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賢不避親仇

舉賢不避親仇

舉賢不避親仇:舉薦賢能的人不避開親近和仇人。這是一則關於春秋時期晉國人祁奚和晉平公的史事,出自《呂氏春秋》的《去私》。

正文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注釋

祁黃羊:晉大夫,名奚,字黃羊。

解狐:晉大夫。

尉:官名,掌刑獄兵事者。

午:祁午,祁黃羊之子。

晉平公:晉悼公之子,名彪。

善:好。

公:大公無私,公平。

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地方沒有長官,誰適合去補這個缺?”祁黃羊回答:“解狐適宜。”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他回答:“您問的是誰適宜,並不是問的誰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說:“很好。”依著他任命了解狐。國都里的貴族都稱讚任命的對。 隔了一些時候,平公又問祁黃羊:國家缺少了軍事統帥,誰適宜擔任這個工作?”他回答:“祁午適宜。”平公說:“祁午不就是你的兒子嗎?”他回答:您問的是誰適宜,並不是問的誰是我的兒子呀。平公說:“很對。”又依著他任命了祁午。國都里的貴族都稱讚任命得好。 孔子聽到了這些事,說:“祁黃羊作的建議真好啊!推薦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薦自己人不迴避兒子,祁黃羊可以說是大公無私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