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九龍鎮

英德市九龍鎮地處英德市西南部,是英德市中心城鎮之一,國土面積213.5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5.56萬人,屬亞熱帶氣候,地勢北高南低,以丘陵沐地為主,屬石灰岩地質結構,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地理位置】

英德市九龍鎮地處英德市西南部,是英德市中心城鎮之一,東與西牛鎮,南與大洞鎮,西與清新縣浸潭鎮,北與黃花(原明逕)鎮交界。 九龍鎮國土面積213.5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5.56萬人,其中90%為農人口,墟鎮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墟鎮常住人口0.88萬人。 九龍鎮屬亞熱帶氣候,主要特點是冬少嚴寒,夏少酷暑,氣候溫和,霜期較短,冰雪罕見,全年平均氣溫21℃左右,年降雨量為1900毫米。地勢北高南低,以丘陵沐地為主,屬石灰岩地質結構,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壤以黃泥土為主,少數為牛肝土和黑土

【歷史】

 九龍鎮明武二年(公元1369年)英德縣含屬清下都下轄黃寨圖。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屬含光局下轄寨分局。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改稱為黃寨鄉。民國時期,屬英德縣第二區署稱黃寨鄉。建國後,1949年10月屬英西區開始稱九龍鄉。1952年4月,九龍與明逕、岩背鎮同時劃為英德縣第四區,1958年9月改為衛星公社,1960年九龍與明逕分開,九龍稱九龍公社,到1983年改稱為九龍區公所,1987年改為九龍鎮,鎮政府所在地設在九龍墟鎮內

【旅遊風光】

 九龍鎮地處石灰岩山區,石頭山奇峰林立,溶洞奇特,山清水秀,原始奇山景色風光秀麗,有很大的旅遊資源開發潛力。1990年,北京大學地理系陳傳康教授帶領學生赴英德考察過程中,發現這片原始風光帶,經考察論證,對它評價甚高:“飛借桂林山,灕江換明逕,遊廊迎奇景,簪峰振九龍”,原國家旅遊總局局長劉毅、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景舒分別為它書予了“大力開發觀光資源,繁榮英德社會經濟”、“福地騰龍”、“穿天岩”等題詞。為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努力,九龍鎮於1993年5月28日成功推出英西峰林走廊旅遊觀光線,幾年來,經過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了旅遊區的各項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吸引了許多國內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到1998年止,已接待遊客30萬人次,使之成為國內外遊客旅遊觀光的熱門風景區。【基礎設施】九龍鎮墟鎮建設迅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以超前的意識按次中心城市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經過加大資金投入,墟鎮建設日趨完善,開通了程控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興建了3.5萬伏的變電站,建有自來水塔,安裝有九個頻道的有線電視,興建了建築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九龍市場和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兩座南門市場,認真抓好墟鎮規劃建設,墟鎮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墟鎮常住人口近8000人,成為英西南的重要貿易集散地。目前,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進入綜合配套,投資環境日益完善,墟鎮面貌煥然一新。【交通通訊】 九龍鎮已建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95%村委已通水泥路;省道S348線貫穿全境;距清連一級路僅10公里;距京廣鐵路、北江水運碼頭僅70公里。從九龍鎮到清遠市區僅50分鐘車程,到廣州不足2個小時車程。【資源特產】 九龍鎮土地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加上美麗的英西峰林走廊,形成獨特的生態環境,尤其適合種植無公害蔬菜、反季節蔬菜、水果、高山花卉和盆景的栽培。至今,九龍鎮已擁有2萬畝砂糖桔種植基地、1.5萬畝(複種)無公害蔬菜基地、3萬畝筍竹基地。 九龍鎮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是廣東省用材林,水源林、天然林和毛竹基地,是珠江三角洲的生態屏障和用材林基地。轄區有一個國營金雞林場。2004年來全鎮林業用地14575公頃,林地面積13117公頃,活立木蓄積量3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1%,主要林業產品有木材、毛竹、筍竹、松脂、板粟、桂皮、香菇、黑木耳等。 九龍鎮礦產資源豐富,儲量大,全鎮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10多種,主要礦種有金、鐵、鉛、鋅、錳、鋼、石灰石、稀土(火山灰、陶泥)等。其中石灰石資源相當豐富,而且質量好,是生產水泥的上等原料。【經濟狀況】九龍鎮經濟全面發展。以“工業立鎮,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穩定農業經濟成長”為目標,致力於發展農村經濟。工業方面:充分利用本地優勢,抓好“兩水一礦”,促進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對水泥廠、岩口陂水電站、龍塘礦這三大支柱企業,實行目標管理,挖掘潛力,靈活經營,提高了鄉鎮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帶動其他村辦企業和個體工商業的發展。九八年工業總產值達6716萬元,比九七年增長18.58%。農業方面:增加農業的投入,實施“科技興鎮”的戰略,推廣良種良法,積極發展“三高”農業,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農業經濟。全面種植雜交水稻,實施拋秧種植,提高了生產效益和糧食單產,確保了糧食增產增收,九八年全鎮糧食總產量19720噸,比九七年增長1.7%。同時,積極引導農村合理調整作物布局,最佳化農村產業結構,發展商品農業,大面積推廣反季節蔬菜,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九八年農業總產值10562萬元,農村人平純收入1868元,比九七年增長10.1%。第三產業方面:以“英西峰林走廊”旅遊業為龍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增加資金投入,改善旅遊環境,提高服務質量,樹立旅遊業良好形象,增強了景點的吸引力,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九八年共接待遊客4萬人次,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教衛生】 九龍鎮設有初級中學2間,國小24間,在校學生10900人。在教育工作中,樹立“科教興鎮”思想,重視抓好教育工作。增加教育投入,學校的各項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改善了教學條件,26箇中國小均實現樓房化。同時,認真抓好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國家輸送了大批人材,培養了一批合格的勞動者。【招商項目】三門灘水電站:投資1600萬元,裝機規模2000千瓦,獨資、合資均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