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氣

茶氣

茶氣,也稱“茗氣”,蒸煮茶葉的熱氣。

解釋

【英文】Tea steam

 【釋義】
①亦稱“茗氣”。蒸煮茶葉的熱氣。
唐代項斯《山行》詩:“蒸茗氣從茅捨出,繅絲聲隔竹籬聞。”許觀《贈張隱君》詩:“茶氣拂簾清草午,想應賓主正高談。”。明代程用賓《茶錄》:“辨氣者,若輕霧、若淡煙、若凝雲、若布露,此萌湯氣也;至氤氳貫盈,是為氣熟,已上則老矣。”
②茶味。
明代許次紓《茶疏》:蒙茶“來自山東者,乃蒙陰山石苔,全無茶氣,但微甜耳。”

茶氣的人體效應

茶氣是一種物理現象,從醫學生理角度去窺探茶氣,它是一種貫通三焦的生物鹼效應,其中引發機體不同感受的直接物質就是微生物,在茶氣中有大量的酵素、微生物通過人體的味覺和嗅覺觸動了黏膜感官神經,某物特性香氣化合物,如存在於深度發酵藏茶中的菇稀醇就是通過刺激機體的植物神經發生作用的。所以,當茶湯順喉而下是,千變萬化的微生物就刺激了人體,調動了不同感受器,形成了生理上自然反射,並集中而上升到大腦,神經迅速舒展,甚至產生出一種閃念或意願。
這是茶氣對人和人與茶氣的互動產生的效應,不同的人感覺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環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樣。感受茶氣也有層次之分、輕重之別,有直觀感受,有重疊感受,也有多重感受,包括參與了文化、藝術、宗教的通感。茶氣可以說是把禪茶一味推向最高境界的助然體和推進器,剎那間的靈光閃現就在茶氣上升之時。

茶氣文化

茶氣的力量也來自一番與眾不同的歷練修為,華夏幾千年的文化積澱使之底氣十足。當我們面對茶飲時,“茶氣”已經不單純是一種物理現象,而是一種文化現象,在茶氣中裹帶著人氣,飽滿豐潤、凌厲跌宕。這時候“茶氣”既代表著茶文化一個重要的元素,也蘊涵了道家的哲學精義。
“茶氣”是讓人實現心靈瞬間的“逍遙遊”的載體,飲茶者藉助茶氣,將情感的宣洩依附在茶體、茶香和茶韻上,乘物遠行、心游萬仞,與天地精神獨往來。正因為這種現象和儒、道、佛家的心游、禪定感受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使得茶氣在品茶時變得奇妙與高雅,更使得茶道為芸芸眾生、為三教九流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宗教所共同接受和推崇。
茶氣的自身也有強弱厚薄,除了文化結構外,與物理結構關係重大。一般來講,老茶中的茶氣較濃郁,因為陳放的時間長,酵化的物質豐富,這就使老茶的回甘和韻味更飽滿。還有,因為工藝的不同,緊壓的黑茶類的茶氣比其他茶類更能保持、回應更大。

茶氣境界

品味“茶氣”要帶著一份專一、帶著一份虔誠,帶著心境的明淨通透、閒適淡定,這樣才能夠在茶氣上升的剎那間抓住神經末梢的顫動、觸摸到心頁尖頂的微晃。就象是高手過招一樣,品味“茶氣”的功力和層級就在瞬間的釐毫之差。
品味“茶氣”也是踏尋一種生活境界,寄寓一種生活理想,一旦有了感悟,那么即使無茶,心中的“茶氣”也能夠持久迴蕩,就象古詩所吟唱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