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亭

地理簡介荷塘月色亭位於北京清華大學校園內,坐落在荷塘環圍著的近春園東山上,這座亭子是為紀念朱自清先生在這裡寫下著名散文《荷塘月色》而修建的。 1979年以後,清華大學經過幾年的努力,將近春園這座“荒島”改造成一處富有歷史和文化特色的勝跡。 1982年,為紀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寫下的名篇《荷塘月色》,就在近春園東山上建起了一座亭子,並命名為“荷塘月色亭”。

地理簡介

荷塘月色亭位於北京清華大學校園內,坐落在荷塘環圍著的近春園東山上,這座亭子是為紀念朱自清先生在這裡寫下著名散文《荷塘月色》而修建的。

歷史沿革

近春園原是清鹹豐皇帝的舊居,它的前身是康熙“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四周環以荷池。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受到嚴重破壞,殘有部分又於同治年間被完全拆除,淪為“荒島”,前後達120餘年。1927年仲夏,住在附近的朱自清教授感於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來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為這處古址增添了新的文化特色。
1979年以後,清華大學經過幾年的努力,將近春園這座“荒島”改造成一處富有歷史和文化特色的勝跡。除“晗亭”、“吳晗塑像”外,還建有假山、瀑布、草坪、魚池。臨水建“臨漪榭”一座,是按園內原有同名建築仿建的,按清宮法式,歇山起脊,金線蘇彩,是遺址內惟一象徵性的舊物恢復。
1982年,為紀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寫下的名篇《荷塘月色》,就在近春園東山上建起了一座亭子,並命名為“荷塘月色亭”。

建築特點

荷塘月色亭為六角攢尖頂,青瓦紅柱。還特製“荷塘月色”匾額懸於亭中樑上。匾額黑地金字,“荷塘月色”四個字用的是朱先生雋秀有力的手書,挺拔清秀,見字如見其人。下款署“朱自清”。這種以文章篇名制匾建亭的事例,在我國近現代還不多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