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鋪村

茶鋪村,隸屬於勐永鎮光木林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勐永鎮西邊,距離村委會0公里,距離勐永鎮6公里。

基本信息

勐永鎮光木林村茶鋪村

茶鋪村隸屬於勐永鎮光木林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勐永鎮西邊,距離 村委會0公里,距離勐永鎮6公里。國土面積有3.9平方公里,海拔1125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946.2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631畝,其中人均耕地4.0畝;有林地3112畝。全組有農戶31戶,有鄉村人口158人,其中農業人口157人,勞動力9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2人。2006年全組經濟總收入92.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2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甘蔗為主。全組有耕地總面積631畝(其中:田13畝,地618畝),人均耕地4.0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11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87.37畝,其中:茶園面積10畝(其中:可採摘面積10畝)、核桃面積100.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10畝,主要種植核桃、甘蔗經濟林果(其中:種植甘蔗373.97畝,當年新種植核桃100.4畝);荒山荒地905畝,其它面積1180畝。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茶鋪村

鍾姓祖先曾在此設茶館招待過往行人,故名。位於薌城區西郊,國道319線北側,九龍江西溪北岸。土地面積0.75平方公里,耕地99畝,人口925人,其中大多數村民為鍾姓畲族。有224戶,4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地距漳州市區9公里,屬天寶鎮。明清屬龍溪縣二十一都。民國時期屬龍溪縣第五區寶塔鎮。1958年屬龍溪縣星火公社。1961年屬漳州市天寶公社。1984年屬天寶鎮。該村1986年被民政部恢復為畲族村。
村主要從事水稻等農業生產,家庭盛行竹編。早期主要編制大竹笠。50年代末,甘蔗生產得到發展。60年代初期,從外地引進食用菌栽培試驗、推廣。改革開放後,香蕉生產得到快速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村民開始從事香蕉購銷活動。隨著天寶香蕉市場的形成,該村也積極從事市場建設,建立天寶香蕉第三市場。興辦竹器廠、磚瓦廠、撈沙場等企業。家庭竹編由大竹笠轉向編制竹籠等盛裝器具。村中竹器廠為水果外銷生產包裝箱,最高年份產值達635萬元,利稅7.5萬元。1995年,茶鋪工業產值420萬元,農業產值132萬元,工業比重大大超過農業,人均純收入2879元。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岩頭鄉下轄村

茶鋪村位於岩頭鄉南端,屬山區村莊,全村有人口182人,勞力50人,耕地面積40公頃,民眾安居樂業,和諧相處。
黨支部村委會開拓進去,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努力加快產業結構,以農民增收,發家致富為主渠道,積極擴大就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努力改變農村面貌,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提升整體素質,加快新農村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