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倫,J.A.

范愛倫,J.A.

正文

美國空間物理學家。1914年9月7日生於愛荷華州的普萊森特山。1935年畢業於愛荷華衛斯里學院。1939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到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地磁部工作,3年後,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套用物理實驗室任職。1946年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空研究組開展利用V-2火箭從事宇宙線、大氣臭氧、地磁、太陽紫外光譜以及地球的高空攝影等工作。領導了在佩魯(1949)、阿拉斯加海灣(1950)和格陵蘭(1952)地區的宇宙輻射考察。1951年擔任愛荷華大學教授,指導美國第一顆衛星的基本設計和衛星上宇宙線探測器的工作。他在1958年通過分析美國“探險者”1號衛星的觀測資料,正式確定在地球周圍存在著大量的被地磁場捕獲的帶電粒子,從而發現地球輻射帶。此帶後來也被稱為范愛倫帶,或范愛倫輻射帶。這是人造衛星發射以後的第一個重大發現。1984年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授予范愛倫“空間研究的傑出貢獻者”榮譽獎。他先後發表了 200餘篇有關空間粒子探測等方面的論文。主要著作有《磁層物理的起源》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