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令

語出:宋 王十朋 《萬季梁和詩留別再用前韻》:“搜我肺腸茶著令。”自註:“余歸與諸子講茶令,每會茶,指一物為題,各舉故事,不通者罰。”

chá lìnɡ
茶令
茶會時的遊戲。由一人作令官,令在座者如令行事,失誤者受罰。 宋 王十朋 《萬季梁和詩留別再用前韻》:“搜我肺腸茶著令。”自註:“余歸與諸子講茶令,每會茶,指一物為題,各舉故事,不通者罰。”

茶令的產生

茶令最早出現在宋代,它是宋代興盛鬥茶的產物。鬥茶之初乃是“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對斗品論長道短,決出品次”(見宋人唐庚《鬥茶記》)。隨著鬥茶之風遍及朝野,尤其是文人更為嗜好,鬥茶由論水道茶變異出一種新的形式和內容,即行茶令。
茶令的首創者當推易安居士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1155年),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女詞人。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與金石考據學家趙明誠結為伉麗。婚後,她以才智協助趙明誠編撰《金石錄》,收集了大量的金石文物和圖書,其間,夫婦詩詞唱和,悠閒自得。在"酒闌更喜團茶苦"的生活中,李清照獨創了一種我國特有的妙趣橫生的茶令。
金軍南侵,後來李清照隻身漂泊,晚景更是悽苦,但茶令一事並未因李清照的落泊而絕跡,相反,它又在江南地區廣為盛行起來。

茶令的發展

形式溯源

“茶令”一詞雖見於宋代,但這種以茶為內容的行令形式,在唐代已經出現。它以續詩“接龍”形式,三五詩友促膝圍坐,環繞一個茶的題材續成茶詩,誰續不上詩誰就當場受罰。如有一首著名的五言聯句茶詩《月夜啜茶》,作者共有六人。他們是,顏真卿:著名書法家,開元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大師;陸士修:嘉興(今屬浙江)縣尉;張薦:工文辭,是史官修撰;李萼:擢制科,歷官廬州刺史;崔萬:生平不詳;晝: 即僧皎然,著名詩僧。他們在一次品茗行令中,創作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聯句茶詩。詩曰: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薦)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萼)
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萬)
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晝)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士修)
這首啜茶聯句詩,六位詩人刮肚搜腸、別出心裁地尋索詩句,詩中還引用了諸如“泛花”、“代飲”、“醒酒”、“月桂”、“流華”、“疏瀹”、“不似春醪”、“素瓷”、“芳氣”一系列與啜茶有關的代用詞。至於“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兩句,更是讚美顏真卿這位尚書大臣,當為眾望所歸,使行茶令聯句作詩的結果,更加加強了賓主間的融洽氣氛,提高了飲茶的品位。

宋時的繁榮

茶令作為一種飲茶助興作樂的遊戲,最早流行於我國的江南一帶。據《中國風俗辭典》載:“茶令流行於江南地區。飲茶時以一人令官,飲者皆聽其號令,令官出難題,要求人解答或執行,做不到者以茶為賞罰。”所以,在逢年過節、婚慶喜事、親朋相聚時,用茶作宴,若能創出妙趣橫生的茶令,真能使人其樂融融,其情悠悠,增加喜悅氣氛。
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少有才名,早年助夫趙明誠蒐集研究金石書畫,回青州(今山東益都)故第閒居時,他倆常用行茶令的形式,飲茶助學。李清照在她的《金石錄後序》中是這樣記述的:“每獲一書,即同共校勘,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捲,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緻,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隅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決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顛覆杯中,反不得飲而起。”李清照和趙明誠行茶令研討學問,與用此法行酒令不同,是贏家方可飲茶,而不許輸者品茗。對此,清代學者俞正燮的《易安居士事輯》中亦有詳盡記載。
南宋龍圖閣學士王十朋,精文通詩,又好茶令,他曾在詩中寫道:“搜我肺腸著茶令”。他還介紹行茶令的形式,注道:“余歸,與諸子講茶令,每會茶,指一物為題,各舉故事,不通者罰”。

近現代的推舉

茶令是一種風流文雅、 睿智雋永的遊戲。儘管歷史不斷演進,改變了很多東西,但是,茶令這種風韻雅舉仍為現代人所推舉。
錢鍾書是中國近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他終年伏案潛心於著述,在筆耕勞作之餘,樂與著名文學家楊絳戲仿南宋李清照和趙明誠行茶令之雅舉,不論誰輸誰贏,每斗罷一局,彼此相視,捧腹大笑。如此睹茗,給他們晚年讀書著說,乃至晚年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錢鍾書先生在《槐聚詩存》中寫道:“翻書睹茗相隨老,安穩豎牢祝此身。”
近年來,在台灣還時一種新的茶令遊戲,叫猜返鄉拳,其口訣有: 一國,兩制,三通(通郵、通航、通商),四海,五洲,六萬(旅費),七天(簽證),八件(禮物),九別(重逢),十全(團圓)。雙方以睹茗形式,勝者方得茗飲,這種行令睹茗猜拳之舉,頗有人情色彩。

茶令的意義

在中華茶文化發展史上,出現過許多風韻雅舉,茶令就是其中之一。它並不隨著歷史原因而退卻,相反的,是被現代人所推舉。
茶令之行,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茶文化,是一個非常富有文化意義的創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