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龍膽炭疽病

症狀

在莖中發病,特別從節部位開始腐爛,造成節上部分枯死。腐爛形成鮭肉色的分生孢子團。

傳染途徑

1) 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以菌絲潛伏在種子內,或以菌絲體分生孢盤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第二年初侵染來源。
2) 病菌多由寄主的傷口侵入,發病後病斑上產生的新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氣流及昆蟲等進行再侵染。

發病條件

1) 病菌發育溫度為12-32℃,最適溫度27℃,相對濕度95%左右,在棚室條件下,由於濕度大,溫度高,往往發病較重。
2) 在適宜溫度下,相對濕度87%-95%時潛育期3天,相對濕度低,潛育期長,相對濕底低於55%時則不發病。
3) 種植密度大,排水不良以及施肥不當或氮肥過多,也會加害該病的發生、擴展和蔓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