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抓

苦抓

苦抓250克,豬肉150克,蔥花、薑末各10克。 此菜鮮嫩微苦,獨具風味,具有清熱解毒,益氣健脾的功效。 苦抓200克,香菜10克,薑末、蔥花各5克。

簡介

一種野菜,一年生草本,產於閩西,亦名“敗醬草”、“女郎花”、“鹿腸馬草”,有清涼解毒、消炎利尿、排膿去淤消腫等功效。主治腸炎、盲腸炎、產後腹痛、急慢性結腸炎、眼結膜炎等症。全草洗淨切細,多少不論,煎湯內服。如皮膚紅腫炎症或濕疹發癢,全草煎湯外洗效果明顯。
民間俗稱苦抓、苦菜,可作食材,閩西風味小食之一,民間諺語:“苦菜花香,常吃身體硬梆梆;苦菜葉苦,常吃好比人參補。”

來源和食用方法

春夏抽枝長葉,秋日開黃色小花,有濃烈的腐敗豆醬氣味,因此古人稱為“敗醬草”,當地方言音域“苦抓”。
1.涼拌苦抓 苦抓500克,蒜泥10克。將苦抓去雜洗淨,入沸水鍋體透,迅速撈出洗出苦味,擠乾水切碎,放人盆中待用;將蒜泥、鹽、味素、香油和醋放在小碗中攪勻,澆在苦抓上拌勻即可。此菜色澤鮮綠,苦而有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適用於痢疾,黃疽,血淋,痔瘺,療腫等病症。
2.苦抓燒肉片 苦抓250克,豬肉150克,蔥花、薑末各10克。將苦抓去雜洗淨,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去苦味切段;豬肉洗淨切片;料酒、精鹽、味素。醬油、蔥、姜同放碗內,攪勻成芡汁;鍋燒熱,下豬肉煸炒,倒人芡汁燒至肉熟人味,再投人苦抓燒至入味,出鍋即成。此菜鮮嫩爽口,鹹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咳嗽,消渴,痢疾,黃疸,痔漏,便秘等病症。
3.苦抓什錦 苦抓250克,水發香菇、豆腐、粉條、土豆、白菜各100克,蔥、薑末各10克。苦抓洗淨,切成段;香菇用水發好後,一切兩半;豆腐切成小長方塊,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待用;土豆削皮,切滾刀塊,炸成紅褐色;粉條溫水泡軟;白菜切段;炒勺置旺火上,加油燒熱後用蔥、姜爆鍋,煸香菇,烹料酒、醬油,迅速加人奶湯,放入土豆、豆腐、粉條、白菜,小火煨10分鐘,然後再放人苦抓、鹽、味素炒勻,入味後,淋花椒油、香油,出勺即
成。此菜鮮嫩微苦,獨具風味,具有清熱解毒,益氣健脾的功效。適用於面色萎黃,脾胃不足,浮腫,痔瘡,便秘,療癤等病症。
4.苦抓酸辣湯 苦抓200克,香菜10克,薑末、蔥花各5克。將苦抓洗淨,切成段,香菜切細末;炒勺內加水、薑末燒開,再加人白醋、食鹽、胡椒粉、糖煮沸,下入苦抓,加香油、料酒、味素,用濕澱粉勾薄芡,撒上香菜、蔥末出勺即可。此湯五味俱全,生津爽口,具有開胃助食,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於脾胃呆滯,消化不良,血淋,痔瘺等病症。
5、苦抓大腸湯 苦抓(曬乾)200克,大腸500克、水1500克。曬乾的苦抓和大腸洗淨後,大腸可不切段,把苦抓和大腸同時放入壓力鍋,加入水,煮15分鐘後,加入食鹽、味素即可,如直接用砂鍋燉湯,方法一樣,燉50~60分鐘後可實用。此湯色濃帶黑,微帶異味,但人口味感非同一般,誘人食慾。


【注意事項】苦抓性寒,脾胃虛寒者忌食;不能與蜂蜜共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