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到嶺南無月令:居巢居廉及其鄉土繪畫

二、十香園中的畫苑 二、居派繪畫的影響 三、居派繪畫的流弊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平裝: 53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32555482, 7532555488
條形碼: 9787532555482
尺寸: 23.8 x 16.8 x 3.4 cm
重量: 998 g

作者簡介

陳瀅,廣州藝術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
策劃主持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數百個,其中的一個大型陳列展覽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獎項。主編博物館的專業圖書四十多種,其中數種獲全國及地方的優秀圖書獎項。策劃、主持博物館的學術研討會十多場。
發表美術史論研究、博物館學研究方面的著述160萬字。個人專著先後三次獲得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主要論著有:
《陳瀅美術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走近繆斯——歐洲博物館巡禮》,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嶺南花鳥畫流變:1368-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文博探驪》,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花到嶺南無月令——居巢居廉及其鄉土繪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內容簡介

《花到嶺南無月令:居巢居廉及其鄉土繪畫》將二居放在廣州——珠江三角洲——嶺南的“歷史圖像”中,將二居的鄉土繪畫放在中國繪畫歷史的框架之中,來展開對二居繪畫藝術的整體解讀。作者特別關注二居鄉土繪畫中“地域色彩”與“嶺南風格”的意義,致力於探討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中,所產生的不同的地域藝術的個性特徵,對於藝術個案研究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居巢、居廉是19世紀中後期兩位具有鮮明地域風格的畫家,在他們的鄉土繪畫中,以純粹的"嶺南風格"自成面貌。

目錄

引論
一、嶺南的歷史地理概況
二、珠江三角洲的開發
三、嶺南文化的黃金時代
上篇 嶺南畫家:沉浸在鄉土田園之中
第一章 花田花海畔生長——隔山早期
一、花田與花城
花田中的隔山鄉/花城廣州/花果之鄉
二、以花作衣、食香衣果
素馨茉莉天香國/嶺南佳果,平民所食/迎春花市與人日探花
三、書香人家
家族世系/翰墨書香/早年的居巢居廉
四、繪畫母題的生成
一方水土一方人/地域對於藝術的影響
第二章 青山綠水問輾轉——廣西時期
一、流寓廣西
侍宦粵西/滯留桂林
二、追隨張敬修
結交張氏/轉戰廣西/幕僚清客
三、在廣西明麗的風光中
二三月行灕江中/環碧園的風雅/宋、孟的影響
四、桂樹梧藤下的畫跡
居巢的畫跡/居廉的畫跡/倦遊知還
第三章 南粵名園中流連——東莞時期
一、南粵名邑東莞
富饒美麗之鄉/人文薈萃之地/詩畫傳家的張氏家族
二、嶺南名園可園及道生園
清幽覽遠/嶺南情趣/昔耶室主居巢/道生園常客居廉
三、居巢居廉藝術的輝煌時期
居巢:藝術鼎盛時期/居廉:精品迭出時期/二居為張氏家族創作的圖畫
第四章 家鄉田園裡安居——隔山晚期
一、花叢里的十香
十香之名/十香移/月在荔枝樹上,人行茉莉花中
二、十香園中的畫苑
居巢:最後的藝術時光/居廉:漫長的繪畫生涯/居門弟子與“隔山畫派”
三、十香園外的風光
河南、花埭的名園名人 瑤溪二十四景詩/居巢居廉的交遊
下篇 鄉土繪畫:花色水氣的靈動寫照
第五章 以鄉土田園的景物入畫
一、花開四時、香飄四季一花卉草蟲圖
嶺南多花/花間昆蟲/花卉新語
二、食無常味,菜有餘香一果蔬魚蝦圖
日啖荔枝三百顆/園蔬有味總清真/水中膏物
三、祥和安樂歡快——時令風俗圖
歲時花卉圖/美食佳肴圖/民間娛樂圖
第六章 創清新水靈的圖式語言
一、宋人骨法元人韻
不能形似那能神/對景寫生/融工筆寫意之長
二、小巧玲瓏中的韻致
小品形制/園林印記/以小見大
三、水色流淌、水光閃爍
撞水撞粉/水色沒骨
第七章 嶺南本土風格的成熟
一、居巢與居廉繪畫的比較
居巢的文人繪畫/居廉的畫人繪畫
二、中國花鳥畫歷史的回顧
中國花鳥畫概述/嶺南花鳥畫流變
三、居巢居廉繪畫的意義:嶺南本土風格的成熟
鮮明的地域色彩/“水文化”的氣質/本土風格的成熟
餘論:居派繪畫的流風
一、居氏門下的俊傑
二、居派繪畫的影響
三、居派繪畫的流弊
結語
主要徵引文獻及參考書目
圖版目錄
圖版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