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衰愛弛

色衰愛弛

色衰愛弛(拼音:sè shuāi ài chí)色:姿色、容顏;弛:鬆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寵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會遭到遺棄。指男子喜新厭舊。成語出自戰國韓非《韓非子·說難》: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

基本信息

釋義

色:姿色、容顏;弛:鬆懈,衰退。

指靠美貌得寵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會遭到遺棄。指男子喜新厭舊。女子因姿色衰退而使受到的寵愛減退。

出處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 衛君…及 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韓非子·說難》 謂因容顏衰老而失去愛寵。《韓非子·說難》:“ 彌子 色衰愛弛,得罪於君。”

史記·呂不韋列傳》:“不以繁華時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

《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十年》:“初,上之誅 韋氏 也, 王皇后 頗預密謀,及即位數年,色衰愛弛, 武惠妃 有寵,陰懷傾奪之志。”

成語故事

韓非子·說難》: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教哉!為母之故,亡其刖罪。“異日,與君游於果圍,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故有愛於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於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後說焉。

詩文典籍

史記·三十世家·外戚世家

色衰愛弛 色衰愛弛
罕稱命,蓋難言之也。非通幽明之變,惡能識乎性命哉?太史公曰:秦以前尚略矣,其詳靡得而記焉。漢興,呂娥姁為高祖正後,男為太子。及晚節色衰愛弛,而戚夫人有寵,其子如意幾代太子者數矣。
史記 ·七十列傳·呂不韋列傳

時蚤自結於諸子中賢孝者,舉立以為適而子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不以繁華時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

資治通鑑·唐紀·唐紀二十八 

侍楊思勖討之。思勖募群蠻子弟,得兵十餘萬,襲擊,大破之,斬叔焉,積屍為京觀而還。初,上之誅韋氏也,王皇后頗預密謀,及即位數年,色衰愛弛。 

韓非子·說難 

其刖罪。"異日,與君游於果圍,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 

宋史·列傳·卷二百一十八

哀生於愛,愛生於色。今君愛何從生,哀何從出乎?"庭式曰:"吾知喪吾妻而已。吾若緣色而生愛,緣愛而生哀,色衰愛弛,吾哀亦忘,則凡揚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為妻也耶?"軾深感其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