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沖[教育碩士、博士生導師]

艾沖[教育碩士、博士生導師]
艾沖[教育碩士、博士生導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艾沖,男,生於1955年1月,陝西省周至人。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和香港公開大學。現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是中國邊疆史和歷史地理學。

基本信息

教學科研工作

艾沖[教育碩士、博士生導師] 艾沖[教育碩士、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歷史地理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教學領域,先後為本科生、專科生講授中國歷史地理、歷史人文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中國郵驛史概述、中國人文旅遊概論、中國長城史研究專題、人文旅遊地理學、中國長城文化史、中國郵驛文化史、中國古代都城通論等十餘門課程,為研究生講授歷史地理專題研究、歷史軍事地理、唐代政區研究、歷史政治地理等門課程。曾獲優秀教學教育實習帶隊教師獎、校教學質量優秀獎。在科研領域,迄今在權威級、核心級、重要級、一般級期刊上公開發表有關歷史地理學和漢唐歷史研究的學術論文近百篇。

主要從事歷史人文地理學和中國邊疆史的研究,尤其是側重於長城歷史地理、歷代政區演變、邊疆歷史地理和歷史交通地理的研究。對戰國魏長城的空間分布、秦代長城的起始地與終止地所在、北朝諸國長城的實際走向、隋代長城起訖地考證、明代長城沿線軍事區域的分劃、古長城遺蹟時代考證等課題研究,取得一系列新進展和新成果。提出明代長城沿線防區數量應是十三軍鎮(而非九鎮)的觀點,尤其是古長城演變時段的研究成果,為歷史自然環境變遷諸課題研究提供了客觀的年代標尺,推動有關沙漠化進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天然植被變遷、土地利用等研究工作的進步。通過對南北朝、隋唐時期總管區和都督區的系列考察,率先提出“總管區 / 都督區”實乃隋唐時期地方行政區域的第一層級之觀點;完成榆關、渝關、潼關、白土關、金鎖關等古代軍事要塞的定位與變遷研究。科研成果先後獲得1993年度陝西省首屆“歷史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1996年度陝西省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998年度陝西省人民政府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現正在從事歷史時期西部生態環境與土地利用變化的研究工作。

科研項目

1.主持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鄂爾多斯高原歷史地理研究》。

2.主持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隋唐時期北部邊疆治理研究》。

3.主持2006年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公元7-9世紀鄂爾多斯高原地區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演變互動關係研究》。

4.參與研究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明清以來鄂爾多斯高原地區農牧業生產相互關係及演替形式研究》(侯甬堅教授主持)。

5.參與研究2003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古代畜牧業生產影響環境變化的實例研究(以鄂爾多斯高原為例)》(侯甬堅教授主持)。

6.參與研究國家2003年自然科學重大基金項目:《歷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對西部環境的影響:途徑、方式和力度》(侯甬堅教授主持)。

專著和論文

(一)專著

1、《明代陝西四鎮長城》,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2、《中國的萬里長城》,三秦出版社,1994年出版。

3、《西北城市發展與環境演變研究》,西安地圖出版社,2004年。

4、《唐代都督府研究》,西安地圖出版社,2005年。

5、《中國古長城新探》,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6、《公元7-9世紀鄂爾多斯高原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演變互動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二)參編

1、《古今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2、《中國歷史地理簡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兩唐書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三)部分論文

1、《論唐代後期沙陀突厥東遷的四個問題》,《民族研究》,2004年第1 期。

2、《論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數量與分布》,《民族研究》,2003年第 2期。

3、《唐代河曲‘六胡州’治城的探索》,《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4、《關於唐代單于都護府的兩個問題》,《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5、《唐代河西地區都督府建制的興廢》,《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

6、《唐代靈、鹽、夏、宥四州邊界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1期。

7、《論毛烏素沙漠形成與唐代“六胡州”土地利用的關係》,《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8、《唐代河西地域都督府建制的興廢》,《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

9、《唐代東突厥羈縻都督府的置廢與沿革》,《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2期。

10、《論唐代“河曲”地域的都督府政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1期。

11、《清代雍正乾隆時期隴中地區的水利開發與土地利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3期。

12、《唐代安北都護府遷徙考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13、《隋唐“榆關”和“渝關”考辨》,《中國方域》1998年第4期。又全文轉載於《中國地理》1998年第10期。

14、《關於寧夏明長城的幾個問題》(筆名孫盼芝),《山東師大學報》1996年增刊。又全文轉載於《中國地理》1997年第01期。

15、《唐代“河曲”人類經濟活動影響環境的力度及原因探析》,《陝西師大學報》,2006年第1期。

16、《唐代前期都督府建制並不存在“軍政時期”》,《社會科學評論》2008年第1期。

17、《論唐代“河曲”內外駐防城群體的分布及其歷史作用》,《唐史論叢》2008年第10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