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草[中藥]

舒筋草[中藥]
舒筋草[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舒筋草,中藥材名。本品為石松科植物石子藤石松的全草。全年可采,但以9月後采帶有孢子囊者為佳。功能主治為:①《四川中藥志》:能舒筋活血。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月經不調及腳轉筋。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舒筋活絡,消炎除濕。主治夜盲症,盜汗,風濕腰痛,小兒外感發熱。

基本信息

來源

本品為石松科植物石子藤石松的全草。全年可采,但以9月後采帶有孢子囊者為佳。

性味歸經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微甜,無毒。

功能主治

①《四川中藥志》:能舒筋活血。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月經不調及腳轉筋。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舒筋活絡,消炎除濕。主治夜盲症,盜汗,風濕腰痛,小兒外感發熱。

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援草本,長可達4米。主莖下部有葉疏生,葉鑽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膜質,灰白色,向上的葉較小,綠色,厚革質,有早落的膜質尖尾。營養枝多回二又分枝,末回小枝纖細,下垂,扁平,葉三列,兩列較大,貼生小枝的一面,三角形,另一列的葉較小,貼生於小枝的另一面的中央,刺狀。孢子枝從營養枝基部下側的有鱗片狀葉的芽抽出,多回二叉分枝,末回分枝頂端各生孢子囊穗一個。孢子囊穗圓柱形,多少下垂;孢子葉闊卵圓三角形;孢子囊近圓形。9月孢於成熟。

分布區域

分布華南、西南及湖北、湖南、福建、台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長於森林邊緣及灌木叢中。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1兩。

相關配伍

①治筋骨受傷後不能屈伸:舒筋草配豬筋燉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小兒盜汗:伸筋草、麥稈,煮水外洗。(《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化學成份

藤石松含α-芒柄花醇(α-onocerin)及二表千層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等萜類化合物。

相關論述

1.《四川中藥志》:能舒筋活血。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月經不調及腳轉筋。

2.《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舒筋活絡,消炎除濕。主治夜盲症,盜汗,風濕腰痛,小兒外感發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