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柏林

舞動柏林

2003年的1月,二百五十位兒童與二十五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少年,在柏林愛樂樂團的伴奏下,與編舞家羅斯通?馬爾多姆共同努力,完成了一場令人震撼的演出: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名作《春之祭》,而托馬斯?格魯伯和恩里克?桑奇?蘭許兩位導演則聯手拍攝了這次演出,《舞動柏林》用鏡頭記錄下了這次演出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在著名指揮家西蒙拉特爾先生的幫助下,德國愛樂樂團進行訓練的過程。這個樂團的成員組成很特殊,他們並非那些來自象牙塔,具備很高文化修養的人,而是來自鄉下的250個年輕人。他們剛開始並不懂得音樂,但是經過了艱苦嚴格的訓練之後,他們居然可以跳出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優美的小提琴聲音伴奏下,導演們忠實地記錄了整個培訓項目,同時也深入探究了整個柏林愛樂樂團排練的過程。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Simon RattleHimself----
Royston MaldoomHimself----
Susannah BroughtonHerself----
Marie TheinertHimself----
Martin EisentrautHerself----
Olayinka ShituHimself----
Volker EisenachHimself----
Miriam PechHerself----

導演介紹

托馬斯格魯巴1971年出生於柏林。完成政治學與東歐研究後,他開始在波斯坦電影電視學院(Academy of Film & Television,HFF/B)學習電影。1993年,他建立了孟菲斯製片廠,製作導演了短片和紀錄片。他的《舞動柏林》獲得了包括德國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在內的五項大獎,近作《亞洲之旅》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並在包括柏林電影節在內的多個電影節獲獎。

影片賞析

影片的主角都很年輕,20來歲。他們正叛逆但迷茫,他們喜歡有意無意地挑戰一切紀律,他們喜歡無聊地笑、說沒有意義的閒話但就是無法安靜下來,他們喜歡用心不在焉來掩飾恐懼和無助,而最為關鍵的是他們從不聽古典音樂,更何況是斯特拉文斯基和《春之祭》。他們就如同真實世界的人們,但是他們遇到了柏林愛樂的藝術總監Simon rattle,因為他打算召集一群沒有舞蹈基礎的年輕人,讓他們公開演出《春之祭》的舞蹈。
正如1000個哈姆雷特,這個團隊的年輕男孩女孩們有著自己獨特奇怪的參加理由。
過程很困難,因為他們沒有舞蹈基礎,他們對古典音樂好不熟悉,更可怕的是他們有年輕人的通病:漫不經心、自由散漫。而唯一讓他們感興趣的是跳舞似乎是好玩的,但最終連這個“好玩”也被剝奪了,因為編舞老師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他們:舞蹈是嚴肅、嚴謹的!要想獲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舞者要用心尊重舞蹈!
Simon Rattle和柏林愛樂卻感化了這群年輕人,也喚醒了他們的心靈,片中不時傳來的音樂片段時而悠揚綿長、時而不安律動、時而狂放暴躁,當無數雙手在音樂中扭動時,它顯得那么蠱惑人心,而當舞者在舞台上狂奔疾走時,音樂也達到高潮。仍是最初的叫囂嘶吼、仍是最初的粗野不羈,但一切又那么的不同了,所以,最後,演出成功了。

獲獎記錄

2004年巴伐利亞影展最佳紀錄片獎
2005年德國影展最佳紀錄片獎與最佳剪輯獎
2005年德國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獎
2005年美國納什維爾電影節音樂影片特別獎
2005年德國藝術影院行會最佳紀錄片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