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嬋嬋

苟嬋嬋

苟嬋嬋,女,山東青島人,1985年出生,中央民族歌舞團青年舞蹈家,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專業。2005年第四屆海峽兩岸知識大賽獲最佳口才獎。曾領舞《掀起你的蓋頭來》獲得CCTV全國舞蹈大賽獲得表演三等獎。2006年代表學院與央視主持人朱軍朱迅一同主持畢業歌。2007年的“荷花獎”比賽,憑藉《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一舉奪得民間舞金獎。同年苟嬋嬋就讀於北京舞蹈學院MFA藝術碩士。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與蝦嘎表演舞蹈《跳春》。2011年擔任舞劇《我的草原我的夢》女一號。 2012年參演《雲中漫步》。2013年在全國少數民族匯演擔任領舞。2014年推出青年藝術家系列苟嬋嬋舞蹈晚會《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苟嬋嬋在一個極傳統的家庭里成長,父親掙錢養家,母親相夫教子,完全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

苟嬋嬋小時候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圳練,就是喜歡比賽。結果很意外地她拿了一等獎,賽後某位藝校的校長找到她,給了她一張他的名片,勸她轉學去專門學習舞蹈。因為苟嬋嬋那時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所以對於專門轉學去學舞蹈並沒在意,很多天后,母親給她洗衣服時發現了這張名片,並仔細問清了緣由。父親知道後,覺得是件好事,堅決支持苟嬋嬋去學舞蹈。就這樣苟嬋嬋轉學來到了青島小海燕藝術學校。桃李杯金獎的武帥、李庚、唐寅都是苟嬋嬋那時的同班同學。

由於水平有限苟嬋嬋沒有考上解放軍藝術學院,二試就下來了,正巧當時盛基舞蹈學校在招生,苟嬋嬋就去試了,結果順利地考上了盛基。

後來,苟嬋嬋考上了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專業,並且參加了2005年的CCTV舞蹈大賽。2007年,苟嬋嬋就讀於北京舞蹈學院MFA藝術碩士。

成就及榮譽

2005年曾領舞《掀起你的蓋頭來》獲得CCTV全國舞蹈大賽獲得表演三等獎。

2005年第四屆海峽兩岸知識大賽獲最佳口才獎。

2006第八屆文華藝術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賽中舞蹈《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獲二等獎。

2006年代表學院與央視主持人朱軍朱迅一同主持畢業歌。

2007第四屆CCTV舞蹈大賽中舞蹈《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獲銀獎。

2007年的“荷花獎”比賽,憑藉《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一舉奪得民間舞金獎。

2007年春節歌舞晚會表演獨舞《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同年,參加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專題採訪。

2008年1月參加央視春節歌舞晚會,表演獨舞《馬蘭花》

5月隨中國文聯慰問災區演出並參加藝術家座談發 表講話。

6月參加首屆國際舞蹈節,領舞《在那遙遠的地方》。

9月考入北京舞蹈學院MFA。12月參加央視50周年台慶晚會。2009年 2月隨團出訪美國各個城市慰問僑胞。

6月隨胡主席出訪俄羅斯。

8月作品《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參演改革開放30周年精品舞蹈展演。

9月出訪夏威夷。

10月隨習副主席出訪匈牙利,捷克,塞爾維亞等國家。

11月參加全國舞蹈比賽《蓮心》獲得最佳表演獎。

11月應邀搜狐部落格採訪。

2010年 2月參加央視春晚與蝦嘎領舞《飛鏇跳春》。

3月隨團出訪法國,英國,義大利,比利時。

6月隨中國文聯出訪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

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與蝦嘎表演舞蹈《跳春》。

個人作品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蓮心》、《他》,《喜鵲銜枚》,《掀起你的蓋頭來》

人物軼事

十六歲發表獨立宣言

苟嬋嬋 苟嬋嬋

16歲生日那天,嬋嬋趁全家人都在客廳看電視,鼓足勇氣走到他們面前說:“大家注意一下,我要宣布一件大事。”見沒人理睬,她果斷地關掉電視,鄭重地說:“我已經是大人了,希望你們不要再強迫我做不願意做的事。”聽完這話全家都愣了,嬋嬋以為媽媽又會打她,但爸媽只是笑笑。從此媽媽對她還真不再事事過問了。

率領全班同學罷考

中專三年級期末,由於全班忙著排練新年晚會,都沒好好複習。有幾個同學向嬋嬋班長訴苦,希望她向老師爭取下學期再考。

嬋嬋聽了覺得有道理,與其全班都考不及格,還不如寒假裡好好複習,開學後考個好成績。但這種“非分”的要求沒有得到校方理會,考試如期舉行,那天,試捲髮下來後,嬋嬋第一個起身交了白卷,接著另幾位班幹部也相繼出去。就這樣,全班同學在班長的帶領下,幾分鐘之內都跑出了教室。

苟嬋嬋 苟嬋嬋

嬋嬋說她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出去的時候,感覺自己特帥。最後,事情當然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痛斥以及嬋嬋的痛哭流涕中結束的,她問媽媽:“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去跳海,我還能孤獨地活著嗎?”嬋嬋說如果時光倒流,她還會那樣做,因為她太在乎身邊朋友的感受。

直言不諱有“戀父情結”

她苟嬋嬋在一個極傳統的家庭里成長,父親掙錢養家,母親相夫教子,完全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雖然她從小就很優秀,但母親卻從不嬌縱她,而是篤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封建親子原則,直到嬋嬋十七歲時還揍得她到處跑。

奇怪的是,媽媽越打她,嬋嬋越愛家。她心裡對感情有明確的排序,親情第一,友情次之,愛情排最後。

嬋嬋甚至直言不諱自己有嚴重的“戀父情結”。她說父親雖然個子不高長得也不帥,但父親為家庭努力打拚的勁兒、父親的不善言辭甚至大男子主義都讓她敬佩。

最想感謝的人

苟嬋嬋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她最想感謝的人一位是教會她認識民間舞的靳苗苗老師,另一位是告訴她怎樣做一個好演員的田露老師。從這兩位老師那裡,苟嬋嬋逐漸認識到,僅僅把動作做到一絲不苟、把技巧難度提高,對民間舞的表現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充沛的熱情才是民間舞的根本,笑容不僅是在臉上,更應該是在心裡,而好的演員要能夠找到舞蹈中的情感爆發點,把感情通過這些點釋放出去。還有一位就是馮雙白老師,他給了苟嬋嬋很多機會,讓苟嬋嬋有幸能夠多次參加中國文聯、中國舞協組織的各種演出和慰問活動。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嬋嬋。

崇拜的偶像

苟嬋嬋從小就一直崇拜楊麗萍,並無數次幻想過希望有一天能夠與她同台演出。

最喜歡的一本書

苟嬋嬋最喜歡的書是黑澤明的自傳《蛤蟆的油》。該書是說深山裡有一種蛤蟆,人們抓到它後,將其放在鏡前,蛤蟆一看到自已醜陋不堪的面目,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是治療燒燙割傷的珍貴藥材黑譯明自喻是只站在鏡前的蛤蟆、很有寓意。

2008年,苟嬋嬋依然是只“績優股”,穩步上揚的她決不在一件事還未有定數時放空槍,只因她懂得做事先做人。天道酬勤,成功背後又有幾人知道她私下用的功、用的心,正如苟嬋嬋自己的那句座右銘“能力有限,努力無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