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形式

舞蹈形式

舞蹈形式指表現舞蹈作品思想內容的舞蹈語言、結構、體裁等藝術手段。

舞蹈形式

內容

舞蹈形式
dance forms

指表現舞蹈作品思想內容的舞蹈語言、結構、體裁等藝術手段。
 舞蹈語言 主要由一系列能表現一定思想感情的舞蹈動作所組成。它是從社會生活、人的情緒狀態、自然現象中提煉加工,使之美化、節律化、造型化後形成的。它是舞蹈作品中表情達意、敘事狀物的最基本手段,是構成舞蹈形象的基礎。舞蹈藝術有別於其他藝術形式主要在於藝術語言的不同;在舞蹈藝術領域中,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舞蹈之所以千差萬別,也在於構成舞蹈語言的舞蹈動作、姿態在形態、節奏、動律和組織結構方面的差異。舞蹈語言要求形象化、性格化、情感飽滿、富於美感,必須生動、鮮明、凝練、集中,有獨特的個性。舞蹈語言主要可分抒情性的和敘事性的兩種。抒情性舞蹈語言的功能是抒發人物思想感情,表現人物性格特徵。敘事性舞蹈語言的功能是描寫人物行為,推動情節發展和揭示矛盾衝突。由於舞蹈藝術是以抒情性為其本質特徵的表現性藝術,敘事性的舞蹈語言也應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
 舞蹈結構 指舞蹈作品的組織方式和內部構造。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現作品主題思想的重要藝術手段。在藝術構思時必須考慮如何把一系列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情緒等分別主次、輕重、繁簡、先後,合理而恰當地加以安排和組織,使其既符合生活的規律,又適應一定體裁的要求,組成一個完整的舞蹈作品。舞蹈和舞劇作品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傳統式結構,又稱戲劇式結構,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結構形式。即按照情節內容發展的時間順序漸次展開,作品從開端、發展、高潮直至結局,層次遞進比較清晰,場次劃分也比較清楚。
②時空交錯式結構,或稱心理結構。其主要特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變化作為安排人物行動、展開情節事件的貫穿線,常採用正敘、倒敘、閃回等手法,把過去、未來與現實有機地交織在一起,便於在比較短的時間和篇幅里表現較為廣闊的生活內容和深刻的人物內心世界。
③篇章式結構。一般是由幾個既有聯繫又相對獨立的場景和段落組成。整個作品有統一的主題和貫穿性人物,其中每幕、每場都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近似於幾個樂章組成的交響樂和幾個篇章組成的組詩。在結構作品時,還應注意:
①要服從表現主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②要適應不同舞蹈體裁的要求,本身要完整協調;
③要尊重和適應民族的藝術欣賞習慣。
 舞蹈體裁 又稱舞蹈樣式,是舞蹈作品表達思想內容的外部形態。各種舞蹈體裁的形成,是人類長期藝術實踐的產物。舞蹈作者根據表現生活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從簡單到多樣,從低級到高級,不斷創造出各種各樣的體裁。舞蹈體裁,根據舞蹈不同的表演形式,可分為單人舞(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音樂舞蹈史詩、舞劇(芭蕾)等;根據舞蹈不同的風格特點,可分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根據塑造舞蹈形象的不同方法,可分為抒情性舞蹈、敘事性舞蹈、戲劇性舞蹈。

配圖

所屬分類

舞蹈
舞蹈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