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石蜂蟲

芋石蜂蟲

Sci. S. 1.國內分布:東海西部。

基本信息

芋石蜂蟲
學名:Lithomelissa buetschlii Haeckel,1887
中文名:芋石蜂蟲
中文拼音:Yù Shí Fēng Chóng
分類等級:種
中國特有:是

分類信息


編號:

2643

拉丁目名:

NASSELLARIA

中文目名:

罩籠蟲目

拉丁亞目:

CYRTOIDEA

中文亞目:

籠蟲亞目

中文科名:

三肋籠蟲科

拉丁科名:

Tripocyrtidae

中文屬名:

石蜂蟲屬

拉丁屬名:

Lithomelissa

拉丁種名:

buetschlii

定名人:

Haeckel

年代:

1887

中文名:

芋石蜂蟲

原始文獻:

Rep. Sci. Res. H. M. S. Challenger, Zool., 18: 1207, pl. 56, fig. 1.

國內分布:

東海西部。

國外分布:

中太平洋。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二卷 罩籠蟲目 稀孔蟲目:138

形態描述

殼平滑,有淺頸縊。兩節殼大小之比為長5:6,寬4:5。頭呈卵形。後頭角一根,很瘦小,貼頭壁向上生出,並略高出頭部。本種額角按 Haeckel 的標本有一根,但本標本尚未清楚看到。胸部圓筒形,或基部收窄而呈長圓形。胸口截平。頭胸兩節具大小相異、排列不規則、並略呈圓形的小孔。胸部上方有3棘,圓錐形,或已變成格孔狀的翼。
標本測量(um) IOAS-R197,頭長40、寬32,胸長60、寬38。
標本採集地 東海29°30′N,124°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