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

茅茨

茅茨,漢語辭彙。 拼音:máo cí 釋義:一、漢語詞語:1、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2、指簡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里巷。3、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二、山東省萊蕪市茅茨村。

漢語詞語

拼音

máo cí

引證詳解

亦作“茆茨”。

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

①《墨子·三辯》:“昔者堯舜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

②《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③《史記·太史公自序》:“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④唐·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村落通白雲,茆茨隱紅葉。”

⑤明·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竹籬茆茨,亦仿佛如女家。”

⑥清·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公歸而無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數椽,意泊如也。”

⑦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乃於園中築茅茨,擇美婢往侍。”

指簡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里巷。

①晉·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不慕榮宦,身安茅茨。”

②宋 蘇軾 《內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詞語》:“求賢審官,拔士茆茨之下。”

③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簽·華察》引 陳臥子 曰:“子潛清儉,似茅茨下人。”

④三國 魏曹植《冬至獻履襪頌表》:“茅茨之陋,不足以入金門,登玉台也。”

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①唐·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句》:“幽獨何以慰,友人顧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但願一門皆貴仕,時將車馬過茆茨。”

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於理不當。茅茨不遠,可便下榻。”

③慕林子《七律·自勉》:“吹破茅茨先翦棘,望空茳芏再削冰。”

1.

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

①《墨子·三辯》:“昔者堯舜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

②《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③《史記·太史公自序》:“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④唐·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村落通白雲,茆茨隱紅葉。”

⑤明·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竹籬茆茨,亦仿佛如女家。”

⑥清·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公歸而無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數椽,意泊如也。”

⑦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乃於園中築茅茨,擇美婢往侍。”

2.

指簡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里巷。

①晉·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不慕榮宦,身安茅茨。”

②宋 蘇軾 《內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詞語》:“求賢審官,拔士茆茨之下。”

③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簽·華察》引 陳臥子 曰:“子潛清儉,似茅茨下人。”

④三國 魏曹植《冬至獻履襪頌表》:“茅茨之陋,不足以入金門,登玉台也。”

3.

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①唐·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句》:“幽獨何以慰,友人顧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但願一門皆貴仕,時將車馬過茆茨。”

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於理不當。茅茨不遠,可便下榻。”

七律·自勉

茅茨村

山東省萊蕪市茅茨村

在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口鎮,禿尼山腳下,汶河西流旁。一條小河村前過,幾多人傑朋輩出。

茅茨村隸屬萊城區口鎮,位於萊城西北10公里,明萊公路西側。北與北山陽村為鄰,南至張家窪村,西與小窪村相連,地處丘陵(南低北高),耕地240畝,50戶,174口人。

據《呂氏譜》記載,清乾隆年間呂姓由大芹村遷此建村,當時此地茅草蒺藜叢生,呂氏高祖援引《墨子·三辯》:“昔者堯舜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和《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由此得名茅茨。

民國24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山陽鄉·茅茨。茅茨村1956年入社,1958年秋與小窪村為一村;1960年又歸入北山陽村,時任書記陳玉蘭;1961年分開。1984年前茅茨村屬口鎮公社;1984年劃歸張家窪鎮;2001年屬張家窪街道辦事處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