈黴素依賴進口的歷史,缺醫少藥的局面得到顯著改善。

集團詳情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規模較大的製藥企業,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建成四十多年來,華藥穩健經營,逐步壯大,經營範圍得到拓寬,銷售額持續增長,業績保持優良,主要經濟指標始終處於國內同行業前列,與投產時相比,經營範圍由單純的製藥拓展到了生物、化工、農藥、商貿等領域,主要產品由5個增加到目前的各種類別的430多個品種,由一家產權結構單一的工廠,發展為有三十多家子公司、多元投資主體的企業集團。到2001年底,華藥總資產155億元,生產占地130萬平方米,職工18500人,累計實現利稅91億元,上交國家利稅69.5億元,累計出口創匯6.3億美元。2002年上半年華藥完成工業總產值44.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1.8億元,實現利潤1.9億元,實現利稅3.2億元。

行業地位

華藥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化學製藥企業,連續多年躋身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和最佳經濟效益工業企業行列。1986年,在醫藥行業首獲"國家質量管理獎"。1991年,新藥研究開發中心組建,是醫藥行業首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991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55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1997年,列入國家經貿委首批6家技術創新試點企業,是目前僅有的一家醫藥企業。

人才建設

高素質的員工是華藥最寶貴的資源。華藥有一支2000餘人的工程技術人員隊伍,其中有中高級技術職稱的占到一半以上,研發人員占到三分之一左右,3人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被評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7人被評為省管優秀專家。華藥通過系統地培訓、考核評價和有效的激勵,充分發揮每一名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發展戰略

根據對華藥集團公司發展環境的分析和預測,結合自身資源條件,為了能在本世紀初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保持優勢,爭取更大的發展,華藥集團的總體戰略目標是:到2010年,在實力上保持國內第一,躋身世界醫藥三十強。

主要產品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菲蕃複合番茄營養素
華藥集團公司生產抗生素與半合成抗生素、生物技術藥物、農獸藥、澱粉糖維生素、製劑共5個系列的430多個品種。華北牌產品在醫藥市場上具有廣泛的認知度和良好的美譽度。
主要產品有:
1、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原料類:青黴素G、青黴素V、普魯卡因青黴素、苄星青黴素、氨苄西林鈉、阿莫西林頭孢氨苄、頭孢拉定、頭孢噻肟鈉、硫酸鏈黴素、雙氫鏈黴素、林可黴素、慶大黴素、6-APA、7-ADCA、去甲基金黴素、鹽酸四環素、土黴素、克林黴素磷酸酯、環孢菌素A
2、澱粉糖維生素類:澱粉、葡萄糖、維生素C、維生素B12
3、農獸藥類:阿維菌素、依維菌素、生物除草劑、農用鏈黴素、獸用抗生素製劑
4、生物技術製品類:吉姆欣(GM-CSF)、吉賽欣(G-CSF)、B肝疫苗、濟脈欣(EPO)
5、主要製劑品種類:
注射劑:青黴素鈉、氨苄西林鈉、頭孢唑啉鈉、頭孢拉定、頭孢噻肟鈉、頭孢哌酮鈉、安滅菌(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硫酸鏈黴素、萬迅(去甲基萬古黴素)、氨苄西林鈉/舒巴坦鈉、哌拉西林鈉、克林美(克林黴素磷酸酯)
口服製劑:阿莫西林膠囊、翁瀝通膠囊瑞恩克(頭孢拉定膠囊)、田可(環孢素膠囊及口服液)、利乃沁(神黃鈉鋁膠囊)、安滅菌片、羅華寧(洛伐他丁片)、青黴素V鉀片

華藥集團公司大約可年產銷抗生素原料藥6400噸,維生素10000噸,抗生素中間體6600噸,粉針製劑20億支,水針製劑8700萬支,片劑6億片,膠囊劑11.7億粒。其中青黴素、鏈黴素、6-APA、阿莫西林、頭孢拉定、維生素B12等品種的產銷量居國內領先。在生物技術藥物方面,具有年產數百萬支基因工程藥物的能力。

發展歷程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宏利番茄紅素膠囊

華藥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58年至1978年,華北製藥廠依靠挖掘內涵發展,通過開拓創新,消化引進技術,抓住菌種選育和發酵、提煉工藝條件的改革和最佳化,使抗生素生產水平步入當時國際先進行列。產品由建廠時的5種累計增加到75種,抗生素年總產量增長近20倍,初步奠定了規模和成本的優勢。依靠自己力量,華北製藥廠在1958、1959年建起土黴素、丙丁溶劑車間,建成從鏈黴素廢液中提取維生素B12的工段。1969年在土黴素廠房建成四環素工段。1970年5月,玻璃廠大瓶車間試產顯象管成功,1975年2月成立華北製藥廠顯象管分廠,1981年劃歸省電子局,成為石家莊市顯象管廠(即後來的石家莊寶石電子集團公司)。1973年動工興建抗癌藥綜合車間,建成後於1979年改產林可黴素。1970年,華北製藥廠中心實驗室改組為抗生素研究所。抗生素研究所歷年來開發投產的新抗有:桿菌肽、去甲基萬古黴素、新生黴素、曲古黴素、春雷黴素、爭光黴素、赤黴素、更生黴素、正定黴素、林可黴素、廬山黴素、平陽黴素、鹽酸克林黴素和頭孢菌素C等。

第二個階段

華藥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1979年至1990年,本階段的重點是企業轉軌變型,實行經營承包,推行現代化管理,開展橫向聯合和技術轉讓,逐步加強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引進。產品品種累計增加到98種,抗生素總產量較1978年增加54%。1981年,華北製藥廠成立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1983年改為企業管理處),引進和推廣全面質量管理,企業素質得到不斷提高。1986年獲國家質量管理獎,1987年升為國家二級企業,1989年晉升為國家一級企業。"華北牌"26個主要產品中2個獲化工部部優,8個獲國家醫藥管理局局優,23個獲省優質產品稱號(含並獲局優產品7個)。五個主要產品先後獲國家質量獎金銀牌各三枚。自1981年開始,華藥逐步開展跨地區、跨行業的橫向經濟聯合,至1990年底,有緊密型聯營企業25家。對25家緊密型聯營企業的累計投資達5360萬元。1982年12月,華北製藥廠建成第二條青黴素生產線,青黴素生產能力翻番。

第三個階段

自1991年起,華藥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在此期間,華藥積極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加大技改、基建力度,通過外引內聯壯大企業規模,生產經營和各項事業均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到1997年,華藥的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和實現利稅分別比1991年增長326%、422%、161%,產品累計增加到300多種。1991年3月10日,華北製藥集團成立,隨後被國務院列為首批55家試點集團之一,取得外貿進出口權、外事審批權,並先後組建了財務公司及新藥研究開發中心。1992年10月,華北製藥廠對生產經營部分進行股份制改造,經定向募集後組建了華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華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募股,1994年華藥股份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河北省首批上市公司之一。1995年、1997年華藥股份公司先後兩次增資配股。華藥股份公司通過定向募集、社會募集及兩次增資配股,共募集社會資金7億元。這些資金全部用於華藥"八五"、"九五"期間的技改、基建和新產品開發項目,使這些項目保持了高速度、高質量、高水平。1992年起,華藥開始利用外資工作。在六年的時間內,創建了十六家中外合資、合作公司,完成一項補償貿易項目,累計利用外資7000萬美元。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華藥實施資產重組,先後收購、兼併了12家企業,租賃經營兩家企業,擴大了規模,壯大了實力。1996年1月,華北製藥廠改組為國有獨資公司----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工藝設備

華北製藥集團公司是中國較大的抗生素生產基地,也是世界上具有較大發酵噸位的工廠之一。製劑品種繁多,劑型齊全,年產粉針能力居中國首位。具有最先進的工藝和設備。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先進的抗生素提取工藝及設備,保證了產品的純度和質量。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採用世界上最先進得粉針分裝設備生產出優質粉針。

企業榮譽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榮譽
1984年被評為全國經濟效益成果顯著單位
1985年獲國家企業管理優秀獎
1986年獲國家質量管理獎
1988年被評為全國經濟效益企業
1990年被評為國家一級企業
1991年獲"五一"勞動獎狀
1991年獲"七五"國家級企業技術進步獎
1991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57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
1986年-1994年被評為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1992年-1993年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
1991年-1994年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企業
1993年-1994年被評為500家高效益工業企業
1995年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醫藥行業優秀企業
1995年被評為全國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優秀企業
1996年被確定為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重點扶持的300家國有企業之一
1997年被國家經貿委確定為首批技術創新試點企業之一

公益事業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阿莫西林膠囊

支援汶川

汶川地震發生之後,藥品十分緊缺,尤其是抗感染類藥品。但由於交通中斷,大量的捐贈藥品不能及時送達最緊急的救災現場。華北製藥集團公司充分利用自己健全快捷的藥品配送網路,爭分奪秒,統籌調配,將藥品送往災區。

作為首批國家定點產品生產企業,華藥的藥品配送網路覆蓋全國,一二級分銷商遍及各個縣市,具備暢通的配送渠道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災情發生後,華藥和當地紅十字會緊密合作,對四川災區及周邊省市的公司產品進行緊急調配。阿壩州等地由紅十字會統一調配,而在交通中斷的北川德陽都江堰等地,在一級分銷商科倫醫貿公司的配合下,將其在當地分公司的現有庫存藥品直接捐贈給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大大節省了時間,現在救災第一線上,華藥的藥品正在拯救著生命。同時短缺的品種從公司總部或從貴陽重慶等地緊急調配。截止到15號已有100萬元藥品到位。

此次捐贈的價值300萬元包括抗感染藥、鎮痛藥等藥品,是根據災區需求,連夜在華藥450多個品種中遴選出來的。華藥四川辦事處工作人員克服通訊、交通等各種困難積極和抗災總指揮部及災區衛生機構聯繫,共同協商藥品的品種、運送方式和到達地點。為保證及時配送,工作人員從災情發生當日起,時刻堅守在藥品配送的一線,隨時根據需求調貨,讓最需要的藥品在最短的時間進入災區。

華藥集團公司領導表示:五十年來華藥一直為廣大人民民眾提供安全有效、質優價廉的藥品,在國家和人民遭受災難的時刻,急災區人民之所急,貢獻自己一份力量是應盡的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