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廟已無蹤影,現僅存舊址。《滕縣誌·喬寓志》記載:范蠡,字小伯,徐人也……為越大夫。佐勾踐破吳後乘輕舟入海,變姓名適齊,為鴟夷子皮。後百餘年見於陶,為陶朱公,財累億萬復棄之,蘭陵市賣藥入世。世見之,居於昌盧之華采山,人因其居為祠焉,名其山為陶。該縣誌《祠祀志》又載:[陶朱公廟]在陶山後,薛河上。齊乘云:本桃山,訛作陶山,遂以祀陶朱公者謬。此齊乘謬也。此陶山漢屬東海郡,在蘭陵境,故有范蠡湖釣魚台。而廟即其居也,自唐以前有之,寶曆二年重修。孫長文記曰:勾踐用范蠡而社稷興,夫差失吳員而家國喪,乃知君聖從諫,木正從繩,賢者天資良謀神授,功成名遂恩難退變。同縣誌《古蹟志》還載:“[釣魚台]在陶山後薛河中,高一丈五尺,代經大水而土不損,土人云范蠡釣魚處。廟基為范蠡宅,山下河邊平澤為范蠡湖。”
由以上《滕縣誌》(萬曆十三年版)各項記載可知:范蠡廟應在陶山之上,依舊宅所建,廟後有湖,曰范蠡湖,有台曰“范蠡釣魚台”。現湖已無存,但台依舊,今仍稱釣魚台。山坡存有砌好的房基三間,房基旁有石塘一處,打制好的盤龍石柱塘記憶體三根,房基南存一根,房基前有打制完好的鼓形柱墩及檐上橫樑,雕刻十分精製。鼓形柱墩,雕有蓮花朵朵,經與肥城文物管理委員會程兆奎同志觀察後,同認為雕刻有唐的風彩。運往房基南的石柱比較完整,雕刻工藝更加絕妙,一龍盤柱而上,在上盤的空間處,雕有樓台殿閣、小橋流水,橋上車馬穿行,栩栩如生,維妙維肖,十分精製,是現存的盤龍石柱之精品,其技藝比曲阜大成殿盤龍石柱還要高超。料已備齊,但為何停而不修呢?這是一個謎。據現場分析,可能由於戰爭而停建。但是民間有個傳說:“山下有村莊,莊內有一農戶,夏天夜間起來推磨,由於天熱,赤身裸體。推著推著,抬頭一看,北山上燈火通明,猶如鬧市,不覺就大喊了起來,這就衝撞了神仙,為此停止了這裡的建設,挪到泰山,這就有了不修陶山修泰山,手遞手一夜修成之傳說。”這當然是一種無根無據的神話傳說,到底為何停建還待後人考證。
或者是范蠡廟,不知在何代所毀,後人不知情況見其殘廟構件,而訛傳未建成而已。
關於范蠡的生平事跡,萬曆十三年版《滕縣誌藝文志》載有東阿于慎行《陶山懷古》和王特選的詩,現摘錄如下:
陶山懷古:
越相何年隱,齊山舊有名,
地連肥子國,路出鑄鄉城,
洞杳秋雲白,岩深古木平,
臨池懷往跡,頗羨釣魚情。
王特選的詩:
搖尾乞憐逐獸犀,浮生得食便欣欣,
甘心窮餓陶山側,甑底塵香范史雲。
註:甑塵鄉在陶山,因范母寓此得名。
另外還有嶧人賈三近的《登陶山懷王越峰》詩:
匹馬陶山路,登高豁醉眸,
風生蒼樹梢,雲妥碧溪頭,
採藥人何在,尋詩客暫留,
故人今已顯,此地幾藏修。
相關詞條
-
范蠡廟舊址
齊乘云:本桃山,訛作陶山,遂以祀陶朱公者謬。 此陶山漢屬東海郡,在蘭陵境,故有范蠡湖釣魚台。 同縣誌《古蹟志》又載:“[釣魚台]在陶山後...
簡介 現狀 人物事跡 -
范蠡村
范蠡村為春秋越國大夫范蠡的故里,即史書上所謂的“楚宛三戶”。春秋時期的宛城為著名的冶鐵中心,也是楚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和大商人。字...
范蠡與范蠡村 范蠡村的由來 范蠡村里尋范蠡 歷代名人尋訪范蠡故里 碩果是累累的 -
商聖范蠡[歷史人物]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范蠡[春秋末期政治家、商業理論家]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范蠡湖
范蠡湖(fàn lí hú)位於嘉興環城南路,二號橋附近,嘉興一中的西鄰(現嘉興實驗初級中學——范蠡湖校區)。原湖面寬闊,有人考證南湖原也為其一角,後因...
嘉興范蠡湖 菏澤范蠡湖 -
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范蠡墓[湖北石首范蠡墓:]
范蠡墓在縣城東南15公里。《安徽通志》載:“越大夫范蠡墓在老子故里渦陽東南范蠡村”,舊時湖水環繞,墓浮其中,高若土山。上建廟宇,內塑西施像,並有松柏密林...
簡介 歷史背景 歷史記載 原因分析 資料考證 -
范蠡大傳
本書生動翔實地講述了范蠡理性務實、浪漫傳奇的一生,同時借著這位經營之神的事跡激發各位讀者思考人生和事業經營的策略。故事情節跌宕有致,無一不曲盡其妙,范蠡...
簡介 書摘 目錄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