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根腫病

菜心等十字花科腫大的病根腐爛以後,休眠孢子散入土壤中,可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在田間主要靠雨水、灌溉水、害蟲及農事操作傳播。 (2)輪作可使病情明顯減輕,有條件的地區提倡進行水旱輪作,也可與大蔥、韭菜、辣椒等抗耐病蔬菜輪作。 根腫菌適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長,可施用消石灰提高土壤的pH值至中性,降低根腫病發病率。

症狀 菜心根腫病多發生在主根或側根上產生紡錘形或指形、不規則形腫瘤,大小不一,造成地上部植株朽住不長,植株矮小,葉萎蔫。發病輕的地上部症狀不明顯,重病株可引致死亡。
病原 Plasmodiophora hrassicae Woronin稱芸薹根腫菌,屬原生動物界根腫菌門。休眠孢子球形,卵形或橢圓形,4.6~6×1.6~4.6(μm),充塞於寄主細胞內,形如魚卵塊狀,成熟時相互離開,主要寄生於大白菜、蕪菁、油菜、芥菜、雪裡紅、甘藍、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根部。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菜心等十字花科腫大的病根腐爛以後,休眠孢子散入土壤中,可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在田間主要靠雨水、灌溉水、害蟲及農事操作傳播。休眠孢子囊在適宜條件卜萌發產生遊動孢子,從幼根或根毛穿透表皮侵入後,從根部皮層進入形成層,刺激寄主薄壁細胞膨大,形成腫瘤。病菌在9~33℃均可發育,最適發病溫度19~25℃,最適土壤濕度70%~90%,一般低洼偏酸性(pH5.4~7.0)及鈣不足的地塊發病重。此外,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數量對發病也有一定影響。
防治方法 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應採用綜合治理的方法,增施石灰、有機肥,並施用適量微量元素,實行深耕輪作,改善土壤物理性質和微生物結構,降低危害嚴重度。(1)選用抗根腫病品種:春嗚大白菜。(2)輪作可使病情明顯減輕,有條件的地區提倡進行水旱輪作,也可與大蔥、韭菜、辣椒等抗耐病蔬菜輪作。(3)選用無病土育苗,生產上育苗時要選擇未受侵染的地塊作苗床,將苗床土消毒後育苗,或用草炭、塘泥、稻田土等無病土育苗。(4)病區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3%的40%拌種雙粉劑拌種。每667平方米也可用藥3~4kg,對40~50kg細土,定植時把藥土撒入定植穴內。(5)加強田間管理。根腫菌適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長,可施用消石灰提高土壤的pH值至中性,降低根腫病發病率。雨後及時排出田間積水,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攜出田外燒毀,病穴四周撒消石灰滅菌。(6)化學防治,發病初期澆灌15%惡霉靈水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7天1次,連灌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