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南日島

莆田南日島

莆田南日島扼興化灣咽喉,東瀕台灣海峽,是福建省第三大島,也是莆田市第一大島,與湄洲島並稱姐妹島。

基本信息

島嶼簡介

莆田南日島莆田南日島
莆田南日島離台灣新竹港72.89海里,離烏丘嶼僅10.64海里,離石城只有七里。地理位置獨特,是擴大對台、對外貿易的視窗;歷來是軍事重地,其南日水道更是海上交通要衝。

南日主島分為東半島和西半島(原來南日島為兩個島嶼,后海灣變淺相接)。南日島東西長,南北狹,中間平坦,地形呈現"啞鈴"狀,陸域總面積52平方公里,由111個島礁組成,面積在0.1平方公里以上的島礁有18個,素有"十八列島"之稱,其中”烏丘嶼”現屬台灣省金門縣管轄,海岸線總長66.4公里,是福建省第三大島。所轄17個行政村(其中小日、鰲嶼、羅盤、赤山為4個小島村),總人口55165人。島上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年平均氣溫19.2℃,全年無霜,空氣中富含負離子,海水理化因子穩定,周圍無工業污染。

氣候類型

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年平均氣溫19.2℃,全年無霜,風能資源豐富,空氣中富含負離子,海水理化因子穩定,周圍無工業污染。

人口民族

據《南日島志》:“南日耕田稀少,貧困多海盜,任何商船經南日島必傈傈危懼,不敢久泊。”
《南日島志》:“”羅盤嶼在本島之極東北,前為海盜巢穴。赤山在羅盤之東,前亦為海盜匪逋逃籔。”
《南日島志戶口》“遇事則人言繁雜桑蠁,械鬥報復不已。嗣因賠錢多累興化,拋棄完全歸福清,各族械鬥仍不少減近。
《南日島志民俗上》:"島民好鬥,每因極其細微之事額,而發生械鬥,甚至循環報復不已,傾家蕩產,在所不計,鋌而走險,流為海盜。“

《南日島志民俗下》:“其最奇者,娶婦可以買賣,丈夫賣妻,可以甲乙交換。”

自然資源

莆田南日島莆田南日島

南日島山海兼優,資源豐富。海岸線總長66.4公里,天然避風沃有25處,20米海水等深線可開發利用的淺海面積達5.9萬畝,圍墾面積1.23萬畝,盛產鮑魚、石斑魚、龍蝦、鰻魚、黃瓜魚、蟹、紅毛藻等100多種水產品。島上花崗石儲藏量達2億立方米,有林地1000多公頃。南日島風能資源豐富,據統計,全年4級風以上時間達300天以上,可開發價值高。
南日鮑魚
南日島海域水流湍急,水質清新,水溫適中,獨特的自然環境加之有豐富的海帶、紫菜、龍鬚菜等為餌料,極其適宜鮑魚飼養,為中國鮑魚主產區之一。
南日鮑魚是南日海域特產,採用南日島自己培育的苗種,因其生長水質清新、氣候適宜,味道鮮美獨特,色彩鮮明,殼孔有3~5個,並且殼孔周圍有上突起,附有獨特藤壺,以南日出產的新鮮海帶、紫菜、龍鬚菜作為餌料,煮熟後鮑肉不會明顯收縮。
南日鮑協會於2009年成功註冊了“南日鮑”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行政區劃

轄的17個行政村(其中小日、鰲嶼、羅盤、赤山為4個小島村),總人口約5.5萬人。原先有108個自然村,後因住地搬遷而消減。

社會經濟

基礎設施

南日島17個行政村中,有4個位於有人居住的小島上,這4個小島村交通不便。南日鎮設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1所,國小17所,衛生院2所,其中1所為駐島部隊衛生隊。建有平海灣跨海供水工程,居民所用自來水由大陸輸送。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當地政府在本島上安排地段,讓小島上的居民搬遷另建新村。
2004年4月15號,總投資2000萬元的35千伏南日島輸變電工程投運。電纜全長10公里,從莆田市埭頭石城碼頭跨海連線南日島,是目前國內最長、電壓等級最高的海底電纜。

經濟開發

2005年12月29日建成19颱風力發電機組,每年可創產值2500萬元。
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中油)董事長潘文炎26日在北京共同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烏丘嶼凹陷(南日島盆地)協定區聯合研究協定》以及《肯亞9號區塊部分權益轉讓協定》四項協定,標誌著兩岸石油界的合作更進一層。
《烏丘嶼凹陷(南日島盆地)協定區聯合研究協定》所劃定協定區面積約9804平方公里,計畫以一年的時間對雙方在合作區域內的石油地質數據進行油氣資源量研究,在協定執行期間暫時不進行數據採集等現場海域勘測作業,協定期滿雙方將提出共同研究報告,並根據評估報告結論決定是否進行下一階段的物探協定或石油契約,屆時雙方將在分別取得各自主管機關批准後執行。
中國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說,中國海油與台灣中油自1994年初次合作以來,本著平等、互利、互惠的商業原則建立起良好合作基礎,在海洋石油領域的合作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雙方將繼續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商業原則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並尋求合作。
2008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台灣中油簽署《烏丘嶼凹陷(南日島盆地)協定區聯合研究協定》協定,共同開發南日島周邊石油資源。暫未開發,南日島周圍的海域水質未受到影響。

旅遊資源

歷史六大景觀

六大景觀出自民國時期,南日島務局長官薩福榛撰寫的《南日島志》,分別是:
一、浮斗觀日:位於南日島之東部的浮斗山,面臨東海,每當晨時,太陽東升,猶如巨輪出現於海天相接之間。此時,海面上舟楫往返,光芒四射,一片壯麗景色。
二、尖山遠眺:南日島上的尖山,以峰尖突兀而得名。山頂有玉皇宮、關帝廟等古蹟。山上巨岩遍地,奇形怪狀。站在山巔,可俯瞰南日全島。
三、九龍險峻:位於南日島中部的九龍山,險峻逶迤,連綿數里。這裡地勢險要,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至今還保留一些當年古寨設立的堡壘等工事。
四、海會古墓:古墓朝代無法考證,據傳為宋代名宦航海遇險,全家溺海,島民出於好心,收其遺體葬於古萬嶼群山。這裡既是一處風景點,又是當地民眾消災祈福的宗教聖地。
五、西寨晚照:西寨即西寨港,每當夕陽,彩霞萬丈,島海山港一片金燦燦,絢麗多姿。
六、龍頭山烈女祠:烈女原名林俊,因拯救溺海生命而自己身亡,人們為了紀念她,特在龍頭山建立烈女祠,以奉祀烈女林俊神像。

南日島烈士紀念碑

南日島烈士紀念碑屹立在尖山山腰,是為紀念當時二度抗擊反攻該島的國民黨軍隊而英勇陣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而於1964年建立的。紀念碑高約8米,由潔白的花崗石砌成,碑身有原中共福建省委書記葉飛等人的題字:“烈士英靈永鎮海疆”、“碧海丹心威鎮海疆”、“雄風千古永鎮海疆”。碑座的碑文記述兩個戰役的全過程,生動地再現了當年戰士們視死如歸、浴血奮戰的大無畏精神。三級碑台內埋葬著烈士們的忠骨。記錄著當年這些英雄戰士可歌可泣的業績,南日島因此被譽為“英雄島”。

海上氣象台

位於島東端的東岱村的大嶠山,海拔166米。春夏之間,漁民出海時時回望家園,如果看到大嶠山上雲霧吞吐,就預知暴雨即將來臨,出海船隻馬上回港,因此有“海上氣象台”之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