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赫勒·哈格派

艾赫勒·哈格派,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分支之一。系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真理派”。因該派相信阿里為“永恆真理”的化身、天啟的唯一傳達者、諸先知需通過阿里才能獲得天啟,故名。

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分支之一。系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真理派”。因該派相信阿里為“永恆真理”的化身、天啟的唯一傳達者、諸先知需通過阿里才能獲得天啟,故名。舊譯“阿里伊拉希派”,為“艾赫勒·哈格派”的訛誤。該派原屬早期什葉派中的極端派“歐魯揚派”('Ulygniyyah),相信阿里為“天神”,穆罕默德為天神的使者,因其偏頗觀點,經常遭到正統的什葉派的譴責,但仍得以生存和發展。艾赫勒·哈格派的名稱約出現於15世紀,為中亞黑羊王朝(1380~1468)的突厥部落民首次使用。該派為秘密教派,其教義中既有什葉派信仰成份,也有蘇菲派、摩尼教飛瑣羅亞斯德教的影響。宗教組織較為鬆散,分為許多社團,據說有12個譜系和諸多分支。主要信仰為化身之說,相信在太初之前,天神隱藏於一顆珍珠里,經過7次化身,顯現為創世神哈萬達加、阿里等7代天神;天神的每次顯現皆為世人帶來宗教知識,依次為伊斯蘭教法、蘇菲修持方法、神智知識、真理知識等,伴之以四五位天使,自天神的神質中流溢而出。該派將世人區分為兩類:一類由黃泥做成,是好人,一類由黑土做成,是壞人。有信仰轉世和末日審判之說,認為世人要經過1001次轉世:好人每轉世一次便得到一次淨化,受苦愈多,離天神愈近,前景愈光明,並終將進入天園,而壞人將永久處在黑暗之中,並在末日審判時被消滅。該派有一系列獨特的禮儀、制度。強調集體生活、集體禮拜,便於克服困難。經常舉行迪克爾贊念儀式,伴以音樂,達到心醉神迷狀態,甚至在熾熱的火炭上穿行。禮拜時還舉行獻祭,祭品分為生祭(雄性的牛、羊、雞等)和熟祭(糖、麵包等,由參加者分享祭品)。嚴守齋戒,齋期為3日,在冬季舉行。開齋時舉行歡宴。內部實行導師制,選定導師的儀式在嬰兒出生時舉行,確認與導師的血親關係,不得與導師的家屬通婚。男女信徒之間互以兄弟姊妹相稱,團結互助,一致對外。信徒主要分布於伊朗西部的庫德人及伊拉克北部和土耳其西南部的土庫曼人和庫德人中間。 (吳雲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