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岳長江大橋

荊岳長江大橋是湖北省“十一五”規劃建設的交通重點建設項目。

基本信息

概要

岳長江大橋
又名監利長江大橋,公路橋,已通過立項審查,尚未正式開始施工。 2002年7月12日 ,鄂湘兩省計委、交通廳聯合向國家發改委報送了《關於審批荊岳長江公路大橋項目建議書的請示》,2003年5月該橋進行了勘察設計招標,2004年8月通過了預可行性省級專家審察,2005年7月最終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的立項審批。該橋方案經過幾次變化,根據2005年8月預審通過的《荊岳長江公路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該工可報告需上報國家發改委最終批覆),橋樑起點在隨岳高速公路湖北南段終點,即監利縣白螺鎮以北 1.5公里 處,終點為隨岳高速公路湖南段起點,即湖南省岳陽市道仁磯鎮楓橋湖畔大鼓山;推薦橋型為主跨 600米 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橋面寬 33.5米 ,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為每小時 100公里 。

2009年6月7日20時,隨著最後一罐混凝土緩緩注入北塔塔頂,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荊岳長江公路大橋主塔順利完成封頂,這標誌著大橋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荊岳長江公路大橋是首座連線湖北、湖南兩省的長江大橋。經過建設者一年多的艱苦奮戰,6月5日上午8時,大橋南主塔率先封頂,兩日後,北主塔也順利完成了封頂任務。在位於江心的施工平台上,彩旗飄舞,鞭炮齊鳴,大橋建設者們用歡呼和笑臉慶祝這一關鍵的勝利。
據大橋指揮長肖躍文介紹,荊岳長江大橋全長5.419公里,總投資23.42億元。主橋為混合梁斜拉橋,其主跨816米為全球斜拉橋第六大跨度,為世界上唯一一座單側邊跨採用混凝土主梁、不對稱邊中跨布置、高低塔、主跨和另一側邊跨採用鋼主梁的千米級斜拉橋,綜合建造技術極其複雜。南、北主塔高度分別為224.5米和265.5m,相當於80層樓高。除此之外,它還創造了多項第一,包括超大規模分離式雙鋼圍堰水下基礎施工技術、軟弱相間陡立混雜基岩上超大型樁基礎施工、跨度和連續長度等國內外建設規模最大的連續梁灘橋等。
大橋的南、北主塔是斜拉橋三大受力組成部分之一,系最能表達斜拉橋個性與視覺效果的結構物,同時也是全橋建設工期的控制性工程。自2006年12月正式開工以來,大橋建設者們克服了複雜地質條件、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冰雪災害、特大洪水等諸多困難,順利實現了主塔封頂的目標,為主橋橋面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據了解,主塔封頂之後,將全面進入鋼橋面吊裝施工等上部結構施工階段。按照總體進度計畫,大橋工程將於年底實現全橋貫通,2010年內建成通車。

相關介紹

大橋由連續T梁、連續箱梁和雙塔鋼箱梁斜拉橋組合而成,全長 4206米 ,估算總投資21億元。該橋即將進入拆遷及施工招標階段,可望於2005年冬2006年春的枯水季節開始施工,計畫於2008年建成通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