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杜能

范杜能

范杜能模式有一些簡化了的假設: 農夫是“經濟人”,追求利潤極大化 他的“孤立國”(isolated

簡介

約翰·海因里希·馮·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1783年6月24日-1850年9月22日),又譯范杜能、屠能,普魯士經濟學者。他的學說被認為是經濟地理學和農業地理學的開創者。他被費爾南·布勞岱爾稱為除了馬克思之外十九世紀的最偉大的經濟學者。
范杜能他在1799年進入農學院開始學習農學,畢業之後購置並親自經營管理了一個莊園,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在總結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經驗的同時,進一步深入思考了許多經濟學問題。他在1826年出版的著作《孤立國》(The Isolated State)中,分析了一系列影響農業土地利用的因素。范杜能是首位認真地研究空間經濟學的學者,憑著經營農莊的經驗,並將其連繫至租值理論上,成為後世地理學者研究農業和土地利用的基礎。

范杜能模式

范杜能模式有一些簡化了的假設:
孤立國
均質平原
位於城市中央的單一市場
市場價格一致
農夫是“經濟人”,追求利潤極大化
無外在影響力,沒有科技革新
只有一種運輸形式,交通費用呈線性關係
他的“孤立國”(isolated state)理論源於亞當·斯密的“經濟人”(economic men)概念,即所有農民均欲把農田的利潤極大化。

農業土地利用

范杜能模式:黑色點代市場;1(白色)奶牛業及園藝農業;2(綠色)柴薪林;3(黃色)穀類;4(紅色)畜牧業;外圍深綠色代表荒野,在此耕作是不合乎利益的。

弱點及批評

范杜能模式與真實世界的農業有很大差距,首先,世上有很多農民對經濟認識不足,所以真實田地劃分與此模式略有差距;第二,今日交通發達,運輸費對農業的影響減低;第三,世上很少孤立國,城市通常會集中在某地區;第四 , 科技的影響 , 如化肥 , 灌溉系統的使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