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放春

花放春

《花飛香》即《林蘭香》;《花放春》即《繡戈袍》。《林蘭香》和《繡戈袍》中並無明顯之性描寫,這對於明清的禁毀小說來說是極少見的。然《花飛香》和《花放春》中卻有較多穢筆。就其文章中的性描寫,不僅沒有游離於文章之外,反而對書中人物及內心的刻畫更加深入,因此更能反映作者之本意。從書中的性描寫看,並不象今人之肆加,因此《林蘭香》、《繡戈袍》極有可能是當時的書甲為能出版而做的該名刪瓤。由於本人手頭是排印本,因此不敢妄加斷言。今起陸續在“古典小說之家”貼出《花飛香》和《花放春》,與各位共同探討。

《花放春》

[清]風月軒入玄子 其實就是《繡戈袍全傳》(清)隨園主人

作者之謎

據 此 書 的〈繡 戈 袍 序 言〉,《 繡 戈 袍 全 傳》 為 隨 園 主 人 著, 自 為 假 托, 然 不 詳 作 者 為 何 人, 亦 無 法 確 定 作 於 何 時, 僅 知 本 書 之 寫 成 刊 印, 當 在 清 乾 隆 以 後。 據 鄭 振 鐸〈巴 黎 國 家 圖 書 館 中 之 中 國 小 說 與 戲 曲〉、 劉 修 業《 古 典 小 說 戲 曲 叢 考》、 柳 存 仁《 倫 敦 所 見 中 國 小 說 書 目 提 要》 介 紹, 巴 黎、 倫 敦 有 本 書 的 藏 本。 巴 黎 藏 本 為 廣 州 五 桂 堂 坊 刻 本, 封 面 標 有“ 大 明 奇 書”、“ 繡 戈 袍 全 傳”、“內 附 斗 寶 雞”、“ 省 城 五 桂 堂 梓” 字 樣。卷 首 之 序, 無 題 署, 次 為“ 繡 戈 袍 真 本 目 錄”, 後 有 繡 像 20 幅, 並 有 題 詞。 正 文 卷 端 題“ 江 南 隨 園 主 人 著”、“ 古 番 曾 放 翁 校 正”。 倫 敦 所 藏 則 為 福 文 堂 刊, 與 五 桂 堂 本 略 同。中 國 天 津 師 范 大 學 圖 書 館 亦 收 有 福 文 堂 本, 後 又 有 大 中 華 書 局 排 印 本, 改 題《 真 倭 袍》, 又 名《 果 報 錄》。 署“ 錢 塘 袁 枚 著”, 序 則 托 為“ 乾 隆 52 年 (1787) 後 學 蔣 苕 生”所 作。
據《 中 國 古 代 小 說 百 科 全 書》該 詞 目 的 作 者 補 之 謂, 此 書 的 內 容“ 以 唐 雲 卿、 劉 素 娥、 王 廷 桂 的 故 事 為 主, 而 以 戈 國 交 戰 事 為 陪 襯。 戈 袍 系 明 嘉 靖 時 戈 國 進 貢 的 稀 世 珍 寶, 嘉 靖 帝 將 其 賜 給 老 臣 唐 尚 傑。唐 有 七 子 一 女, 唯 子 雲 卿 及 女 金 花 家 居 侍 親。 小 說 以 此 線 索, 描 寫 了 幾 個 家 庭 的 恩 怨, 並 引 出 戈 國 進 犯, 最 後 才 獲 平 定。”補 之 評 此 書“ 頭 緒 紛 繁, 文 筆 粗 疏, 地 理 位 置 尤 為 錯 亂。”彈 詞 有《 倭 袍 傳》, 一 名《 果 報 錄》, 情 節 相 似, 孰 為 早 出, 難 以 遽 論。

簡介

●《繡戈袍全傳》
又名《真倭袍》、《果報錄》。全書八卷四十二回。題“隨園主人著”。刊本。開頭有序文,但沒有著作序人。接下來是“繡戈袍真本”目錄。再接下是二十幅圖像,半葉一幅,分為上下兩欄,上欄約占全頁的四分之一,是文字,為像贊,下欄為圖像。正文卷端題“繡戈袍真本”,有“江南隨園主人著,古番曾放翁校正”字樣。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版心鐫有“繡戈袍真本”。尚有福文堂刊本,半葉十行,每行亦為二十字,有十幅圖,內扉頁上端橫刻“大明奇書”,正中刻“繡戈袍全傳”,右欄刻“內附半寶雞”,左欄刻“福文堂梓”有序,同樣不題作序人。該刊本現藏巴黎國家圖書館、英國博物院。另有上海大中華書局排印本,改題《真倭袍》,又名《果報錄》,題“錢塘袁牧著”首序,最後題“乾隆五十二年館後學蔣苕生稱序”。書內有“又是江南路面,正是後來我朝乾隆皇上屢下的地方”語,故推測其成書最早也應在乾隆末年。現行世的有寶文堂書店校勘的、於八九年出版的簡體字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