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以天然維生素C片

華以天然維生素C片

華以維生素C有分解皮膚中黑色素,預防色素沉著,防治黃褐斑、雀斑發生,使皮膚保持潔白細嫩的功效,對調節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機體代謝,保護皮膚細胞和皮膚彈性都有益處,並有促進傷口癒合、強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因此,補充維生素C,既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還是人體最佳的皮膚滋潤佳品。

華以維生素C有分解皮膚中黑色素,預防色素沉著,防治黃褐斑、雀斑發生,使皮膚保持潔白細嫩的功效,對調節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機體代謝,保護皮膚細胞和皮膚彈性都有益處,並有促進傷口癒合、強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因此,補充維生素C,既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還是人體最佳的皮膚滋潤佳品。


產品原料及其功效
華以維生素C片採用源於譽有VC水果之王的稀有針葉櫻桃,精選維C含量最高的青果期針葉櫻桃。原料產自巴西東北少數地區,真正天然維生素C,維生素C有分解皮膚中黑色素,預防色素沉著,防治黃褐斑、雀斑發生,使皮膚保持潔白細嫩的功能;對調節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機體代謝,保護皮膚細胞和皮膚彈性都有益處,並有促進傷口癒合、強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因此,補充維生素C,既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還是人體最佳的皮膚滋潤佳品。
產品功效
1.維他命C與蛋白質、鈣,共同形成膠原蛋白質,為人體組織細胞、肌肉、血管、牙齒、骨骼以及生長、修補、緊密結合的重要物質。
2.治療受傷、燒傷、燙傷、牙床出血,加速術後傷口癒合,增加免疫力。
3.預防感冒及過濾性病毒和細菌的感染,預防癌症,預防白內障。
4.抗過敏,抗壞血病,降低有害的膽固醇及高血壓,預防動脈硬化。
5.促進鈣和鐵的吸收,減少靜脈中血栓的形成,抑制炎症。
6.天然的輕瀉劑,天然的退燒劑,天然的抗氧化劑,有美白效果。
適用人群
1.每天攝取不足三碟蔬菜及兩份水果的人。節食或是長期服用藥物者。
2.疲勞、貧血、牙齦發炎、容易緊張、容易感冒、容易皮下出血、傷口不易復原的人。
3.吸菸,喝酒或居住在空氣污染地區的人。(均會大量損耗體內的維生素C)。
4.想增加抗氧化劑,防止老化者。希望皮膚白皙,少生色斑。5.老年人、懷孕或哺乳的婦女。
禁與以下食物同服:海鮮、蝦類等
產品優勢
1.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每粒含相當於18個檸檬的維他命C的份量,極大的增強人們的抵抗力,及時補充身體的需要,和身體裡的其他的營養成分有效結合,促進吸收,維持肌膚的彈性。
2.採用先進的微囊技術,防止被氧化,同時也保持了營養成分的活性。
3.獨特的均勻釋放營養素技術,24小時呵護身體健康。
4.品質純良、食用安全。不含色素和防腐劑等人工合成添加物,長期食用沒有任何副作用。
5.含量嚴格按照《中國在、居民膳食營養參考攝入量》RNIS標準,符合人體需求。
輔助閱讀
維生素C簡介

維生素C(VitaminC,AscorbicAcid)又叫L-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食物中的維生素C被人體小腸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體內所有的水溶性結構中,正常成人體內的維生素C代謝活性池中約有1500mg維生素C,最高儲存峰值為3000mg維生素C。正常情況下,維生素C絕大部分在體內經代謝分解成草酸或與硫酸結合生成抗壞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體外。
發展史
壞血病,是幾百年前就知道的疾病,但是由於以前人類對它發生的原因不了解,當時被稱作不治之症,且死亡率很高。一直到1911年,人類才確定它是因為缺乏維生素C而產生的。在18世紀,壞血病在遠洋航行的水手中非常普遍(他們遠離陸地,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流行在長期困戰的陸軍士兵中、長期缺乏食物的社區、被圍困的城市、監獄犯人和勞工營中。例如140年前加州的淘金工人和90年前阿拉斯加的淘金工人都有大批的壞血病病例。
壞血病開始的時候症狀是四肢無力,精神消退,煩躁不安,做任何工作都易疲憊,皮膚紅腫。病人覺得肌肉疼痛,精神抑鬱。然後他的臉部腫脹,牙齦出血,牙齒脫落,口臭。皮膚下大片出血(看來像是嚴重的打傷)。最後是嚴重疲憊﹑腹瀉呼吸困難,骨折,肝腎衰竭而致死亡。早年航海人員因壞血病死亡的災難不可枚舉,因為他們在航行時的食物是麵餅、魚和鹹肉,含有很少的維生素C。
1497年7月9日到1498年5月30日,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VascodaGama)發現繞過非洲到達印度的航線,他的160個船員中,有100多人死於壞血病。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遠洋船隊從南美洲東岸向太平洋進發。三個月後,有的船員牙床破裂了,有的船員流鼻血,有的船員渾身無力,待船到達目的地時,原來的200多人,活下來的只有35人,人們對此找不出原因。
1536年法國探險家JacquesCartier在發現聖勞倫斯河之後,溯流而上抵達魁北克過冬。探險隊中24人死於壞血病,其它多人也都病重。有一位印第安人教他們飲用一種arborvitae(Thujaoccidentalis)樹葉泡的茶,就治好了這些人。後來發現這種樹的葉子裡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維生素C。
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荷南·科爾蒂斯將軍,在1536年占領下加州BajaCalifornia後,因為水手多數患壞血病而回師,以致沒有繼續侵占加州本部。
1577年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漂流在馬尾藻海海面上,發現時所有的船員都死於壞血病。
相對於在15世紀中國明朝的鄭和多次率領下西洋的事跡記載,並無發現有大量船員因長期航行而染上壞血病而死,這與當時鄭和船隊帶備蔬菜和水果有關,亦可見蔬菜和水果內的物質(後來發現是維生素C)對防治壞血病有很大的幫助。
1734年,在開往格陵蘭的海船上,有一個船員得了嚴重的壞血病,當時這種病無法醫治,其它船員只好把他拋棄在一個荒島上。待他甦醒過來,用野草充飢,幾天后他的壞血病竟不治而愈了。諸如此類的壞血病,曾奪去了幾十萬水手的生命。
1740年冬,英國海軍上將GeorgeAnson率領961水手乘6艘船遠征。1741年6月抵達JuanFernandez島時只剩下335人,半數以上的船員死於壞血病。當時海軍上將JohnHawkins發現長期航海時海員發生壞血病的機會和只吃乾糧的時間成正比例。如果他們能夠吃到新鮮食物,包柑橘類水果,就會迅速復原。因為新鮮的蔬菜水果是在船上最難保存的食物,所以英國海軍致力研究發展其代用品。
1747年英國海軍醫官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這個現在很著名的實驗,12個嚴重的壞血病海員,大家都吃完全相同的食物,唯一不同的藥物是當時傳說可以治療壞血病的藥方。兩個病人每天吃兩個橘子和一個檸檬,另兩人喝蘋果汁,其它人是喝稀硫酸,酸醋,海水,或是一些其它當時人認為可治壞血病的藥物。6天之後,只有吃新鮮柑橘水果的兩人好轉,其它人病情依然。Lind繼續研究,1753年出版了《壞血病大全》(Atreatiseonscurvy)一書。
英國的著名探險家庫克船長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控制了可怕的壞血病。他在1768年到1780年間三次遠航太平洋,他的船員有些生病,但是沒有一人喪生於壞血病。而他同時許多其它探險船隊中,壞血病依然猖獗。庫克防治壞血病的貢獻,使得倫敦皇家學會選他為會員,並授予他Coply獎章。每次航行靠岸時,庫克都命令船員上岸購買水果蔬菜及綠色植物來補充營養。有一次他在旗艦Endeavour上帶了7860磅的德國酸白菜Saukerkraut,船上70人一年航程中每人每周有兩磅的供給。酸白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維生素C。
雖然在Hawkins上將之後有經驗的航海家都知道用檸檬汁代替柑橘類水果,可以防治壞血病,但是檸檬汁價格貴,貯藏不易,船長和船公司都覺得寧信其無,可以不用就不用。對檸檬汁的效果,公眾也是存疑,在醫學界也是爭議不斷。
1795年Lind去世,Lind人微言輕,他的實驗結果也湮沒無聞。但是另一位英國醫生GilbertBlane相信Lind的結果,1795年Blane因為是英王御醫而被任命為英國海軍醫療委員會委員,由於他的努力,英國海軍部才通令每個海軍官兵每天都必須飲用3/4盎斯檸檬汁。1796年英國海軍中壞血病病例大幅降低。英國海軍戰力倍增,在1797年擊敗西班牙艦隊,締造了大英日不落帝國。
雖然英國海軍部採用了檸檬汁,商業部卻自行其是,因而壞血病在英國商船上仍然猖獗不止。70年之後,英國商業部在1865年才規定商船上的海員也必須每天服用檸檬汁。但那時還不知檸檬中的什麼物質對壞血病有抵抗作用。
1907年AxelHolst和TheodorFrolich發表使用天竺鼠做壞血病實驗的論文。他們觀察到老鼠和其它的動物都不會生壞血病,只有天竺鼠和人類相似,在禁絕新鮮蔬果後會產生壞血病。這是為什麼現代的醫藥研究一定要用天竺鼠做實驗,所得的結果才能推引到人類的疾病上。我們現在知道天竺鼠和靈長類(包括人類)都不能自己製造維他命C,其它的動物都能在肝臟或腎臟中製造維他命C。人類大多數的疾病,都很少見於其它動物。動物受傷和疾病之後都可以很快地自行復原,只有人類因為不能自行生產維他命C而需要醫生的專業服務。
1912年,波蘭裔美國科學家卡西米爾·馮克,綜合了以往的試驗結果,發表了維生素的理論。他認定自然食物中有四種物質可以防治夜盲症,腳氣病,壞血病,和佝僂病。這些物質被豐克稱為“維持生命的胺素(Vitamine)”,因為拉丁文中的vita意思是生命。馮克以為這些物質都含有氮或胺基,所以加上胺素Amine的結尾。後來發現有些物質並不含氮,所以改稱為Vitamin,中文稱為維生素或維他命,四種物質分別被稱為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D。中文分別稱為維生素甲,維生素乙,維生素丙,和維生素丁。後來發現的就依英文字母順序一直排到維生素K。維生素B裡面又發現有許多不同成份,就有了維生素B1、B2、B3、B6及B12等名稱。
1920-1930年代,有機化學家群起研究維他命,試探在食物中分析維他命並確定它們的化學成份。
1928年匈牙利生化學家AlbertSzent-Gyorgyi在英國化學家FrederickGowlandHopkins的實驗室中成功地從牛的副腎腺中分離出1克純粹的維他命C。他也因為維生素C和人體內氧化反應的研究獲得1932年的諾貝爾醫學獎。1928年他發表論文,確定維生素C的化學分子式是C6H8O6,所以稱之為Hexuronicacid。1929年他到美國Rochester,Minnesota的Mayo醫院做研究,附近的屠宰場免費供給他大量的牛副腎,他從中分離出25克的維他命C。他將一半提煉出純粹的維他命C送給英國的醣類化學家WalterH.Haworth進行分析工作。可是那時技術尚不成熟,Haworth沒有能確定維他命C的結構。
1930年Szent-Gyorgyi回到匈牙利,發現匈牙利的辣椒中含有大量的維他命C。他成功地從中分離出1公斤純粹的Hexuronicacid,並再送一批給Haworth繼續分析。1932年美國匹茲堡的化學家CharlesKing從Szent-Gyorgyi的學生JoeSvirbely知道他鑑定Hexuronicacid就是維他命C,就搶先在Nature雜誌上發表這個結果。但是1937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還是頒給Szent-Gyorgyi,因為他對維他命C和人體內氧化反應的研究。Haworth決定了維他命C的正確化學構造。並且用不同的方法製造出維他命C,而獲得了193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Szent-Gyorgyi和Haworth最後決定將維他命C命名為抗壞血酸ascorbicacid。
1933年瑞士化學家TadeusReichstein發明了維生素C的工業生產法。此法是先將葡萄糖還原成為山梨醇,經過細菌發酵成為山梨糖,山梨糖加丙酮製成二丙酮山梨糖(Di-acetonesorbose),然後再用氯及氫氧化鈉氧化成為二丙酮古洛酸DAKS(Di-acetone-ketogulonicacid)。DAKS溶解在混合的有機溶液中,經過酸的催化劑重組成為維生素C。這個方法的專利權在1934年被羅氏公司購得,成為50餘年來工業生產維生素C的主要方法。羅氏公司也因此獨占了維生素C的市場。
1948年美國東部流行SARS(舊稱非典型性肺炎),1949年全世界流行小兒麻痹症,各國各地醫師束手無策,只能隔離病人,防止傳染。美國南卡洛林納州的FredR.Klenner醫師用靜脈注射維生素C治癒了許多這兩種病人。Klenner發現靜脈注射維生素C可以治療所有病毒感染的疾病,如肝炎,腦炎,流行性感冒以及許多其它急性和慢性的病症。他的經驗和許多其它使用維生素治病的報告都被醫藥界忽略。醫藥界追求的是高利潤的專利藥物及疫苗,沒有專利權的維生素都受到排斥和壓制。
1959年美國生化學家J.J.Burns發現人類和靈長類動物會得壞血病,是因為他們的肝臟中缺乏一種酶L-gulonolactoneoxidase,它是將葡萄糖轉化為維生素C的四種必要酶之一。因此人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C,才能推持健康。其它的哺乳動物都在肝臟中自行製造維生素C,兩棲動物及魚類則在腎臟中製造維生素C。許多人類特有的疾病,如傷風,感冒,流行性感冒,肝炎,心臟病及癌症,在動物中都少見,這些疾病都是因為人體不能自行製造維生素而產生的。
1980年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尹光琳發明“維生素C二步發酵新工藝”,大幅改進了Reichstein的一步發酵法,減低維生素C的生產成本。此法先將葡萄糖還原成為山梨醇,經過第一次細菌發酵成為山梨糖,再經過第二次細菌發酵轉化為KGA(2-keto-gulonicacid),最後異化成為維生素C。這項專利的國際使用權於1985年出售給瑞士羅氏公司,是當時中國對外技術轉讓中最大的項目。羅氏得到了專利但是並不使用,仍然沿用舊有的Reichstein的一步發酵法。它的目的是要防止其它外國公司使用新法與其競爭。這項專利在中國的國內使用權並沒有賣斷給羅氏公司,到了1990初期中國國內成立了26家藥廠用二步發酵法生產維生素C。
1981年凱斯卡特RobertCathcart醫師發現用腹瀉測定人體的維生素C飽和量的方法。口服過量維生素C會產生腹瀉。腹瀉顯示人體所有器官的維生素C到達飽和。正常的人維生素C飽和量是每天4-15克。有病的人維生素C飽和量大幅增加,病情越嚴重,維生素C飽和量越高,甚至可以高到每天200克。每天口服略低於飽和量的維生素C,是治療各種感染疾病的驗方。凱斯卡特醫師用飽和量維生素C的方法,成功治癒7000綜感冒、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急性單核血球病(昏睡症AcuteMononucleosis)、急性肝炎、乾草熱、氣喘病、外傷trauma、手術創傷、燒傷、背痛、關節炎、猩紅熱、泡疹、帶狀泡疹等症。這個方法解決了60年來使用維生素C治病的爭議,就是維生素C治病的劑量問題。以前許多實驗顯示維生素C無效,是因為劑量沒有達到維生素C飽和量的原故。
1990年代大眾也體認到西方醫藥的限制和缺陷,而尋求另類醫藥(AlternativeMedicine)。中醫、中藥、傳統草藥、針灸、喻咖等漸漸流行,各種維生素銷量也都大幅增加。國際幾家大維生素生產商為了長期壟斷維生素市場,獲得高額利潤,曾違反市場競爭規則,達成秘密的價格聯盟,劃分市場範圍,以期控制市場價格。維生素C的三大藥廠瑞士的羅氏公司,德國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製藥形成維生素C壟斷集團,維生素C價格從1973年的4美元每千克提高到1994年的18美元每千克。
在維生素C的國際高價的引誘之下,中國的許多藥廠紛紛採用二步發酵法試圖打入國際市場。1996年國際維生素C壟斷集團就為打擊中國藥廠開始降價競爭,每個月降價10%。到1997年時維生素C價格跌到4美元每千克,迫使中國的26家維生素C藥廠關閉了22家,只剩下四巨頭東北製藥、石藥維生藥業、華藥維爾康藥業和江蘇江山藥業苦撐。到2002年,價格跌到谷底2.3美元。有趣的事是國際維生素C壟斷集團自食惡果,不堪虧損而全部倒閉或解體,武田製藥的維生素C廠賣給巴斯夫並且停產,羅氏公司的維生素C廠賣給荷蘭的DSM。
1992年MathiasRath醫師和鮑林發表《根絕心臟病宣言》(CalltoAbolishHeartDiseases),宣稱維生素C可以治療心臟和血管的各種病症。他們並且推廣治療心臟病的鮑林藥方(PaulingRecipe),其中的成分是維生素C與兩種胺基酸賴氨酸和脯氨酸。他們認為這三種化合物同服可以防止及清除冠狀動脈的阻塞。
1994年十月,美國柯林頓總統簽署《膳食補充劑健康教育法》(DietarySupplementHealthandEducationAct,DSHEA)明定民眾有權利販賣和選用各種營養添加劑,政府不得禁止或干涉。此法案的起因是美國的醫藥集團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遊說國會,促請通過法令將維生素等營養劑劃歸為需要醫師處方的藥品。一旦維生素成為處方藥,民眾不準隨意購買,藥廠就可以提高價格,增加利潤。但是訊息傳出後舉國譁然,國會為民意所驅,反而無異議通過DSHEA法案,保障民眾服用營養劑的權利。
醫藥集團在美國的挫敗促使他們改弦更張,試圖在聯合國的營養管理委員會codexAlimentarius架構下控制維生素藥物的銷售管道。營養管理委員會是德國藥廠控制下的組織,從1996年就設法通過將維生素等營養劑劃歸為需要醫師處方藥品的議案。此議案如果通過,世界各國(包括美國)都必須遵守,否則會遭受世界貿易組織的制裁。Rath醫師每年趁CodexAlimentarius在德國開會期間,都號召民眾在會場前遊行示威,反對此議案。致使此案迄今仍未能通過。
1999年5月,美國法務部的反托拉斯小組控訴獲勝,令當時世界最有實力的維生素廠商自食苦果,為他們的價格操縱行為支付了9.9億美元的罰金。由於世界上最大的9家維生素生產企業操縱維生素C的銷售價格,涉案金額高達50億美元,不但增加了可口可樂、寶潔等大用戶的生產成本,而且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美國法務部指控瑞士羅氏公司是價格卡特爾的始作俑者,對其罰款5億美元,德國BASF被罰2.25億美元,其它被罰款者分別是比利時、德國、法國和日本的維生素生產企業。羅氏公司最高級主管承認罪行並進入美國監獄服刑。2001年11月,歐盟也對上述維生素製造商處以高達8.55億歐元的罰款,其中羅氏公司為4.62億歐元,BASF為2.96億歐元。
2000年全球維生素C的產量為8萬噸,2001年猛增到10萬噸,而這兩年國際市場的需求量也就在8.5萬噸左右徘徊,突出的供需矛盾是2001年國際維生素C原料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根本原因,期間維生素C原料每公斤的市場價最低曾降到每公斤2.3美元。2002年初,隨著國際兩大巨頭羅氏公司以及德國巴斯夫的戰略調整,羅氏公司將維生素C業務出售給荷蘭的DSM,巴斯夫收購日本武田的維生素C生產線並停止生產。國外企業的產量減少,中國出口的維生素C占了世界市場的80%。
2001年中國政府維他命C為協調低價無序競爭局面,在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牽頭下,包括四巨頭在內的國內維他命C企業召開了一次行業會議,討論發展問題,以及協商各自的出口量,並且後來形成了每年的例會。2002年5月1日開始,維他命C被列為海關審價、商會預核簽章的管制出口商品。
2002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危機時,賴斯Rath醫師在香港和新加坡刊登巨幅廣告,忠告華人大眾非典不是絕症,是可以用維生素C治療的。非典的陰霾引起亞洲的維生素C搶購風潮,維生素C價格飆到16美元每千克。在非典流行時期,上海羅氏公司生產的“力度伸維c泡騰片”被搶購一空,除國內生產線連續運轉生產外,還從阿根廷緊急調運10萬盒100萬支“力度伸”,法國、澳大利亞以及阿根廷的“力度伸”生產基地也全部三班輪轉、夜以繼日生產,供給中國市場。但是危機一過,維生素C價格又跌回到4美元每千克。
2004年石藥集團維生藥業一條15000噸的維他命C生產在獻縣,總產量達到每年3萬噸。其它的維他命C藥廠都在等待另一波的削價競爭。
2005年6月,美國兩家企業以“商會組織協調價格涉嫌價格合謀”為理由對中國維他命C四巨頭提起反壟斷訴訟。2006年2月,美國兩家企業再一次在不同法院提起訴訟。隨著訴訟的展開,國際維他命C價格也開始下滑。由於中國維他命C占據了美國市場85%的市場份額,所以訴訟的成敗對於國內維他命C企業來說關係重大,也導致了國內外維他命C大廠輪番停產。2005年9月荷蘭帝斯曼集團(DSM)宣布正式關閉其在美國新澤西的Belvidere維他命C原料藥廠,該廠的維他命C原料年生產能力為15000噸。2005年12月德國巴斯夫公司宣布設在丹麥Grenna的維他命C生產車間將停產,此生產車間的年產能為4000噸。
2006年停產風潮波及國內維他命C四巨頭,1月間年產量2萬多噸的華藥維爾康藥業停產30天。4月初年產量2萬噸的江山製藥也進入停產階段,4月中年產量為3萬噸的石藥維生藥業亦開始進入停產階段。而年產量約2.3萬噸的東北製藥則表示目前還沒有停產計畫,但正在考慮。這四家企業目前總產量接近10萬噸,占據了國內市場90%以上的份額,出口量占87%,在國際市場上占據著一半以上份額。
Vc在中國
中國人在人類與病毒的抗爭上充當著關鍵性的角色。中國人口眾多而且居住密集,是病毒最容易傳染的地區,也是受病毒殘害最深的地區。例如,許多流行性感冒的病毒都發源於中國,SARS病毒也是首先在中國出現的,並且死於SARS的90%是中國人。維生素C在抗病毒和預防病毒性傳染病方面具有很高的套用價值。目前中國逐漸躍居成為維生素C生產的領導地位,但是,中國人服用維生素C的平均劑量,遠遜於歐美和日本。如果我們普遍認識到維生素C預防和治療病毒傳染病症的原理並且按量服用,就可以預防很多病毒的傳播。維生素C的真正效用,會顯示在治療禽流感,SARS和AIDS等更嚴重的病毒傳染病上。
功效
Vc
Vc

1.幫助膠原蛋白的合成
2.治療壞血病:血管壁的強度和VC有很大關係。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細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個細胞的厚度,其強度、彈性是由負責連線細胞具有膠泥作用的膠原蛋白所決定。當體內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鄰近組織。這種情況在皮膚表面發生,則產生淤血、紫癍;在體內發生則引起疼痛和關節漲痛。嚴重情況在胃、腸道、鼻、腎臟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現象,乃至死亡。
3.預防牙齦萎縮、出血:健康的牙床緊緊包住每一顆牙齒。牙齦是軟組織,當缺乏蛋白質、鈣、VC時易產生牙齦萎縮、出血。維生素C略帶酸性,作為微量營養素被攝入體內,經體內溶解、消化,其酸鹼性對人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過份在意它的酸鹼性。維生素C有助鞏固細胞組織,有助於膠原蛋白的合成,能強健骨骼及牙齒,還可預防牙齦出血,長期服用對牙齒、牙齦無害而且有益。
4.預防動脈硬化:可促進膽固醇的排泄,防止膽固醇在動脈內壁沉積,甚至可以使沉積的粥樣斑塊溶解。
5.抗氧化劑:可以保護其它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
6.治療貧血:使難以吸收利用的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促進腸道對鐵的吸收,提高肝臟對鐵的利用率,有助於治療缺鐵性貧血。
7.防癌:豐富的膠原蛋白有助於防止癌細胞的擴散;V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禦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防止細胞的變異;阻斷亞硝酸鹽和仲胺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曾有人對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發現病人體內的VC含量幾乎為零。
8.保護細胞、解毒,保護肝臟:在人的生命活動中,保證細胞的完整性和代謝的正常進行至關重要。為此,谷胱甘肽和酶起著重要作用。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組成的短肽,在體內有氧化還原作用。它有兩種存在形式,即氧化型和還原型,還原型對保證細胞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VC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其本身被氧化,而使氧化型谷胱甘肽還原為還原型谷胱甘肽,從而發揮抗氧化作用。
酶是生化反應的催化劑,有些酶需要有自由的巰基(-SH)才能保持活性。VC能夠使雙硫鍵(-S-S)還原為-SH,從而提高相關酶的活性,發揮抗氧化的作用。
從以上可知,只要VC充足,則VC、谷胱甘肽、-SH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類過氧化及某些化學物質的毒害作用,保護肝臟的解毒能力和細胞的正常代謝。
9.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白細胞含有豐富的VC,當機體感染時白細胞內的VC急劇減少。VC可增強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和變形能力,提高殺菌能力。促進淋巴母細胞的生成,提高機體對外來和惡變細胞的識別和殺滅。參與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CI補體酯酶活性,增加補體CI的產生。促進干擾素的產生,干擾病毒mRNA的轉錄,抑制病毒的增生。
10.提高機體的應急能力:人體受到異常的刺激,如劇痛、寒冷、缺氧、精神強刺激,會引發抵禦異常刺激的緊張狀態。該狀態伴有一系列身體,包括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髓質和皮質激素分泌增多。腎上腺髓質所分泌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轉化而來,在此過程需要VC的參與。
產品詳情[品名]天然維生素c
[保健功能]補充維生素C
[產品規格]1.2g×60片/瓶
[用法用量]7歲以上少年兒童:每日1次,每次1片;成人:每日2次,每次1片;含食
[貯藏方法]密封置陰涼乾燥處
[批准文號]國食健字G20090200
[衛生許可證]魯衛食證字(2008)第370000-000328號
[執行標準]Q/RBH0001S-2009
[總經銷]洛陽華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洛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洛宜路華以科技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