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宮鎮

舊宮鎮

“舊宮”因“舊衙門行宮”得名,舊宮鎮是北京市大興區14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大興區北部。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舊宮鎮,(北)京福(州)公路穿越境域西部,距(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2公里。有區級公路6條,13.8千米。有鎮級公路6條,14.7千米。建有舊宮程控電話分局,裝容量10萬門,電話人戶率95%。鎮政府駐地舊宮村。轄11個自然村,19個行政村、7個居民委員會。有8761戶、2.2萬人,其中男1.08萬人,女1.12萬人;農業人口1.15萬人,勞動力4303人;少數民族人口310人。外來人口3.42萬人。人口密度為875人/平方公里。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4.7億元,財政收入4907萬元,農民入均純收入11800元。經濟以工業為主。

自然地理

地貌

鎮域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6.5公里。面積29.05平方公里,是大興區轄域面積最小的鎮。地處永定河洪沖積平原,地貌低平,北高南低,海拔32-35米。涼水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鎮域東部,境內流長3.5公里。小龍河自西向東流經鎮域北部,境內流長2公里。有主幹排灌渠道14條,地下水埋深16.8米,年均降水量511毫米。土壤為褐土類黃土種。全鎮林地面積342.3公頃,林木覆蓋率27.3%。

河流

舊宮鎮地處市區南郊,西與豐臺接壤,北與朝陽毗鄰。舊宮鎮囊括在永定河衝擊平原之中,海拔24–46公尺。西北高,東南低,地勢較為平坦。鎮內有涼水河橫穿東北部,小龍河流經北部在舊宮村東匯入涼水河。涼鳳灌渠縱貫南北。

氣候

氣象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雨量650毫米,多集中在六、七、八三月。今年乾旱少雨,地下水位在15–20米。全年平均氣溫11.8℃,無霜期179天,日照約2600小時。河流封凍期約60天,地濕13.8℃。土壤為石灰性衝擊母質,土層較厚,呈鹼性質應,PH值在7–8,土壤質地主要是輕壤土。

工業

概況

2002年工業園區已有入區企業45家,年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三家,分別是中石統–潤滑油、泰洋鋁業、寶島印刷公司。入區項目均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項目,保證了企業市場占有率和可持續發展,2002年工業小區完成銷售收入3.5億元,利稅2600萬元,吸收本地區勞動力達1600餘人。2001年,獲農業部頒發的“鄉鎮企業示範小區”稱號。
2002年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9.8%。以包裝、印刷、建材、服裝、醫藥、食品、化工為主,形成8個生產門類。全鎮有工業企業476家,其中集體企業4家,個體私營企業419家,股份制企業22家,其他企業31家。從業人員1.3萬人,固定資產原值8.5億元。工業總產值、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10.1億元和9.2億元,均居全區第三位。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民營、三資企業,占94.2%。有民營科技企業23家,年產值1.9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8.8%。有三資企業14家,全年實現出口交貨值2520.6萬元。

重點企業

重點企業有:北京蕾波製藥廠,生產的“婦復春”保健藥品,2002年銷售收入2042.7萬元,利稅1225.6萬元;吉百利食品有限公司,外商獨資企業,主要產品“吉百利”牌朱古力;北京貝羅珍有限公司,北京市十大服裝名牌企業,生產的西裝為北京市十大名牌產品之一;北京日上安全設備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日上”牌系列防盜門,銷售收入近億元,2001年開發生產了可視系統,防火門等。其他知名產品還有北京牌高級旅行車、立體拼花水磨石、神牛牌三輪車、孚美特潤滑油以及設在舊宮鎮的北京全聚德烤鴨集團公司食品廠生產的“真空烤鴨”、北京南模波紋管有限公司生產的“s型金屬多層波紋管補償器”等。其中“神牛”牌三輪車被評為北京市著名商標。鎮屬工業園區1個,規劃占地面積60公頃,已開發58公頃,已入區企業55家,投資總額6億元,其中2002年新增企業189家,引進資金1億元。被評為北京市第三批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

依託工業大院發展

在工業小區的帶動下,村級衛生大院蓬勃發展,目前已發展具備一定規模的村級工業大院12個,落戶企業160家,占經濟總量的48%,各村依託工業大院的發展,農民從事二、三產業人數大大增加,共建二、三產業專業村4家,提高了農民收入。

農業

概況

全鎮耕地面積1.9萬畝,人均耕地1.7畝。糧經作物比為2:8。其中糧食1500畝,全部為噸糧田。2000年糧食總產312萬公斤,平均畝產901公斤。蔬菜種植面積2210畝,其中保護地308畝,年產量l436.5萬公斤。有果樹3607畝,花卉苗圃723畝,青貯2420畝。2000年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5%,其中奶牛業占30%。有奶牛養殖小區4個,年末存欄乳牛1622頭,占全區的17.2%;年產鮮奶617萬公斤,占全區的22.2%,均居全區第一位。南小街三村奶牛養殖小區,入區農戶42戶,存欄奶牛400頭。被評為2000年度大興區模範養殖小區和北京市一級養殖小區。新建烏雞養殖小區1個,存欄烏雞1.2萬隻。有規模豬場10座、雞場1座。年產商品豬1.2萬頭,家禽12.5萬隻,鮮蛋5.4萬公斤。成魚捕撈量10.5萬公斤。農業發展向都市型高效農業轉變,形成三園二區的區域經濟格局。

三園

三園是:①廡殿、南場村旅遊觀光採摘園。占地1200畝,建有櫻桃園、李子園、杏園、葡萄園和3000米葡萄長廊。②舊宮四村綠天使精品採摘園。集採摘、休閒為一體。占地100畝,投資50萬元。新建現代化日光溫室50畝,建有果樹精品園和蔬菜精品採摘園引進美國紅提葡萄、水晶梨、黃金梨、瑞光5號和瑞光18號桃、黑寶石和綠布朗李子、美國大白杏、金太陽杏、東棗等名貴品種;特菜品種達15個,有櫻桃番茄、荷蘭七彩椒、墨西哥食用仙人掌、香椿等。畝產值均在2萬元以上,年產值可達150萬元。③南小街二村果樹精品園。又名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大興舊宮示範基地。占地800畝,投資264萬元。以生產新、奇、特果樹品種為主,有美人指、黑鐵球等葡萄品種12種,梨品種有八月紅、黃金梨等6種。

二區

①舊宮蔬菜高科技示範區。占地200畝,有現代化日光溫室38畝,投資250萬元。以引進名、特、優、新、奇蔬菜品種為主,年產值達140萬元。②南小街三村奶牛養殖基地。建有4個奶牛養殖小區,依託北京三元公司建立南小街奶站,形成鮮奶加工、銷售產業鏈。2002年,由於房地產、污水處理廠、五環路、航天城建設用地,農業生產用地大幅減少,農業格局由原來的糧、飼、畜型逐步向園林化種植方向發展,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強,果樹苗木面積也相應增多。2002年農業總產值5031萬元。其中畜牧業產值2571萬元,林果業產值1020萬元,蔬菜產值1044萬元,青貯飼料產值396萬元。鮮奶產量1095萬公斤,生豬6000頭,蔬菜產量666.7萬公斤,果品40萬公斤,青貯飼料1590萬公斤。

建築業概況

1990年1月,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產規模的逐漸擴大,人民生活日益提高,該鄉已具備向城市化邁進的種種條件,經市政府批准,舊宮鄉改稱為舊宮鎮。同年,舊宮鎮利用集資方式,在紅星區首創住宅合作社,在住房改革的道路上率先邁出了第一步。1991年11月,大興縣第一個住宅合作社––舊宮住宅合作社落成,縣委副書記焦志忠同志到會剪彩並講話。“九五”期間以房地產開發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異軍突起,成為新的支柱產業。五年中新建小區6個,建築面積25萬平米,吸引外來入口2400人。由於房地產開發的巨大成功,帶動了全鎮商業、交通運輸業、建築建材業、餐飲服務業、金融業、娛樂業、通訊郵電、光纜電視、物業等各個行業的發展,城鎮化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迄今為止全鎮共建小區26個,建築面積268.51萬平方米。
德茂小區建築面積13.1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85年
康福園建築面積0.4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3年
清欣園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3年
清逸西園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4年
清和園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5年
清樂園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5年
隆田物業建築面積1.98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5年
開興義物業建築面積9.2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6年
清逸園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7年
佳和園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8年
舊宮北里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8年
清逸園甲區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建設時間1998年
美然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0年
宣頤家園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0年
芳源里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0年
育龍物業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0年
幻星家園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1年
新佳和園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1年
上林苑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1年
靈秀山莊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2年
達龍駿景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2年
美好家園物業建築面積0.33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3年
德林逸景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3年
德茂佳園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3年
潤星家園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4年
美麗新世界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建設時間2004年
總計26個建築面積268.51萬平方米

商業概況

全鎮有大中型商場4家、飯店9家,五星級酒店1家,集貿市場28個。主要商業街4條,包括成壽寺路、舊中路、廡殿路、小紅門路。小紅門路以餐飲為特色,有“城南神街”之稱。2000年開業的物美商城,營業面積16300平方米,2004年銷售額1.3億元。最大的集貿市場是舊宮農貿大世界,建築面積28000平方米。

歷史沿革

舊衙門行宮,明代修建,為海子提督衙署。清順治十五年重加修葺,乾隆間又經重修,是清帝射獵避暑臨憩的行宮。民國年間被奉軍拆毀。今其地為舊宮村。
隨著海子的解放,這裡的人民摧毀了“偽保甲制度”,建立了海子區。當時舊宮地區自然村主要有舊宮村、集賢村、廡殿村、南場村(南小街村1972年歸屬舊宮地區)。1949年春各村成立村政府。1953––1955年底,隨著農村合作化運動不斷發展,各村村政府改為鄉政府。1956年舊宮四鄉合併成立“舊宮大型農業生產合作社”,各村鄉政府撤銷,成立一個“舊宮鄉”。1958年紅星人民公社建立,“舊宮鄉”改稱“舊宮大隊”。在此期間,農場所屬的北牛場果樹隊、種豬場、種馬場、和義、大泡子、三海子、水稻隊等劃歸舊宮大隊管轄。另有南郊農場原有的3000餘畝土地華貴舊宮大隊管轄。原集賢生產隊4800畝土地,被東營房、航天部占用。1972年10月,公社(農場)黨委、革委根據《北京市國營農場座談會紀要》檔案精神,進行機構改革。“舊宮大隊”改稱“舊宮分場”。原屬舊宮大隊管轄的一些農場企業,劃出分場,劃歸畜牧分場、工業分場。1983年10月農場(總公司、公社)根據市、縣委指示,實行黨委領導下政、企分開原則,在原農場(公社)範圍內建立紅星區公所(作為縣行政的派出機構設正副區長)、農村8個分場,分別建立鄉政府、各農村生產大隊建立行政村及村民委員會。此時,舊宮分場形成黨、政、企三套領導班子。1990年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在京郊部分地區設定街道辦事處和建制鎮的通知》,撤銷舊宮鄉,建立舊宮鎮,行政區域不變。1999年12月,舊宮鎮接收原紅星區工作委員會所屬5個事業單位。即:紅星辦事處、德茂居委會、紅星樓居委會、環衛隊。

歷史文化

概況

“舊宮”全稱為“舊衙門行宮”,是清帝避暑臨憩的行宮。宮南有德壽寺。說到“舊宮”,就不能不先談一下“南海子”。原紅星公社(舊宮原屬紅星公社)、及其毗鄰的豐臺、朝陽部分地區舊稱“南海子”。歷史上這裡坑塘遍布,草木橫生,禽獸出沒,曾經是元、明、清三個封建王朝的苑囿。南海子東西長約17公里,南北約12公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是北方地區最大的皇家園林。

下馬飛放泊(元)

元世祖中統四年,元定都北京,為滿足其遊牧生活的需要,就在城南二十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個廣四十頃的小型獵場。因這一地區地勢低洼,常年積水汪洋若海,又距京城不遠故取名“下馬飛放泊”。當地人叫它“小海子”(古時把水匯之處稱為海子)。“小海子”北起南街,南到西四合莊,東到德茂莊,西到大白樓。當時的小海子周圍遍布村落,是個人煙稠密的地方。所謂“飛放”,據元史記載,“春冬之交,天子親幸近郊,縱鷹隼搏擊,以為游豫之度,謂之飛放”。所謂“下馬”,據《天下舊聞考》“按下馬飛放泊即今南苑之地。曰下馬者,蓋言近也。”

南海子(明)

到了明成祖朱木隸遷都北京,為了尋歡於永樂十二年(1414年)明統治者轟走了所有居住在“小海子”周圍的黎民百姓,強占千頃民田“增廣其地”。把元朝的獵場擴大了數十倍。明宣德三年“命太師英國公張輔等撥軍修治南海子周垣橋道”圍牆(土牆)長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丈(約一百二十多里)四周開闢四個海子門,(北大紅門、南大紅門、東紅門、西紅門)同時還修建了廡殿行宮,及舊衙門、新衙門兩座提督官署,另外還在海子南部建起晾鷹台。設“海戶屯”把守,以太監總領經營海子事務。這樣圍牆內便是人們常說的“海子裡”,圍牆外被稱為“海子外”。至於南海子名稱的來歷則是由於這一地區較北部地勢低洼,水泉很多,並有幾處常年積水四時不竭汪洋若海,故俗稱海子,明朝時為了與城北的積水潭相區別所以稱“南海子”。《日下舊聞考》記載南海子有水泉七十二處,清高宗乾隆在《海子行》詩中寫道“七十二泉信非征,五海至今誠有此”。並注曰:“近經細勘則團和之源可指數者九十有四,一畝泉(註:在槐房以北)其東南亦有二十三泉”,並曰:“舊稱三海,實有五海,但第四、五海子,夏秋方有水,冬春則涸耳”。
自明代開始南海子已經成為北京城南一座風光綺麗的皇家苑囿,這裡奇花異果,嘉樹甘木,禽獸魚鱉,豐殖繁育,被詩人譽為“燕京十景”之一,名曰“南囿秋風”。

南苑(清)

清入關後建都北京,清統治者和元一樣,更加重視騎射,把南海子作為重要的御苑之一,成為南苑。
清乾隆年間又在南苑大興土木,重建海子,撥款三十八萬兩,將土圍牆改建成磚牆,海牆用五尺厚三合土作根基壘四十八層磚,灰色磚牆基寬五尺,頂寬二尺,全長120多里,共有牆垛19085個,每垛長一丈,高八尺五寸。還將海子四門增為九門,新建了小紅門、黃村門、回城門、雙橋門。除此之外還開闢了馬家堡、柵子口、馬道口、羊坊、畢家灣、房辛店、大屯、北店、三間房、劉村、高米店、潘家廟等十二個角門。
另外,清廷還在海子裡營造二十四處園林,重建和新建了四座行宮(舊宮、新宮、南宮、團河宮),八大寺廟(寧佑廟、真武廟、三關廟、娘娘廟、鎮國寺、永穆寺、德壽寺、清真寺),開鑿了人工河,挖了供野獸飲水用的水泡子,建了橋,鋪了御道,修了鹿圈。
自同治元年以後,南苑逐漸成了京師軍事重地,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政府在舊宮北增設了神機營,建營盤二十二座,瓦房五十九間,灰房七百十三間,土房三千六百四十六間,營門四十六座,濠牆四千四百二十四丈,神機營分為左翼、右翼、中營,共駐紮官兵一萬四千餘人。光緒年間神機營有馬、步隊二十五營。

舊衙門行宮

舊衙門行宮在小紅門西南,明代修建,為海子提督衙署.清順治十五年重加修葺,乾隆間又經重修.高宗乾隆二十八年《舊衙門行官即事詩》注云:“去歲霖潦,漏圮益多,奉震請內帑重修,煥然一新。”
舊衙門官門三楹,前殿五楹,二、三層殿寧各五楹。又蔭榆書屋三楹在後殿,殿東轉西為西書房.南為書室。平台樓之東另一所,宮門三楹,內殿二層。
前殿額題閱武時臨,三層殿額題爽豁天倪;東壁聯曰:平野睛雲橫短障;滿川煙靄潤新犁。四層殿西間額題清溢素襟;東間聯曰:短長詩稿閒中撿;來往年華靜里觀;中間聯曰:入座韶光發新藻;隔林山烏試春聲。蔭榆書屋為高宗題額,聯曰:煙霞併入新詩卷,雲樹長開舊畫圖。南書室聯曰:雨是春郊,亭皋開麗矚;風清書幌,花竹有真香。東所二層殿內聯曰:風經錦埭香猶煙,鶴步蘭皋篆欲斑.
清高宗曾在《舊衙門行宮》詩中寫道:“清時作行官,明委乃衙門,不必其名易,於中鑒斯存。”注曰:“舊衙門明季太臨提督南海子者所居,其時朝政不綱,至閹寺擅權,營構宏壯,號稱衙門,茲仍其舊名,亦足存鑑戒也。”關於蔭榆書屋,高宗在乾隆九年《蔭榆書屋》詩序中說:“蔭榆書屋,南苑舊行宮內囊時讀書舍也。”
舊衙門行宮在民國年司被奉軍拆毀.今其地為舊宮村
附錄:
清高宗乾隆二十三年《舊衙門行宮小憩詩》:
別館向陽開,收圍系玉馬來;
非關問花柳,率欲憩輿台
春雨全滋蘚,北寒始放梅; 
小停鏇移蹕,匪為豫游來。

德壽寺

清順治十五年修葺舊衙門時,在其東建德壽寺。該寺因被大火燒毀,乾隆二十年重加修建。有山門三間,東西建坊二,大殿五間,東西配殿各三間,殿後隨牆門內為御座房。東坊曰“化通萬物”,西曰“覺被眾生”。大殿奉釋迦佛及阿藍迦舍佛,高宗題額:“慧燈圓照”、“善獅子吼”;聯曰:“沙界淨因留月印;檀林妙旨悟風香”,又曰:“慧鏡慈燈,廣種善根垂福祜;溪聲山色,遠從賢劫證圓通”。御座房為乾隆四十五年改建,東室聯曰:“禪味每從閒里得;道心常向靜中參”;西室聯曰:“竹秀石奇參道妙;水流雲在示真常”。大殿前有鼎,院內穹碑二,上刻高宗《重修德壽寺碑記》,言德壽寺“規劃崇麗,庭中金鼎,范冶精緻、《樂善堂集》中所為賦寶鼎歌者也.皇祖行搜南苑,時常臨幸瞻禮。”
德壽寺不僅是清帝去南苑舊衙門行宮時常去瞻禮的寺觀,而且清帝還在此進行過政治活動。順治九年冬,西藏五世達賴嗽嘛羅桑嘉措長途跋涉來京朝覲,世祖曾經在南苑接見過他。一百二十八年過去了,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禪額爾德尼羅布藏巴勒墊伊喜又跋山涉水,取道熱河入京,為高宗祝壽,秋高氣爽季節,六世班禪覲見高宗於德壽寺.因當時乾隆帝謁東陵後,準備取道南苑再往西陵,正在南苑“駐蹕”。正如高宗詩中所說:“適我東歸西去便,許其駐錫謁巒翹”。這件事給德壽寺增添了光彩。
高宗對此事非常重視,他在《德壽寺詩》中寫道:“德壽禪林成世祖,爾時達賴嗽嘛朝。何期一百經年久,又見班禪祝嘏遙。”並注曰:“五輩達賴嗽嘛以順治九年十二月來京,時我世祖駐蹕南苑,即於此迎謁,賜宴。至今百二十餘年,班禪額爾德尼祝厘來覲,又復於此謁見。後光輝映,實為國家盛事。”八年後,高宗在《德壽寺再疊庚子詩韻中,再次追憶六世班撣“自後藏不遠二萬里至避暑山莊祝厘”,“又於此寺謁見”一事。
清帝在南苑接見五世達賴和六世班禪,對當時增進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一起了重要作用,這的確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難怪高宗一再寫詩題詠,稱為國家盛事.而德壽寺正是這一歷史事件的見證。
時光流逝滄海桑田,民國年間,德壽寺被燒毀了,只有德壽寺碑安然無恙。碑螭首龜趺,碑身四周雕雙龍戲珠,碑高7米,寬1.8米,厚0.8米,碑陰文刻高宗撰《重修德壽寺碑記》和《寶鼎歌》,兩側及背面刻高宗《題德壽寺》等六首詩。(東碑為滿文,西碑為漢文)
附錄:
清聖祖《德壽寺詩》:
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德壽寺詩》:
德壽禪林成世祖,爾時達賴嗽嘛朝。
何期一百經牛久,又見班禪祝嘏遙。
適我東歸西去便,許其駐錫謁巒翹。
翻經揭律尋常謹,可悟鐘聲披七條。

行政區劃

清逸園社區、清欣園社區、清和園社區、清樂園社區、紅星樓社區、德茂社區、紅星北里社區、宣頤家園社區、上林苑社區、德茂樓社區、綠洲家園社區、美然社區、靈秀山莊社區、清逸西園社區、佳和園社區、育龍家園社區、廡殿一村、廡殿二村、廡殿三村、南場一村、南場二村、有餘莊村、吉慶莊村、萬聚莊村、隆盛莊村、舊宮一村、舊宮二村、舊宮三村、舊宮四村、大有莊村、南街一村、南街二村、南街三村、南街四村、西廣德莊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