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目

菖蒲目

菖蒲科是屬於被子植物門的有花植物,原來是分在百合綱天南星目天南星科下的一個屬。

基本信息

簡介

菖蒲科是屬於被子植物門的有花植物,原來是分在百合綱天南星目天南星科下的一個屬,但是現代APG分類法認為是單子葉植物分支下的一個獨立的目,是有一科,一屬,種類也很少,很可能只有兩種:“白菖蒲”和“石菖蒲”。
菖蒲科植物是多年生水生草本,生長在淺水處,葉狹長,有香氣,肉穗花序,可以提取芳香油。民間在端午節期間以其葉、花和艾葉同燒,可以熏蚊蟲。


石菖蒲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臥,直徑5~8毫米,外皮黃褐色。葉根生;劍狀線形,長30~50厘米,寬2~6毫米,罕達1厘米,先端漸尖,暗綠色,有光澤,葉脈平行,無中脈。花莖高10~30厘米,扁三棱形;佛焰苞葉狀,長7~20厘米,寬2~4毫米;肉穗花序自佛焰苞中部旁側裸露而出,無梗,斜上或稍直立,呈狹圓柱形,柔弱,長5~12厘米,直徑2~4毫米;花兩性,淡黃綠色,密生;花被6,倒卵形,先端鈍;雄蕊6,稍長於花被,花葯黃色,花絲扁線形;子房長橢圓形。漿果肉質,倒卵形,長寬均約2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長於山澗泉流附近或泉流的水石間。分布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石菖蒲石菖蒲

本植物的葉(菖蒲葉)、花(石菖蒲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秋季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或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曬乾。
【藥材】乾燥報莖略呈扁圓柱形,稍彎曲,有時分歧,一般長3~20厘米,直徑約0.5~1厘米。表面灰黃色、紅棕色或棕色,環節緊密,節間長約3~6毫米,有略呈扁三角形的葉痕,左右互動排列,下方具多數圓點狀突起的根痕,並有細皺紋,節間有時殘留葉基,纖維狀,偶有短小細根。質堅硬,難折斷,斷面纖維性,類白色至淡棕色,可見環狀的內皮層,維管束散在,中心部較顯著。氣芳香,味微辛。以條長、粗肥、斷面類白色、纖維性弱者佳。
主產四川、浙江、江蘇等地。

白菖蒲

【形態特徵】水生、多年生草本,有香氣。根莖匍匐、橫走,細長而彎曲,分枝,直徑4-8毫米,密生環節,節上有破碎的葉基殘留物和多數鬚根。吉基生,劍狀條形,長10-30厘米,寬4-8毫米,基部稍擴大對摺,邊緣膜 質,中脈不明顯。肉穗狀花序圓柱形,長3。5-8厘米,寬5-10毫米,葉狀苞片(佛焰苞)長約20厘米,寬3-5毫米;花小,密生;花被6,2輪,黃綠色;雄蕊6枚;子房長圓形,2-4室。漿果倒卵形,花期5-7月,查清期7-8月。葉劍形,革質,長50-80厘米,寬8-15毫米,中脈搏明顯實起。吉狀苞片較長。長約45厘米。

白菖蒲白菖蒲

【分 布】各地均有分布
【生 境】生長在沼澤、溪邊或淺水池塘中
【繁殖方式】分株
【習 性】陽生
【藥用部位】根莖
【藥用功能】安神鎮靜、化痰利濕
【藥用主治】開竅祛痰,化濕和胃。用於痰濁內陰、神志昏迷、健忘、耳聾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