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2002年2月由原園藝系和林學系合併而成。學院擁有林學、園藝學和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其中林學和園藝兩個一級學科可分別追溯到1904年湖北省高等農業學堂林科和1940年湖北省立農學院園藝系。現有教職工151人。設有果樹學、蔬菜學、林學與茶學、園林、風景園林等五個系。

歷史變革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2002年2月由原園藝系和林學系合併而成。學院擁有林學、園藝學和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其中林學和園藝兩個一級學科可分別追溯到1904年湖北省高等農業學堂林科和1940年湖北省立農學院園藝系。現有教職工151人。設有果樹學、蔬菜學、林學與茶學、園林、風景園林等五個系。

學科建設長足發展。學科建設是學院工作的主線、事業發展的基礎,在學院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龍頭地位。長期以來,我院緊密結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不斷強化學科建設龍頭作用,進一步匯聚學科隊伍、最佳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方向,使學科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1989年果樹學科被評審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學科之後,於1998年經教育部評審批准,設立了“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並新增園藝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0年在只有果樹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基礎上,園藝學一級學科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覆蓋了我院果樹學、蔬菜學和茶學二級學科。同年,該學科以九十多分的最高分再次被評審為國家重點學科,並在2007年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國家重點學科,全國排名第一,2008年獲批湖北省高校優勢學科。1998年4月湖北省教委批准蔬菜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其中蔬菜學科於2007年被教育部列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是農業部重點學科,於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園藝學獲批湖北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012年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園藝學排名全國第一。林學一級學科於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風景園林學於2005年獲批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學位點(全國首批),2011年獲批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全國首批),2013年被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1999年全國本科專業大調整,果樹、蔬菜、觀賞園藝部分三個本科專業調整為大園藝本科專業,風景園林、觀賞園藝本科專業調並為園林專業,經濟林專業併入到林學專業,在原有的園藝、林學、茶學、園林4個本科專業的基礎上,2002年、2004年分別新增設城市規劃(風景園林)和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2個本科專業,2007年恢復風景園林專業,現共有6個本科專業。園藝專業於2007年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和國家特色專業,2012年被評為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本科項目建設點。園林專業於2007年被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2010年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林學專業於2008年被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風景園林專業於2009年被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科研機構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學院現有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生科院、植科院共建)等2個重點實驗室;國家果樹無病毒種質資源室內保存中心、國家蔬菜改良中心華中分中心、國家柑橘育種中心、國家外國專家局批准的國家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範推廣基地(臍橙良種培育與增產基地)、國家柑橘一級采穗圃、湖北省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柑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馬鈴薯良種繁育中心等8個工程(技術)研究基地;中國柑橘學會、湖北省園藝學會、湖北省柑橘學會、中國園藝學會柿分會、中國花卉學會荷花分會等5個掛靠學會;經農業部批准成立柑橘研究所、園藝經濟研究所(與經管院共建)等2個研究所。 

院屬機構

1.學院黨政領導

院黨委書記:張宏榮

職責:主持院黨委全面工作,分管班子建設;負責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幹部人事(除職稱)、統戰、離退休、紀檢監察等工作。

院長:程運江

職責: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學科建設(含學科點申報、檢查、評估等)、師資、職稱、學位、財務等工作。

院黨委副書記:鄧俊濤

職責:分管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校友聯絡、繼續教育、國資設備、安全保衛等工作;協助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內教學科研基地管理工作。

院黨委副書記:蔡 江

職責:分管普通本科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團工作、章文才獎學基金工作等學生獎助學金;負責宣傳和學院文化建設、院辦公室管理等工作。(代管鄧俊濤掛職期間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校友工作)

副院長:孫站成

職責:分管本科生培養(含實驗室、實驗技術人員管理、校內外教學科研基地建設)。(代管鄧俊濤掛職期間國資設備、安全保衛工作)

副院長:匡漢暉

職責:分管實驗室建設、學術活動(含研究生學術活動)、外事工作等;協助學科建設與人才引進。

副院長:張斌

職責:分管研究生培養、工會、體育等工作。

副院長:王鵬程

職責:分管科研工作;負責科技合作與科技服務、科研成果申報、科技開發創收、科協工作。(代管鄧俊濤掛職期間繼續教育)

2.屬系(辦)機構及其領導人

學院辦公室主任:陳爐丹

職責:主持學院辦公室,具體負責(1)行政及有關事務協調;(2)協助院長財務審批;(3)人事及職稱;(4)基建後勤;(5)實驗室及基地;(6)離退休工作;(7)校友會;(8)學院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9)人才引進工作。

辦公室綜合秘書:劉 佳

協助辦公室日常工作和主持成教辦日常工作,具體負責(1)黨務及有關事務協調;(2)宣傳、信息(含網路)和檔案;(3)政保;(4)工會有關事宜;(5)學術及外事有關事宜;(6)繼續教育;(7)學院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8)黨費及學院有關收入收繳。

實驗及工勤:范光興

具體負責(1)學院收發;(2)大樓後勤保障;(3)安全保衛及衛生;(4)計算機室管理及相關課程教學輔助;(5)學院領導及院辦公室安排的其它工作;(6)學院請款報帳;(7)會議通知及安排; (8)辦公用品及資產管理;(9)學院領導及院辦公室安排的其它工作。

果樹學系主任:劉繼紅;副主任:伊華林

蔬菜學系主任:張俊紅;副主任:蔡興奎

園林系主任:陳龍清;副主任:王彩雲

風景園林系主任:吳雪飛;副主任:杜雁 徐孟遠

林學與茶學系主任:王鵬程;副主任:舒常慶、倪德江

院教學實驗實習辦公室主任:蘇 農;副主任:袁芳亭、王文恩

研究生及科研秘書:張 欣

具體負責(1)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2)學科建設與規劃(含學科及其相關基地、實驗室的申報、檢查、評估等);(3)科研管理及科技開發創收;(4)學院領導及院辦公室安排的其它工作。

本科生教學秘書:吳 虹
 牽頭負責本科生教學工作,具體負責(1)負責學籍管理,包括新生入學、註冊、休學、復學、降級、退學、轉學、課程重修、成績考核、畢業等管理(含收費)工作;(2)負責學校組織的期中期末考試、畢業考試、外語及計算機過級等各類考試的具體安排工作。收集、匯總學生各門課程的考試、考查成績及對學生成績進行必要的統計分析;準備好學期考試及畢業考試題試卷及監考安排;(3)負責指導按照教學計畫和校歷編制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畫,落實教師任課方案,排好課程表;(4)協助其它教學管理人員工作,參入院辦公室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做好檔案資料的紙質和微機化管理工作,不斷提高檔案資料管理現代化水平。

本科生教學秘書:秦喜秀
 具體負責(1)負責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準備工作;(2)負責進行教學調查、管理調查等教學過程的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如期中教學檢查工 作、領導聽課、教學巡視員工作、協助領導了解執行教學計畫和教學進度的情況,收集師生對教學工作的反映等;(3)負責按照教學計畫和校歷編制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畫,落實教師任課方案,排好課程表。處理日常有關調課等事宜;(4)負責組織協調各類教學研究、評估活動和SRF、競賽活動以及訂購教材工作;(5)負責教室、設計室、實驗室分配和使用安排,粉筆、黑板擦等教具物品的供應管理;(6)負責協調實驗實踐教學和畢業實習安排和落實;(7)協助加強學風建設工作和因學籍原因受到處分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8)協助其它教學管理人員工作,參入院辦公室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做好檔案資料的紙質和微機化管理工作,不斷提高檔案資料管理現代化水平。

3.院學位委員會

主 席:程運江

副主席:張 斌

委 員:鄧秀新 葉志彪 包滿珠 匡漢暉 陳龍清 周志翔 高 翅 郭文武 謝從華

秘 書:張 欣

4.院學術委員會

主 席:鄧秀新

副主席:程運江

委 員:葉志彪 包滿珠 匡漢暉 張 斌 陳龍清 周志翔 高 翅 郭文武 謝從華

秘 書:張 欣

5.學科建設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程運江

副組長:張宏榮

組 員:王鵬程 鄧秀新 葉志彪 包滿珠 匡漢暉 張 斌 陳龍清 鄭 波 倪德江 高 翅 郭文武 謝從華

秘 書:張 欣

6.離退休工作管理小組

組長:張宏榮

副組長:孫站成

組員:夏蓮英,洪信譜,鄧俊濤,范光興,沈寶仙

7.保密小組組成名單

組長:張宏榮

組員:程運江,羅正榮,劉 佳(兼保密員)

8.信息小組

組長:張宏榮

成員:孫站成,鄧俊濤,蔡 江,陳爐丹,張 欣

9.退休教工黨支部

書記:夏蓮英

組織委員:唐英臘

宣傳委員:吳同樂

10.華中農業大學老年人協會分會

分會會長:洪信譜;分會副會長:張伯勤。

11.工會園藝林學學院分會

工會主席:張 斌

工會副主席:李漢霞(女) 陳爐丹

組宣委員:陳爐丹(兼)

文體委員:盧 剛

青年委員:余 志

女工委員:劉佳(女)

福利委員:傅 強

12.院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名單

組長:張宏榮

委員:洪信譜,鄧俊濤,陳爐丹,劉 佳

13.果樹系2015年學科建設委員會

主任:彭抒昂

副主任:劉繼紅徐強

委員:羅正榮、郭文武、程運江、李國懷、徐娟、潘志勇

14.蔬菜系2015年學科建設委員會

主席:李峰

副主席:田振東 楊靜

成員:歐陽波、張余洋、宋波濤、張俊紅、萬正杰、盧永恩、聶碧華、黃遠、楊長憲、楊文杰

15.林學系2015年學科建設委員會

主任:鄭波

副主任:周志翔

委員:葉要妹舒常慶 王鵬程 杜克兵 徐永榮 梅莉 王永健

16.風景園林系2015年學科建設委員會

主任:裘鴻菲

副主任:王玏吳昌廣

委員:高翅 秦仁強 杜雁 張斌 夏海燕 丁靜蕾 江嵐 朱春陽 陰帥可 張健 劉文平 徐孟遠

17.園林系2015年學科建設委員會

主任:包滿珠

副主任:陳龍清

委員:王彩雲劉國鋒寧國貴趙凱歌羅靖

本科生專業

1.園藝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園藝學背景的套用性、複合型科學技術人才,重視培育作為管理和學術精英的後備力量。

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園藝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園藝生產管理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在本行業從事技術開發與推廣、企業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勝任相關領域工作的適應能力。

具體要求:

(1)具備生物學基礎和園藝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園藝場(庭院)規劃和建設,園藝植物種質資源收集和保護、遺傳改良及良種繁育、土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園藝產品商品化處理和行銷等基本技能;

(3)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研究能力;

(4)具備較強的調查研究、組織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

(5)具備較強的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主幹學科

園藝學

專業核心課程

園藝植物栽培學、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生物技術;園藝產品貯藏運銷學;園藝學實驗實習

畢業生適應工作範圍
本專業畢業生能勝任園藝生產基地、行銷部門、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行政管理機構等部門有關園藝植物栽培、育種、良種繁殖,園藝產品采後商品化處理等技術推廣、農產品貿易、教育科研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2.園林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園林規劃與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建設、園林、農業部門和花卉事業單位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栽培、養護及管理的複合型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園林專業橫跨園藝學、林學、植物學、生態學、地理學、建築學、藝術學等方多學科門類,是該學科具有高度的綜合性,通過本專業的學習,要求學生:

1.掌握園林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了解園林學科的發展動態及其發展趨勢,熟悉園林公共政策與法規;

2.具備生物學、生態學、美術、園林藝術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3.具備園林植物選擇、栽培繁殖、新品種培育、產業化生產及其養護管理等技術與實踐能力;

4.具備一定的繪畫技法及風景園林表現技法,掌握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建設書記及其園林工程設計及其施工方法與技術;

5.掌握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以及歷史自然保護地的調查、規劃、建設與保護等方法與技術;

6.具有較強的英語、信息技術套用能力;

7.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科學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4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主幹學科

園藝學;林學;生態學;建築學

專業核心課程

花卉學;園林植物栽培學;園林綠地規劃;園林設計;園林工程
畢業生適應工作範圍
畢業生能勝任各級城建、園林部門科研生產管理、花卉生產和經營部門的鮮花生產與經營管理、樓堂館所的花卉裝飾、廠礦企業和經濟開發區的環境綠化美化、風景名勝區及城市各類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與管理以及大專院校的教學、科研等工作。

3.風景園林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層次風景園林保護、管理和規劃設計人才。風景園林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具有科學與藝術、理工與人文結合的特點,要求畢業生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和較強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能力,能夠在根植於人類文化與傳統認知基礎上管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形成概念、協調關係、規劃設計、創造風景園林作品。

培養要求

要求學生理解風景園林的營造、使用和管理是可持續發展與人類幸福安康的基礎,掌握風景園林學科的基本理論,重點掌握在尊重並調和人的社會、文化以及行為和審美要求基礎上改善自然和人工環境質量的理論和方法。具備城市(鎮)公共空間設計、風景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和各類型風景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及工程建設與管理的能力。

畢業生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  掌握風景園林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了解風景園林學科發展動態;

2.  掌握與風景園林學科相關的知識,具備綜合分析與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掌握風景園林藝術原理和設計理論與方法;

4.  掌握風景園林工程材料、方法、技術、建設規範和工程管理要求;

5.  具有風景園林管護、規劃設計、調查、研究和實踐能力;

6.  具有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套用能力;

7.  熟悉風景園林公共政策與法規;

8.  具有良好的團隊與合作精神、組織與協調、溝通與交流能力;

9.  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職業道德規範。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主幹學科
風景園林;建築學;城市規劃

專業核心課程

城市綠地規劃;風景園林藝術原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建築與園林史;風景園林工程

畢業生適應工作範圍
畢業生可在城市建設部門、城市規劃部門、園林部門、設計院所(事務所)、房地產業等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工作以及相關教學科研工作。

4.林學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森林生態環境保護、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資源經營及信息管理、森林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森林公園經營管理、城市園林綠化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的人才。能在林業、城市園林綠化、環保、農業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管理與利用、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城市園林綠化等方面的技術、經營與管理等工作。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資源信息管理與開發利用、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城市綠化等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林木良種選育、森林培育、森林資源調查規劃、森林資源管理與利用、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經營管理、森林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城市園林綠化的基本訓練,具有森林培育、森林資源管理及信息處理、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管理、城市園林綠化、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經營管理的基本能力。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主幹學科

林學;生物學
專業核心課程

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學;林木育種學;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數字林業技術

畢業生適應工作範圍

畢業生能勝任各級林業部門的行政業務管理工作,林學研究單位的科學研究、農林院校的教學工作,林場、苗圃場、植物園、林木種子園、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林業企業技術管理工作等。

5.茶學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紮實的生物科學、食品科學及人文社科知識,以具有豐富的茶學理論基礎與較強實踐能力為特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勤奮踏實、創新能力強、視野廣闊的茶學創新人才。學生畢業能從事茶業及相關行業的研究開發、技術推廣、經營與管理等5工作。
培養要求

具備紮實的數學、外語、計算機、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生物學、茶學、食品科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以清潔化生產為目標的茶樹優質高效栽培、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治與茶葉加工技術。掌握以產業增效為核心的名優茶加工、茶葉深加工、茶葉綜合利用與企業管理技術。掌握以茶文化為產業增長點的茶藝推廣、包裝與品牌建設、茶葉行銷與貿易技術。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主幹學科

茶學

專業核心課程

茶樹栽培學;茶葉加工學;茶葉審評與檢驗;茶文化;茶葉貿易與經營管理茶學實驗技術;茶學技能實訓

畢業生適應工作範圍

畢業生能在農業,工業,商貿等領域或部門勝任與茶學有關的技術和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

6.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設施園藝方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設施農業相關理論和套用技術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從事與設施農業產業有關的設施農作物生產和管理、園藝種苗規模化生產和管理、園藝設施管理與維護、溫室工程施工與管理、技術開發與推廣、設施園藝企業經營與管理、設施產品銷售等相關領域的工作。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以設施園藝為重點特色學科,學生主要學習設施農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設施園藝生產管理和設施園藝研究的基本訓練。
具體要求:

1.掌握設施農業基本理論與知識;
2.掌握園藝設施學,設施作物栽培,設施作物育種,設施環境調控,設施工程概預算,無土栽培,工廠化育苗,溫室工程施工與管理與設施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有關的基本技能;

3.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研究能力

4.具備較強的調查研究、組織管理、口頭與文字管理能力;
5.具備較強的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主幹學科

園藝學;農業工程學

專業核心課程

園藝設施學;設施栽培學技術;設施作物育種;設施環境與調控

畢業生適應工作範圍

畢業生能從事與設施園藝有關的農業園區規劃設計、蔬菜和花卉工廠化種苗生產、蔬菜和花卉等園藝植物的設施栽培生產管理與設施園藝產品行銷、設施園藝生產周邊資材行銷、設施園藝產業開發與技術推廣、設施園藝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研究生專業

園藝林學學院現有園藝學和林學兩個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並擁有植物學和生態學兩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具有農業推廣、風景園林、林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1.園藝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湖北省重點學科

果樹學:國家級重點學科,“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

蔬菜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

2.林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農業部重點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森林培育學、林木遺傳育種、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森林保護

師資力量

經過幾代園藝林學人的不懈努力,隨著學科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我院建設有一支學科門類較齊全、綜合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全院現有專任教師112人,學緣結構良好,異緣率為56.5%。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35人,講師39人,另有校外兼職教師32人,其中兼職教授6人。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生指導教師28人,其中兼職博導6人。教師隊伍中已獲博士學位50人,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占教師總數的比率為90.53%。學院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的2人,國家級專家2人,農業部專家2人,省級專家4人,武漢市管專家1人,全國扶貧狀元1人,全國扶貧先進個人1人,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1人入選農業部“神農計畫”, 1人入選湖北省“111人才工程”,33人獲得國家及省、部、市政府特殊津貼。

各類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鄧秀新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

鄧秀新 匡漢暉  郭文武

國家級專家(2人)

鄧秀新謝從華

農業部專家(2人)

鄧秀新葉志彪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6人)

倪德江夏仁學謝從華徐躍進伊華林 高 翅

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1人)

李峰

農業部“神農計畫”人選(1人)

鄧秀新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

鄧秀新 郭文武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員(2人)

鄧秀新謝從華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

鄧秀新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6人)

包滿珠郭文武劉繼紅劉國鋒 程運江 徐娟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2人)

鄧秀新羅正榮

教育部“骨幹教師計畫”(3人)

包滿珠謝從華葉志彪

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5人)

鄧秀新 郭文武 胡惠蓉 劉繼紅 程運江

“湖北省青年傑出人才基金”獲得者(4人)

郭文武劉繼紅別之龍 徐娟

湖北省跨世紀“111人才工程”(1人)

包滿珠

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層次(2人)

包滿珠 劉繼紅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

包滿珠 鄧秀新 塗炳坤 夏仁學 向長萍 謝從華 葉志彪 徐躍進 別之龍

享受武漢市政府專項津貼人員(2人)

李漢霞 徐躍進

武漢市管專家(1人)

徐躍進

武漢市213人才工程(1人)

郭文武
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

郭文武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3人)

程運江 徐強 楊長憲

在職教師

果樹系

教 授 :鄧秀新 夏仁學 羅正榮 彭抒昂 胡春根 郭文武 李國懷 劉繼紅 姜 玲 伊華林 程運江 徐 娟 徐 強 龍超安 康春穎

副教授:劉永忠 張青林 馬兆成 張金智 潘志勇

講師及其他:葉俊麗 柴利軍 伍小萌 曾雲流

蔬菜系

教 授: 謝從華 別之龍 葉志彪 匡漢暉 李 峰 徐躍進 李漢霞 汪李平 田振東 陳惠蘭 歐陽波 張余洋 張俊紅 宋波濤

副教授: 蔡興奎 王濤濤 萬正杰 孔秋生 盧永恩 聶碧華 黃 遠 陳炯炯 楊長憲

講師及其他: 楊文杰 楊 靜 程 菲

林學與茶學系

教授: 周志翔 塗炳坤 倪德江 張卓文 徐有明 鄭 波 葉要妹

副教授: 陳玉瓊 徐永榮 舒常慶 王鵬程 黃友誼 楊曉萍 梅 莉 施雪萍 王永健 杜克兵 趙 華

講師及其他: 劉 剛 賈秀紅 佃袁勇 余 志 王 滑 王 郁 周靖靖 郭 飛 王 慧

園林系

教授: 包滿珠 陳龍清 王彩雲 劉國鋒

副教授: 姚崇懷 胡惠蓉 張俊衛 寧國貴 劉秀群 趙凱歌 傅小鵬

講師及其他 :尹少華 季 華 張 蔚 何燕紅 王媛媛 鄭日如 張佳琪 羅 靖

風景園林系

教授: 高 翅 裘鴻菲 張 斌

副教授: 吳雪飛 秦仁強 張 健 杜 雁 吳昌廣 陰帥可 汪 民 徐孟遠

講師及其他: 王宇欣 宋 南 周 欣 李 松 夏海燕 丁靜蕾 江 嵐 劉倩如 楊 璐 洪勇輝 黃 灩 張 群 何 成 章 莉 夏 欣 朱春陽 王 玏 劉文平

管理與實驗技術系列

管理人員: 包滿珠 張宏榮 鄧俊濤 蔡 江 葉志彪 程運江 孫站成 陳爐丹 秦喜秀 吳 虹 張 欣 廖旭東 劉 佳 李洪亮 王鳳竹 盧 剛 熊蕭蕭 金 帥 徐 行

實驗技術人員: 范光興 傅 強 郭大勇 蘇 農 王文恩 余文成 左 紅 袁芳亭 張紅艷 張選舉 周 琳 周繼榮 葉 鶯 肖萬紅 夏軍輝 謝宗周 胡其強 徐莉清

教學科研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學院教學工作特色明顯,育人質量日益提高。我院具有培養各類學歷層次人才的能力。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是學院教學工作追求的目標。全日制本科招生有園藝、園林、林學(含茶學方向)、風景園林、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97人,碩士研究生686人,博士研究生193人,留學生10人。近五年,獲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59篇,我院培養的果樹學博士郝玉金、程運江和徐強的博士學位論文分別被評為2003年、2007年和2010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學院教學研究和改革實踐成果豐碩。近五年,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1 項,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1 項。設有章文才獎學金、劉後利茶學專業獎學金、87級觀賞園藝助學金、廣東棕櫚園林專業獎學金、廣東普邦園林專業獎學金、天域園林獎學金、萬綠園林專業獎學金、搏弈獎學金、浙江綠峰機械茶學專業獎學金、採花獎學金、江西信豐綠萌獎學金、楊氏果業獎學金、格林凱爾獎學金、土老憨獎學金、林學專業校友獎學金等15項專業獎(助)學金。近幾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達95%以上。

學院十分重視學風建設,重視學生日常教育管理,把德育放在人才培養的首位,基本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明確了“以黨建為核心,以‘三資助’工作為抓手,全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塑造優良學風”的學生工作思路,確定了“以黨支部為堡壘,以寢室為基礎,以班級工作為中心”的學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成立了“黨員360服務隊”、“張瑜志願服務隊”,踐行志願精神,加強思想理念教育,實施領袖成長計畫,通過強化基礎管理,提升課堂學習質量,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課外科技文化活動等措施,我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成績斐然。

學院不斷實踐科教興國戰略,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既搶占學科研究的制高點,又面向生產實際,服務“三農”,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近五年,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537項,獲批經費2.37億元,到賬經費1.99億元,其中國家“97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948”項目等173項。審定新品種25項,授予植物品種權1項,獲批專利29項。發表SCI收錄論文307篇,EI收錄論文51篇,其中《甜橙基因圖譜》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影響因子=35.532)上。

學院擁有用房建築近15000M2,形成了教學實驗室、科研與研究生實驗室、中心實驗室三大類型的學院實驗室格局,具有多套從事現代生物技術,細胞工程,遺傳育種、生理生化等研究的精密大型貴重儀器設備;建成一批設計室和多媒體計算機室;學院建有園藝林學實驗教學中心和風景園林教學實驗中心2個本科教學實驗中心;有能滿足教學科研功能需要和一定規模的現代溫室,鋼架塑膠大棚,蔭棚,苗圃,校內教學基地建有果樹標本園、蔬菜試驗園、花卉及種苗試驗園、樹木標本園、茶樹試驗園及茶葉加工基地、果樹豐產示範觀光園等約300畝及40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遍及我國8個省、市。

社會責任

學院實施科教興農的戰略,堅持服務“三農”的方針,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學院果樹學科是長江果樹帶、國家柑桔948項目、三峽庫區移民柑桔開發等國家重大和重點項目的主持或技術依託單位,並參與了大別山老區、江西贛南地區的科技開發等諸多的技術推廣工作。在全國同類學科中僅有我院果樹學科的章文才教授(第二屆)和夏仁學教授(第五屆)獲得“全國扶貧狀元”稱號。所選育的柑桔品種華臍1號等已大面積種植,全國累計推廣10多萬公頃,新增產值20多億元。篩選出臍橙良種“朋娜”、“紐荷爾”等,現已推廣10餘萬公頃,成為我國臍橙主栽優質品種。華梨1號、2號等梨品種,成為砂梨產區的主要換代品種。紅肉臍橙、耐濕臍橙、HB雜種柚等柑橘品種已通過品種審定,日本甜柿、日本優質砂梨、美國李等品種正在推廣之中。蔬菜新品種選育近年來共獲省、部級獎勵20多項,選育新品種20餘個,在全國累計推廣100餘萬公頃,新增產值18億多元,許多品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已成為長江流域蔬菜的主栽品種。學院在貧困山區積極開展名優茶栽培和加工技術推廣和科技扶貧,11年來,累計推廣茶園面積40萬畝,新增產值1.6億元以上。同時,學院還在經濟林培育、園林規劃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等方面廣泛開展社會服務,成績顯著。

國際交流

近年來,學院先後選送40多人到國外境外學習或訪問研究,與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德國、日本、韓國、泰國等15個國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交流;設有國際植物遺傳資源研究所(IPGRI)與我校合作的“園藝植物分子技術培訓中心”、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與我校合作的“園藝植物生物學國際培訓中心”;學院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在國內外的影響不斷提升。

未來展望

多年來,學院秉承百年辦學傳統,不斷開拓創新,事業發展喜事不斷,捷報頻傳,但還存在許多困難和不足。展望未來,面對各種機遇、挑戰和困難,我們堅信,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指導和關心下,經過全院師生員工的奮力拚搏,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建校120周年前把園藝林學學院建設成為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國內一流、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學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