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軍

范俊軍

曾用名范峻軍、范進軍、峻君。男,漢族,湖南省桂陽縣人。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生導師,《暨南學報》副主編,中國語言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學理事。

一、教育經歷

200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1999年暨南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1992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
1988年 長沙鐵道學院外語系,專科。1982年 郴州師範學校

二、研究領域

 五嶺地區漢語土話,南方少數民族語言(瀕危語言),語言生態學,現代語言技術。 為我國較早調查和研究五嶺湘南土話的語言學者,編纂了我國第一部土話詞典。他在國內較早系統引進和全面闡述生態語言學理論,並關注我國語言生態危機,提出開展國家語言生態的監測。他的論文《我國語言生態危機的若干問題》、《生態語言學研究述評》、《語言生態監測與評估的指標體系研究》是國內語言生態學領域的重要論文。他還率先提出建立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以積極應對我國的語言瀕危問題,系列論文《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初探》、《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再論》、《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三論》、《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續論》對相關理論、實踐和技術問題作了全面的闡述。

三、主要著述

著作

語言調查語料記錄與立檔規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語言與文化多樣性檔案彙編》
桂陽方言詞典

論文

《我國語言生態危機的若干問題》
《生態語言學研究述評》
《語言生態監測和評估的指標體系研究》《關於瀕危語言研究的幾點思考》《嶺南瀕危漢語方言研究芻議》
《語言資源論綱》
《語言多樣性與大眾傳媒》
《少數民族語言危機與語言人權問題》
《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初探》
《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再論》
《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三論》
《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續論》
《面向瀕危語言的語檔語言學》
《語言活力與語言瀕危的評估》
《國家語言普查芻議》《基於字表詞表音標註音的漢藏語言音系處理系統》

譯文

《語言記錄的當前趨勢》《語言活力與語言瀕危》《跨越鴻溝:語言瀕危與公眾意識》《當代生態語言學的研究現狀》

四、其他普及讀物

20天學會粵語廣州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 同等學歷碩士英語模擬試題試題分析及詳解,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五、研究項目

2012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語言生態監測理論研究及信息平台建設——以嶺南為中心》 2012年SOAS,UniversityofLondon,DocumentationofEndangeredShelanguageinSouthChina
2012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理論規範、實踐規程和技術準則研究》 2011年 廣東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瀕危語言口語數位化記錄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 2011年 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項目《瀕危語言有聲資源採錄、傳輸與集成技術研究》 2010年 廣州市社科基金項目《廣州周邊畲語有聲資源庫(基礎庫)建設》 2007年廣州市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增城畲族語言生態評估與保護對策》 2006年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五嶺漢語方言和瑤語生態評估及雙語接觸研究》 2005年 廣東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五嶺中部瑤語島調查及瑤語與漢語雙方言接觸研究》

六、技術研發

田野之聲”(FieldSound v3.5)(合作)有聲語料採集軟體,2009 聲飛軟體(sonicfield)(合作),2011 中國語言有聲資源聯盟網(www.clarc.cn)

七、課程

本科:現代編輯學、西方語言學論著導讀、現代語音學、社會語言學; 研究生:民族語言調查及語言技術,中國語言學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