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竹

芸香竹

芸香竹竿高2—5米,直徑0.5一1.5厘米;節間長30—50厘米,幼時被白蠟粉,並生有伸展或貼生,生於海拔300—500米的石灰岩石山上。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芸香竹

種拉丁名:MonocladusamplexicaulisChia

芸香竹墨線圖芸香竹墨線圖

介紹

稈高2~5m,徑0.5~1.5cm,節間長30~50cm,幼稈被白蠟粉及棕色或淡色的小刺毛。籜鞘被短絨毛及暗棕色小刺毛;籜耳寬鐮刀形,常外彎,邊緣具長1.5~2mm的剛毛,其中一枚籜耳常為籜葉基部所掩蓋;籜舌全緣;籜葉斜心形或斜的窄心形,基部二圓形裂片下延抱莖。分枝長0.5~3m;葉片通常長25~40cm,寬4.5~8cm,背面被短柔毛;葉鞘被毛,葉耳寬卵形,斜舉,常一面臌出,邊緣具6mm的剛毛。竹稈除作造紙原料外,常用作圍籬、豆桿和編制農具等。
分布:廣西,生於石灰岩山上。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單枝竹屬
屬拉丁名:Monocladus

本屬特徵:亞灌木狀竹,具短頸粗短型根狀莖。稈單叢生,實心。尾梢懸垂或半攀援狀;節稍隆起;分枝皆單一,實心,約與主稈近等粗。稈籜宿存,革質;籜耳大,暗紫色,近鐮刀形或寬鐮刀形;籜舌較短,籜片直立或外展。葉片大型,近革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基部近截形,脈間橫小脈明顯。花枝側生或自葉枝頂端發出。花序續次發生,假小穗數枚簇生,由鞘狀苞片腋內抽出。原葉具二脊;苞片數枚,全具芽。小穗含5—9花,僅頂生一小花不育;小穗軸脫節於諸小花間;空穎2片;外稃近革質;第一小花的內稃近革質,且略長於其外稃,其餘小花的內稃膜質且遠短於其外稃;鱗片3片,無毛;雄蕊6,花絲分離,藥隔頂端不伸出;子房無毛,花柱極短,柱頭3,羽毛狀。果未見。花期4—6月。少種屬。竹稈為上等造紙原料,竹葉可作馬、洋青飼料。也可用作石灰岩山綠化的先鋒竹種。

本屬生境:生於石灰岩石山上或山地密林下。海拔300—800米。

本屬分布:廣東:陽山。廣西:東蘭、陽朔、龍州、憑祥市郊。海南:崖縣、保亭、瓊中、萬寧。

本科概:該科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約有660屬,9000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約有230屬,1500種,分布於全國各地,其中15屬為我國特有屬。

芸香草
芸香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