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癭

基本信息

拼音:jīng zhōu yǐng
注音:ㄐㄧㄥ ㄓㄡ ㄧㄥˇ

典源

《晉書》卷三十四〈杜預列傳〉~028~
時帝密有滅吳之計,而朝議多違,唯預、羊祜、張華與帝意合。祜病,舉預自代,因以本官假節行平東將軍,領征南軍司。及祜卒,拜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給追鋒車、第二駙馬。……初,攻江陵,吳人知預病癭,憚其智計,以瓠系狗頸示之。每大樹似癭,輒斫使白,題曰「杜預頸」。及城平,盡捕殺之。

釋義

古代流行於 荊州 一帶的頸生囊狀贅生物的疾病。 

示例

唐 王維 《林園即事寄舍弟紞》詩:“地多 齊後 瘧,人帶 荊州 癭。”
《博物志》:‘山居之民多癭腫疾,由於飲泉之不流者。今 荊南 諸山郡東多此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