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荄

花荄

歷有益昌縣、西昌鄉、花街場等古稱,於民國37年(1948年)正式更名為“花荄鎮”【花荄鎮是秦並天下時花衡芝將軍帶兵在此征戰,安營紮寨,並以當地盛產的青花石修建長500多米的街道。 全鎮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轄益昌、文星、勝果三個社區,22個行政村2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7000餘人,其中農業人口35000餘人,勞動力人口30150人,城鎮人口32000人。 現已建立“水稻制種、水果、蛋雞、生豬、肉兔、水產、農資”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個,其中以安縣聖康蛋雞養殖協會、森泰農業開發公司打造的蛋雞養殖產業帶,已形成規模,養殖蛋雞達120萬隻,產值突破1.56個億。

文星閣文星閣
[英] Huagai
花荄鎮坐落在安昌河流域沖積平原的腹心地帶,是新縣城安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安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是省級小城鎮建設重點示範鎮,是全國有名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歷有益昌縣西昌鄉、花街場等古稱,於民國37年(1948年)正式更名為“花荄鎮”【花荄鎮是秦並天下時花衡芝將軍帶兵在此征戰,安營紮寨,並以當地盛產的青花石修建長500多米的街道。後人為紀念花衡芝將軍,以青花石修建的街道謂之“花街”。因“街”字欠雅,本地紳士根據《漢書》“清陽浮動,根荄以遂”之句,取其“春風和煦,草木萌動”之意,更“街”為“荄”,後稱“花荄鎮”。】,據今已有1658年歷史。
全鎮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轄益昌、文星、勝果三個社區,22個行政村2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7000餘人,其中農業人口35000餘人,勞動力人口30150人,城鎮人口32000人。
可耕地面積31081畝,系淺丘、平壩交錯地區。農業已形成水稻制種、水果、蔬菜、蛋雞、水產、蠶桑、商品豬、花卉等八大具有規模效益型經濟的特色農業。
工業已形成了“建築、建材、絲綢、包裝、木器加工、畜禽飼料”等六大主導產業,其中以春泉茶廠、鑫源絲綢有限公司、鄭氏家俱廠、華潤家俱廠、銘達建材廠、OK飼料廠等18家鎮屬規模企業。
現已建立“水稻制種、水果、蛋雞、生豬、肉兔、水產、農資”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個,其中以安縣聖康蛋雞養殖協會、森泰農業開發公司打造的蛋雞養殖產業帶,已形成規模,養殖蛋雞達120萬隻,產值突破1.56個億。水稻制種(12000畝)、水果(3200畝)、蔬菜(4000畝)、蛋雞(120萬隻)、水產(4500畝)、蠶桑(800畝)、商品豬(66000頭)、花卉(3000畝)。
境內有遠近聞名的建於清代歷時數十載的省級文物文星閣,有香火旺盛的宗教聖地甘露寺,吸引各地香客信徒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花荄正抓住新縣城建設和中國科技城建設的大好機遇,奮力前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